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省 > 海北州 > 门源回族自治县特产

门源回族自治县特产介绍

门源青稞地理标志产品
  门源青稞是青海海北门源回族自治县的特产。青稞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地区辽阔,但从中国范围来说青稞的种植则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的青海、西藏两省区及甘肃、四川仅靠青藏高原的边远地区。青海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古属羌地,以牧为主,农业生产规模小而不发达。但海北两大古文明遗址—门源永安城遗址和浩门古城遗址出土的遗物中皆发现青稞籽粒,距今约4160-2980年,足见当时的先民已开始种植和食用青稞。近年来我省青稞栽培……[详细]
门源奶皮地理标志产品
  奶皮,是门源地区独特的回族名间奶制品,是牛奶煮沸后扬动起泡,再静止一段时间后由悬起的脂肪沫等凝结而成的物质,是牛奶的精华部分。门源奶皮精选青藏高原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牧草和雪山泉水养育的牦牛、犏牛的新鲜奶汁为原料,在继承回族民间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按照现代营养需要精制而成。富含优质蛋白,脂肪以及钙、铁、锌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门源奶皮白中透黄,油花点点,一张奶皮如同一轮皓月挂空;如同一幅女人的笑……[详细]
门源蕨麻地理标志产品
  门源蕨麻是青海海北门源回族自治县的特产。门源蕨麻 门源县蕨麻营销协会 13732082 蕨麻(食用植物根)……[详细]
门源白牦牛地理标志产品
  门源白牦牛门源县寺沟白牦牛养殖协会11021722白牦牛(活的)……[详细]
门源小油菜籽地理标志产品
  门源种植小油菜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北方小油菜的发源地。门源小油菜性阴凉,耐寒冷,生长期短,抗灾性强。门源的气候、土壤、地理环境适合于小油菜的生长门源小油菜浑身是宝,油菜籽平均含油量42.5%,出油率32.1%,是加工烹调油的理想原料,除加工成烹调油外,还可加工成色拉油、人造黄油、氧化油、起酥油、食用脂肪等高档食用品,可用于医药产品、化妆品等工业。油菜籽榨油后的麻渣(油饼),粗蛋白质含量在36……[详细]
门源菜籽油地理标志产品
  特定品质  门源菜籽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B,由18种脂肪酸成分组成,油酸、亚油酸含量高,芥酸含量低,不含胆固醇,人体吸收率高达99%,适合大众口味,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之功效,是无公害、纯天然食品,食用植物油的首选。 文化典故  门源是北方白菜型小油菜主要发源地之一。素有“北方小油菜基地”之称,有“门源油,满街流”的美名,年种植小油菜面积达30多万亩,年产油菜籽近5万吨,油菜籽含油……[详细]
  蜂王浆是蜜蜂采食花蜜、花粉等蜜粉源植物的有效成份,消化吸收后,在营养腺中加工升华为王浆的粘液,是蜂蜜与花粉的精华。蜂王一生都食用王浆,因此也叫"蜂皇浆"、"王浆"或"蜂乳"。珍稀名贵,成份复杂,有极强的保健功能和奇异的医疗效用。蜂王由于食用王浆,寿命可达5-10年,而普通工蜂只在幼虫期吃三天王浆,其他时间只吃蜂蜜和花粉,所以工蜂寿命只有1……[详细]
  清蒸牛蹄筋是青海回族人民筵席中常见的地方特色菜肴之一,在清真饭馆里被列为地方风味菜。此菜淡嫩不腻,质地犹如海参,颇有高原乡土味,在内地很难吃到它。 俗话说:“牛蹄筋,味道赛过鲜海参。”回族人民对加工牛蹄筋十分考究,有高超、熟练的烹饪加工技术。牛蹄筋加工比较费时间,先将牛蹄筋留皮煺毛,烧烤洗净,削除焦黑外皮,用碱水略泡,反复刮洗,使皮为金黄色,先入锅煮烂,再上笼蒸,剥去骨骼,蒸到筋质烂透,皮亦熟绽,……[详细]
  羊羔盖被是青海有名的一道风味美食。所用材料为羊羔肉中的极品--藏系羊羔肉。选用1-3个月既吃奶,又吃草的肥嫩羊羔,宰杀后将肉切成二寸左右的小块,油锅中爆炒,加入调料,放入水,稍滚后,将汁子滗出,将切成快的面饼或花卷放在羊羔肉上,用文火焖熟。羊羔肉的这种吃法,面中有肉味,而肉质倍感细嫩,入口不腻。……[详细]
  乐都沙果色艳多汁,香酥脆甜。沙果,为苹果属的果品之一。它又有花红、香果、冷金丹等别称。沙果性甘温,营养丰富。……[详细]

全部门源回族自治县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