凤头姜,因其形似凤头而得名,主产
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品质优良、风味独特,鲜子姜无筋脆嫩、富硒多汁、辛辣适中、美味可口。远销东南亚市场。
“凤头姜”名称的来历:
闻名全国的鄂西特产“凤头姜”,已成为来凤县农产品及其加工的一大支柱产业,其品牌效应不仅为本县老百姓带来经济实惠,而且是来凤县经济发展、对外交流和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为此,笔者感到非常高兴而自豪,因为在30年前,笔者不仅是“凤头姜”的传播者,还是“凤头姜”的命名人。
来凤县,以城东翔凤山飞来
凤凰的美丽传说而得名。来凤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温润型山地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加上土地肥沃,被老百姓誉为“一碗泥巴一碗饭”的好地方。全县除盛产水稻等粮食作物外,非常适合生姜种植,全县的生姜产值常年在1万担以上。
这里的生姜不仅块大肉细嫩,而且产量高,有数百年的种植历史。早在清朝中叶,来凤县城就有生姜专卖市场。每年中秋节前后,这里的生姜就大量上市,因此,来凤的“仔姜炖仔鸭”和“糟姜”很早就成为鄂西名菜。每年一到农历冬、腊月,本县农民纷纷挑担上
四川、下
湖南卖生姜,换回锅巴盐和五彩丝线。来凤生姜不仅大量外销,姜农还被外地请去当“姜师傅”,每年有不少人走出土家山寨传播生姜种植技术。
来凤生姜名气很大,笔者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为什么不能为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呢?这事一直憋在心里。1971年,笔者被调到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宣传小组(即后来的县委宣传部)从事新闻宣传工作。1978年7月中旬,笔者到全县生姜主产地城郊公社土堡大队采访,土堡大队这年种姜400多亩,产量预计在25万公斤以上。当年,县里也鼓励大力发展生姜,在劳动管理、收购价格及奖励政策上向姜农倾斜,农民的种姜积极性很高,全县生姜种植面积由上年的600多亩扩大到当年的1100多亩,总产量预计可达到125万公斤以上。
采访中,笔者被大片大片绿油油的生姜深深吸引,阵阵香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再看到新上市的仔姜,块根肥脆,白嫩的块根紧连成扇形,顶上还有点点红蒂,非常好看,像传说中凤凰的头,联想到“来凤”这个美丽的县名,为何不把“来凤生姜”取名“凤头生姜”呢?于是,笔者写了一则《来凤县大力发展“凤头”生姜》的新闻稿,首次把“凤头”冠在来凤生姜上。文中写道:“……来凤产的生姜枝大、质脆、多汁,余味香甜,每蔸生姜一般重1.5公斤左右,呈扇状,似凤头……”全文500多字,稿件先后被县广播站(1978.7.11)、《恩施报》(1978.8.19)、《湖北日报》(1978.7.20)、《湖北人民广播电台》(1978.7.20)等新闻媒体刊播,此后,来凤姜就被叫做“凤头姜”了。笔者在后来发的一些新闻稿件或为当时的县委领导写发言稿时,凡涉及到来凤姜时,都要冠上“凤头姜”之名。“凤头姜”叫得多了,写得也多了,传得也广了,也就出名了。县内外都知道了来凤县盛产“凤头姜”。
如今,来凤“凤头姜”实现了产业化,从生产、科研、加工及系列开发上形成了一条龙,涌现了如“来凤县凤头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专业厂家,“凤头姜”已被评定晋升为“湖北省著名商标”、“湖北省名牌产品”,“凤头姜”系列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传统食用效果和科学研究表明,“凤头姜”不仅是一种调味品、保健品,而且在医学上占有特殊地位,它含的姜醇、姜烯、姜辣素、淀粉等,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因此,适量食用“凤头姜”,能起到增进食欲、健脾胃、温中止呕、止咳祛痰、提神活血、抗衰老等作用。目前,来凤“凤头姜”系列产品已进入大超市、专卖店、宾馆、饭店等,成为馈赠佳品和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凤头姜关注指数:486]
凤头姜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