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榆林 > 绥德县特产

绥德县特产介绍

  河捞是一种古老的面食品种,大约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多在北方人家尤其山西民间和陕北流行,在不同的地方名称有些不大一样,有叫河捞面的,有0 子面的,有叫饸饹面的,还有叫压河捞或叫轧河捞的。河捞面比拨鱼面硬,比刀削面要软,食感滑溜柔软,自有妙处。河捞面结构紧密、粗细均匀、长度适宜、筋柔利口。是美味的面食。制作河捞时,有专门压河捞的工具,称为河捞床,床身用粗壮而弯曲的木料制成,现在也有用铁制机械做的,……[详细]
  由精制荞麦糁加工而成,可与豆腐干、热豆腐、各种炒菜相配,食用方法多样,凉爽味鲜,口感舒适,有减脂抗癌之功效,是一年四季均可食用的最佳食品。煎饼在延安可谓是非常有名的一种小吃,这种煎饼不同于天津的煎饼果子,也不同于山东的煎饼大葱,这种煎饼是用面糊摊的一小张很薄的皮,通常卷上豆腐干,豆芽菜,粉条,酥肉等馅,然后蘸着红油,蒜汁,辣椒油等调料调制的蘸水,味道特别好.还有一种吃法是将煎饼浇上蒜汤,汤汤水水下……[详细]
榆林马铃薯地理标志产品
  榆林马铃薯极具特色,以其个大、体匀、芽眼浅、淀粉含量高等品质优势在国内外市场颇具盛誉。陕西榆林市有发展农业生产得天独厚的条件,特别是平均海拨1400米左右,加之气候爽燥、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是马铃薯的最佳优生区,同时也是马铃薯良种繁育优势区。 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榆林市所辖榆阳、神木、府谷、横山、靖边、定边、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洲等1区11县176个乡镇……[详细]
榆林山地苹果地理标志产品
  榆林南部丘陵沟壑区属于苹果优生区,在海拔、土壤、日照、气温、降水、空气质量等多个方面,具有发展优质山地苹果的适宜条件和竞争优势。早在2012年,省委、省政府就认定绥德、米脂、子洲、清涧4县为“陕西省优质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县”。为推动陕西省果业从大省向强省转变,在林果业发展不与粮食争地的政策约束下,陕西省农业和林业部门联手,立足陕北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中,有 200多万亩坡耕地适宜发展林果业的优势,在榆……[详细]
  拼三鲜,是绥德传统名菜。先将猪肉制成丸子,煮熟;鸡肉、羊肉煮熟,切条。锅内放鸡鸭肉汤,烧开,投入胡椒粉、白酱油、姜末、盐、料酒,放特制的绿豆粉皮,滚开后投入各种准备好的熟料;滚开后再放香菇、口蘑、笋片、香菜、味精,盛入海碗即成。……[详细]
  羊杂碎,原料是羊的内脏,和地道的陕北粉条,汤很香,很浓的羊骨汤,才买3块钱。烩羊杂碎,风味独特。其制作方法是:用羊的内脏、头蹄肉,经仔细冲洗后,入开水锅煮熟后捞出,切成丝。以原汤下入切好的杂碎丝,加葱、姜、蒜末、红辣油、味精、香菜,即成烩羊杂碎。那红色的便是辣椒油,绿色的是青葱香菜末,油色下面是乳白色的鲜汤,喝一口鲜汤吃一口杂碎,不膻不腻,味道香醇浓郁。陕北人吃羊,羊的前后胛子,肉肥鲜嫩,多用于炖……[详细]
  由软米、大枣精制而成,经植物油炸后,其味清香细腻、香甜可口。米糕主要由糜子做原料制作。糜子有软硬两种,去壳后性粘者叫软米,性硬者叫黄米。制作时把软米和黄米按四六比例兑在一起,在水里浸泡一夜后捞出,在碾子上推压成面,蒸熟后吃,这叫甜糕。往甜糕里放枣者叫枣糕,用油炸了叫油糕。米糕吃起来软香甜美,群众尤为喜食。但凡婚丧大事、生辰满月、逢年过节都要吃糕,就连学生考试也要吃糕。糕者,高也,取谐音是祝愿人们步……[详细]
