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产地:中国贵州。历史:独山盐酸菜,是用青菜加大蒜、辣椒、糯米甜酒、细盐和冰糖腌制而成的,质地脆嫩,味道清香,酸、甜、辣、咸适口。它既可直接食用,亦可用于烧菜、煮汤等。明代徐霞客游经贵州时,曾品尝过盐酸菜,清代时又成为贡品。十几年前曾被评为贵阳市的优质名肴。特点:用独山盐酸菜和鲜鱼烧制而成。成菜盐酸香味浓郁,味道鲜美。工艺:将鲜鱼治净。在鱼身上剞花刀纹,用酱油、花椒、精盐腌入味。炒锅烧热,下油,烧至七成热,放鱼炸,至呈……[详细] |
![]() | 苏麻,贵阳人叫做引子。引子汤粑,顾名思议即是用苏麻作主要汤料制作的一种小吃。引子汤粑主料是粳稻米,配料是苏麻、老姜、盐和味精。制作方法:将粳米用清水泡透,磨成米浆,滤干水成吊将粑。当然,用粳米粉合水揉成粑团也可作吊浆粑的代用品,但口感不及吊浆粑细软滤润。将苏麻淘净利,滤去水晾干用素铁锅文火炒香,用擂钵擂绒。姜刮干净拍破,放入素砂锅熬姜汤,出姜味即下苏麻同熬,待汤大开放入适量盐、味精、这时才能下吊浆粑。下吊将粑不要多搓……[详细] |
![]() | 推介理由:当地名吃、配方独特、是当地独有的小吃。做法:将鲜猪脚2000克置于火中烧黄后,洗净置于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生姜、精盐,用文火炖3小时左右后起锅,用刀将猪脚切成2厘米左右的方坨置于鸳鸯锅原汁汤中,加入炖熟的白箩卜、云豆、生黄豆芽等与另一边锅中飘香豆花上桌,配以调制独特的蘸水,即可蘸食。特色:汤清不浑,油而不腻,皮鲜肉嫩,蘸水独特,风味独特。……[详细] |
![]() | 原料:面务90克,豌豆尖或绿豆芽、脆哨等适量。调料:煳辣椒面、盐、味精、胡椒粉、猪油、葱花、清汤等适量。制作方法:煮。锅中将水烧开,下面条煮至滚开约1分钟后掺一点冷水,水再次开后捞入放有猪油、豌豆尖(烫过)、清汤的面碗中,用竹筷理成“梳子背”,加入盐、味精、胡椒粉、煳辣椒面、葱花、脆哨即成。风味特色:面条爽脆,辣香可口,汤汁清澈,为贵阳传统面食。技术要领:面条最好是鸡蛋面,要煮得软硬适中,汤汁要清澈,豌豆尖不能久烫。……[详细] |
![]() | 与辣子鸡不同的是,首先要将辣椒发酵,然后用菜油炒制,其次是将剔除骨头的鸡肉用油爆炒。之后将鸡与辣椒一起焖炒。做好鸡辣椒后要放置一段时间使其味道纯正,食用起来回味无穷。青岩菜肴中有很多都要用到它作为调味料。……[详细] |
![]() | 原 料: 大米500克,鸡蛋清250克,芝麻50克。 调 料: 白糖、白蜂蜜、桃仁、花生仁等适量。 制作方法: 蒸。大米淘洗干净,加水磨成米浆,加入鸡蛋清、白糖,用筷子顺一个方向用力搅,搅至白糖溶化时再加蜂蜜调匀。白纸用油浸透垫在蒸笼底,放上木方格子把搅好的米浆分别倒入木方格内,在表面撒上炒熟的芝麻、桃仁、花生仁、用旺火蒸18分钟至熟后取出,用刀切成菱形块状,装盘即成。 风味特色: 洁白如霜,松泡甜香,富有弹……[详细] |
![]() | 主料:带皮五花肉1500克。 辅料:洋芋块100克、姜1块、葱节1束、干椒2个、砂仁2颗、八角1粒、茴香少许、小菜心10颗。调料:盐10克、白糖20克、甜酒糟20克、鸡精5克、料酒1瓶。 制作过程:带皮五花肉刮洗干净,切成长3公分、厚1公分的小长形待用;锅中放油少许,放冰糖炒至棕红色,放入肉片同炒皮色大红时参汤少许,放盐等调味品同时到入一瓶料酒及姜、葱、花椒、干椒、砂仁、八角、茴香,放入高压锅中压10分钟,此时肉……[详细] |
![]() | 苗族同胞们有着独特的欢迎远方客人的方式。如果事先他们知道了客人从远方而来,在很早的时候就会盛装站在寨门口迎接远方客人。而客人到来后要过的第一关就是苗族拦门酒。 拦门酒是苗族自己酿造的米酒,度数不高但后劲很大,用牛角盛满,客人走上前来就要一气喝完,而在喝的时候不允许客人有任何的推辞表现。客人喝酒时不要用手扶着牛角,那样苗族同胞会认为你还想喝于是就会再给你灌上第二杯拦门酒。许多号称海量的朋友就是因为不明其中原因而还未进……[详细] |
![]() | 糟辣脆皮鱼 贵州糟辣椒是黔味菜肴的重要调味品之一,此菜选用贵州独有的槽辣椒作为主要调料制成,清香脆嫩,其味鲜咸,经久不易变味,能促进食欲开胃,颇具独特地方风味。是我市传统名菜之一。……[详细] |
![]() | 辣子鸡 以本地土鸡作为主料,选用贵阳花溪辣椒舂制的糍粑辣椒作为辅料烹制而成,香辣味浓、色泽红亮、粑糯爽口,是贵阳人逢年过节必备团圆菜之一。……[详细] |
![]() | 用花溪肥嫩的母鹅,将鹅头、鹅脚掌、鹅翅和鹅肝等内脏制成卤味,把鹅身切成块状入锅熬煮,加入香料及调料后继续煨煮,离火后拣去调味包和香料包,加入盐和味精。上桌时在火锅盆内加入鹅汤及鹅肉即可。鹅肉鲜嫩,汤清味醇,营养丰富。……[详细] |
![]() | 榕江卷粉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但配料十分讲究。将瘦肉、窝笋、干豆腐等分别切为小四方块,炒熟备用。先从粉盘上剥下来的圆盘粉,平铺于桌上,根据需要,从中划破成若干小块“三角”形,然后用汤勺把配料舀放到粉片内,包裹起来,成一小长形圆筒状,便成了卷粉。吃卷粉也有两种:一种是吃热卷粉,即把包好的卷粉置于小蒸笼内蒸热,这种吃法,一般在冷天。它的特点是通过蒸热,包在粉内的各种配料的香诬渗透于粉皮里,加上蒸后的粉片韧性更佳,吃起来更……[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