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味牛杂广州著名小吃之一。牛杂,即牛肚、牛肝、牛肺、牛肠、牛心、牛柏叶等牛内脏。将牛杂洗干净后斩件,用油、盐、酱油、蚝油、味精、胡椒粉等味料腌制,加上花椒、八角、五香粉等,与萝卜一起下锅用文火慢煮。食时佐以辣椒酱。……[详细] |
龙头山位于黄埔区南海神庙之北,这里山环水绕,东北有樟山、观音山;西北有石狮岭;南有飞龙岭、坑尾岗、百孔岗、园顶岗;百谷溪经此潺潺分流而出,每当暮春时节,山花吐艳,草长莺飞。近观远望,春山如笑,山光水色令人心旷神怡。真是“婉啭分流开燕尾,嶙峋怪石现龙头。” 山上有一泓清冽的山坑水日夜不息潺潺从龙头山的古庙底下横跨的水坑通流而过,龙头山的山水豆腐花就是……[详细] |
深井霸王花是黄埔地区的名特产。 一般制作霸王花是用加热烘干的办法,这种办法出品虽快,但吃起来总带着酸涩滋味,不够清香。 深井人制作霸王花的方法就不一样了,采用日光干晒,由于霸王花当造的时节是农历5到9月,晴天多,雨水也多,晒霸王花就得在雨晴的间隙收了又晒,晒了又收,晚上还……[详细] |
相传光绪年间李鸿章赴粤巡视,途中突患急病,重金请遍全广州的名医疗诊却未能查出病因。不想最后是南湾村的麦信坚的几帖秘方就把大臣治愈了。李鸿章对这一救命恩人万分感激。回京后,获悉慈禧太后也患了一种怪病,连忙将麦大夫请进京,仅仅一月时间慈禧的怪病也被治好。慈禧高兴之余要重金酬谢,麦信坚婉言谢绝了。当时正值初泰麦公祠建成,麦信坚仅请求慈禧奖赏一块牌匾,并请求由李鸿章题下“初泰麦公祠……[详细] |
话说当年苏东坡被贬到广州惠州做地方官,佛印和尚闻讯不怒反喜,他素喜云游四海,见苏东坡要到广东来,便也一路跟着来了。在上任途中,路经黄埔双沙,此时天色已晚,正是吃晚饭的时候。 佛印和尚不但是个酒肉和尚,而且也是有名的美食家,嘴叼得很。他想起《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有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详细] |
“鱼珠”是指黄埔境内的珠江中一块露出水面的礁石,由白垩纪红色砂岩和砾岩构成,与海印石、海珠石是同一性质。清代,这块石块处于珠江中,四面环水,随着水涨水落而时隐时现,因为日夜被波涛冲刷,以致圆净如珠,俗称“鱼珠石”,简称就是鱼珠。 珠江里生长着一种田蚊鱼,据说,田蚊鱼见了这颗又大又白又圆的鱼珠石,以为也是一种水产同类,……[详细] |
北宋年间,下沙村里住着姓梁的母子二人,穷得家徒四壁,六七岁大的儿子饿得面黄肌瘦的。邻居们见他们母子二人太可怜,有什么好吃的都会接济一下他们。又快到春节了,邻居们这个给点面粉,那个给一小块猪肉,给些油,还有一个给了他们一把小塘菜。梁嫂对着这些东西,心里琢磨着怎样才能让儿子吃得更好。想好了,她把猪肉和小塘菜放在一起剁碎,再和上面粉,再分成一小团一小团的面团,放到油锅……[详细] |
濑粉,的确是令不少广州人因回味而垂涎的传统小食——软软的粉条,煮得半烂;绸绵的米浆;丰富的配料:肉末、虾米、冬菇粒、香脆的猪肉渣粒、拌有青椒粒炒成的萝卜粒子——粉条的软滑、配料的嚼头、萝卜粒的爽辣、醒胃——当年几分一角的美味早餐,而今在广州却难得一见。就算找得到,功夫和食味都大不如前,只会招来一次又一次的扫兴。环市东淘金路和宜安广场一带,历来给人的感觉都是新派食肆快餐店的聚集地,可偏偏在此,竟然能……[详细] |
粉果是用淀面粉包裹虾仁、猪肉等拌成的馅料,作成角形蒸制而成。皮薄白、爽软、半透明,可见角内馅料,馅鲜美甘香。此品历史悠久。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述广州饮食习俗一书中载:“以白米浸至半月,入白粳饭其中,乃舂为粉,以猪油润之,鲜明而薄以为外,茶蘼露、竹脂(笋)、肉粒、鹅膏满其中以为内,一名曰粉角。” 20世纪20—30年代,各酒家、茶楼争相创名牌菜……[详细] |
话说在波罗庙西面有两座螺壳山,一座在珠江北岸沙埔村之东,另一座在珠江南岸的番禺境内,两山隔江相对。北岸的是螺壳公(雄性),南岸的是螺壳母(雌性)。传说如果螺公生猛,就要通过龙虱在他们之间搭桥牵线,到南岸找螺母调情,这时附近的村民就会发生姑娘未婚先孕、寡妇起异心等不良行为。于是,螺母山附近的村民每年年尾,风高气爽、草苗枯黄的时候,就要到螺公山那里放火烧……[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