  1、绥德的一种风味小吃。饼状,中间有小孔,较小。由土豆、白面、荞面、糖等杂粮和在一起炸制而成。味道甘甜、可口。2、圆形,环状,炸熟后,金黄似铜钱,在延安民俗中是富裕吉祥的象征。黄米磨面、细箩,用软米熬成滚米汤烫面,置热炕发酵。面发后,摊制成一个个中间有孔的小圆饼,入油锅炸至红褐色即可。油馍馍一般常见于逢年过节或款待亲朋好友时,特别是婚庆筵席中。食用时佐以粉汤,味道盛佳。油馍馍色泽金黄、细腻柔软,经……[详细]
  原料是绿豆。黑粉的做法是:1、将绿豆用凉水洗净,放入盆内加适量冷水泡约九至十小时,用石磨推成稠糊状,用罗子过滤到缸内,约放七至八小时,使其发酵后,去掉缸内上下的稠糊沫,加凉水过滤在盆内。2、旺火烧开水倒进芡糊,加少许黄色素,改用文火,不断搅动直至熟,加入少许白矾搅匀,倒盆内晾即成。吃时切条,加上调料汤、醋、辣子、芥末、香油、色泽淡黄、香味可口。绥德正宗油旋、黑粉是待客的上品主食,风味甚佳。……[详细]
  “黑愣愣”,陕西省绥德县小吃。制作方法:洋芋磨粉成末,清水浸泡过滤后,加芡,面,佐料,大葱,香菜等,为丸蒸熟,浇蒜汁,陈醋,香油,调芝麻原汁原味。或加青椒西红柿等炒之,咸辣香爽。“黑愣愣”原料为洋芋,取洋芋若干,用擦子擦成胡渣拌入花椒、葱丝、姜粉、盐未等,同面粉搅匀,然后团成小团上锅蒸熟。食用时调上用蒜泥醋芝麻盐香油等作料制成的汤浇上即可食用。……[详细]
  黄馍馍流行于陕西省陕北地区的一种汉族传统名小吃,原料由糜子面发酵,包裹蒸煮好的红枣、豆类挤压掺合成的豆枣泥馅蒸制而成,口感松软带甜,营养丰富易消化。因其颜色呈黄色,所以名为“黄馍馍”。陕北有些地方用小米面作为黄馍馍皮原料,营养价值以及口感与糜子面一样。……[详细]
  之所以称之为刀刀碗饦,是因为食用碗饦之时,不使用我们中国人传统的筷子,而是要用铁丝捶打或者铁片加工成的小刀。如果你坐在一个小摊前,要上一碗刀刀碗饦,定会见到老板娘拿起碗饦,取个刀刀,横划几刀,竖划几刀,两三秒的工夫,一碗碗饦就被划成了井字形的小块。浇上两勺特制的汤料,撒上一撮韭菜、几丝黄瓜,喜欢吃辣的人再舀上一勺油泼辣子,一碗正宗的义合刀刀碗饦就摆在面前了。此时,红的油泼辣子、绿的黄瓜韭菜、油亮亮……[详细]
  传统的榆林大地上,土多,沙多,石头也多。土多,生长出土窑洞;沙多,疯狂成大沙漠;石多,便孕育出石雕艺术。榆林的石雕之乡在绥德。历经秦汉唐宋,于明清时期,绥德古城内遗留的人文景观、摩崖石刻以及民间广泛流传的石雕艺术品就更是不胜枚举。诸如秦时扶苏监军驻绥时“太子府”遗址,“赏月台”遗址、扶苏屈死于城南二里许的卢家湾,遂有呜咽泉景观和疏属山巅的扶苏墓、扶苏祠等景观;“晋溪洞”“龙洞清流”“天下名州”等摩……[详细]
  绥德雪花是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的特色小吃。雪花是糕点中的珍品,有“糕点之王”的称誉。雪花形似月饼,呈黄白色,皮酥而馅香。它的外表面洁白,薄且多层,人们食用时,掉下去的碎片,酷似天空中飞扬的雪片,纷纷落下,故名雪花。绥德雪花的制作方法 制作雪花的过程较为复杂,且难度大。其准备工作就有三大步。 首先是“和外皮”,外皮是用猪油、面粉与开水和起。猪油和面粉有一定的比例,水的温度更要适中,如果水温太高或太低,……[详细]
  在陕北,有句民谣无人不晓。那就是,“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四十里铺的羊肉面。”可见,羊肉面在当地人眼睛里是多么重要的饮食。代代传唱的信天游唱道:“米脂婆姨绥德汉,不用打问不用看。小伙子跑马一溜风, 讨上米脂婆姨乐死人。石狮子守门钻不进猫,绥德汉一个比一个好。”这四十里铺常有人来此寻找心上人,吃顿饭,加深了解自然是应有之意。而羊肉面则是陕北人之最爱。何以见得,有陕人作家贾平凹对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