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特产

河北美食小吃,舌尖上的河北

栗子面窝窝头所谓“窝头”是一种圆锥型,下面有一个洞的蒸制食品,原来都是用玉米面做的,因为没有发酵的玉米面非常不容易蒸熟,做成这种形状有利于迅速蒸熟,窝头以前是底层平民常用的食品。而西太后别出心裁,要“与民同乐”,可是是用当时非常昂贵的栗子磨面做的,个也小很多,成为一种点心,民国革命后才流入民间。……[详细]
甘薯卢龙县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甘薯产区,甘薯栽植面积多年来稳定在30万亩左右。其最具特色的是甘薯生产加工,薯制品品种有13种以上,形成了两大系列:一是化工产品系列。其中柠檬酸钠填补了国内空白。二是食品加工系列。除淀粉、粉条、粉丝、粉皮外,还有冷面、薯罐头、薯脯、薯酱、金属片、薯叶柄、薯枣、膨化薯片等产品。……[详细]
松花蛋鑫宝皮蛋有限公司生产的鑫宝牌松花蛋加工程序严禁,配料考究、技术精湛,蛋体完整、层次分明、蛋白为茶色或琥珀色,呈透明状,有松枝花纹,蛋黄可分溏心、沙心、实心,口感适中,回味无穷,实属宴请宾朋的美味佳肴。鑫宝牌松花蛋在传统制作工艺基础上,经科学配方,又开发出无铅松花蛋,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厚爱,并远销日本、香港、南韩、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详细]
芸豆卷豌豆黄芸豆卷本是民间小吃。据传清光绪年间一个夏日,慈禧在静心斋歇凉,偶尔听到红墙之外有铜锣声和吆喝声,便问:“是干什么的?”当差的回答说:“是卖豌豆黄、芸豆卷的。”品尝了他的芸豆卷,豌豆黄觉得好吃。于是将此人留在宫内为她专做小吃,芸豆卷,豌豆黄也就成为清宫御膳珍品。……[详细]
珐琅器皿珐琅器皿始于清康熙年间,清圣祖康熙非常喜爱珐琅器皿,曾命珐琅作烧造。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特邀法国画珐琅匠、传教士陈忠信在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传授法国里摩日画珐琅技艺。这件鼻烟壶为晚清名窑居仁堂所制,正面为外国侍女,色泽艳丽华贵。反面为御题诗。……[详细]
钟楼啤酒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的特产。钟楼啤酒具有麦芽香醇、酒花香浓、泡沫洁白细腻,持久挂杯、口味独特的特点。六十多年创业,六十多年风雨,六十多年收获,“钟楼啤酒”饱经风雨,从1949年创立初期的宣化啤酒厂,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宣化钟楼啤酒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在2004年成立的宣化新钟楼啤酒有限公司,“钟楼啤酒”随着祖国的成长和强大也发展成为河北啤酒工业的一颗璀璨明珠。钟楼啤酒的产品销售遍及京、津、河北、山西、内蒙等20多……[详细]
马市口一窝丝饼是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渡口堡乡马市口村的特色小吃。“一窝丝”烙饼制作精细,做工考究,刚出锅的烙饼油晶晶、黄橙橙,色、香、味俱佳,吃起来香喷可口。一窝丝饼是“怀安三宝”之一,起源于渡口堡乡马市口村。怀安县渡口堡乡马市口村在旧时是个“鸡鸣三省”的地方。南临东洋河,北倚古长城。明朝时是通往蒙古的要道,各地商贾、马贩子云集于此。马市口人开饭店者与日俱增,“一窝丝”烙饼就在这种繁荣的经济环境下诞生了。 据说在清光……[详细]
油酥饽饽油酥饽饽我国北方人习惯把许多面制食品统称为“饽饽”。制作方法分为蒸、烙、烤、煮几种。固安一带制作各类饽饽历史悠久。据说康熙、乾隆及后世帝王每年来避暑山庄,几乎都要吃饽饽。近年来,方便食品越来越收人们喜爱,市区内各饭店大都兼营饽饽。最受欢迎的饽饽是油酥饽饽,其特点是酥脆、松软、层多。……[详细]
枣强红富士苹果是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的特产。枣强县生产的红富士苹果,红色鲜艳,果肉淡黄色,肉质清脆,风味浓甜,含糖14-15度之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品质上乘。枣强县现有红富士苹果面积4万多亩,年产量5000万公斤。主要集中在王均、恩察、肖张、城关四个乡镇,特别是王均乡苹果面积已发展到近万亩,5500亩于03年通过了无公害环评认定。该乡镇建立了果品批发市场和果农协会,向国家工商局申报了“王均”牌红富士苹果商标。枣……[详细]
十里海对虾十里海养殖场中国对虾养殖获得大丰收,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在全国同行业领先。多年来,这场坚持开拓创新不动摇,成功探索出虾蜇混养、虾豚混养等全新养殖模式,在全国同行业引起轰动,对虾养殖业成为全国的样板。共实现中国对虾产量570吨,产值4380万元,效益2074万元,平均亩产55公斤,亩效益2230元,多项经济技术指标名列全国第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