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滁州市特产

滁州市特产介绍

滁州鲫地理标志产品
  “滁州鲫”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地域范围为:滁州市西涧湖及周边,地理坐标:东经118°14′~118°17′,北纬32°18′~32°21′。保护范围: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西涧街道办事处辖区内7个行政村(城西村、关山村、山林村、胡桥村、太平村、石马村、陈湾村)和3个社区(城郊社区、西涧社区、城关社区),区域边界:东部与琅琊新区相邻,南、西、北部均与南谯区接壤。面积:1340公顷,年产量2100吨。外在感官……[详细]
凤阳花生地理标志产品
  一.产品介绍凤阳花生荚果茧型,双仁果,网纹清晰,色泽浅黄。籽粒大小中等、饱满,种皮粉红色。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2.1地势地貌凤阳花生的生产地域位于安徽省中东部的凤阳县境内,位于江淮分水岭分界线上,地处淮河中游,地形地貌复杂,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中部为起伏岗地,北部为沿淮冲积平原。其中:岗地占63.7%、丘陵占22%,平原占11.2%。凤阳花生主要集中在丘陵岗地。2.2气候情况凤阳县处在北……[详细]
天长芡实地理标志产品
  一.产品介绍天长芡实鲜籽圆形,色青中带黄,壳薄籽满,果肉白色,煮熟后口感好,甜而不涩,柔而不软,芳香爽口。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2.1气候情况天长市地处亚热带北部,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终年湿润,与芡实性喜温暖和湿润、不耐霜冻和干旱等生理特性相吻合。产区年平均光照为2191.3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4.8℃,年平均降雨量1041.1mm,其……[详细]
明光艾草地理标志产品
  一.明光艾草2021年4月被农业农村部公示为“2021年第一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2020年9月,选入2020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2.1光照常年平均日照2260h,主要在5~10月。在艾草的生长季节光照充足,适宜于生长和有效成分积累。2.2温湿度安徽省明光市处于我国东南季风区,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的半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详细]
定远猪地理标志产品
  一.产品介绍定远猪体型中等较狭长,体质健壮,被毛黑色,冬季密生棕色绒毛;头轻面平嘴直长,额与头呈流线型,额部有菱形周围,耳大、下垂,颈细长;背腰平直尻倾斜,臀部宽广平坦;四肢坚实,后肢常高于前肢。屠宰后,肌肉纤维细,大理石纹明显,富有弹性,鲜猪肉肌肉色泽鲜红、色差均匀,其脂肪呈乳白色。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定远县地处江淮分水岭,海拔高程小于350米,相对高程大于100米,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详细]
  全椒小磨麻油以马厂所产最为出名。马厂生产小磨麻油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独特,色泽金黄光亮,香味馥郁沁人,用以作调味品,既增食欲又富营养,有“一滴香”之美称。其中“王河”牌精制芝麻油最受市场青睐。该油是以纯天然的优质芝麻为原料加工制取的信用植物油,味香色佳,具有益胃润肠、保护血管、减轻咳嗽之功效,是居家生活、馈赠亲友的上佳选择。……[详细]
明光梅鱼地理标志产品
  梅鱼,学名“鲌鱼”,又名“贡鱼”,“梅鲌鱼”,俗称“梅白鱼”、翘嘴白,当地亦称“明光梅鱼”、梅鱼。其产于明光市境内的池河中,其体形细长,食用季节以黄梅季节最佳,从古至今,一直列为席上佳肴。当地外出的游子归来及外地来明光的客人,都要品尝此菜。古人徐洛珊有诗咏“梅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鱼”:“生气随新涨,黄梅雨又晴……”《辞海》解释说:“硬骨鱼纲,鲤科,一群栖息淡水中上层的中型鱼类,体侧扁;口大斜或上翘……[详细]
  复兴茶叶出产于来安县舜山镇复兴茶场,该茶场始建于是1964年,位于来安县城北10公里处,紧邻白鹭岛国际旅游度假区和来安县新农村示范点林桥苗木生态园。背靠恋子山水库的复兴茶场,集山水之灵气,境内树木环绕,空气清新,交通便捷,生态环境优越,“览白鹭美景,品复兴绿茶”说的就是这里。复兴茶场结合来安县白鹭岛生态旅游开发,研发生产的“复兴白鹭岛”牌系列绿茶,具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耐泡等特色。品种有复兴……[详细]
  安徽省来安县半塔茶场始建于一九五八年,位于南京一小时都市圈核心区来安县半塔镇西北,紧邻全省著名红色旅游景区皖东烈士陵园,是皖东地区最大的茶场。年生产加工销售能力居滁州市同行业领先地位。半塔茶场地处江淮分水岭之间,雨量充沛,景色宜人。独特的山区气候给茶树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生产的“半塔”纯天然生态系列绿茶,是无污染、无公害、保健功能强、营养丰富的生态绿色有机食品。茶场内空气清新,环境优良,交通……[详细]
  蟹黄汤包出自于来安县汊河镇,其前身为龙袍蟹黄汤包,由江苏省-区引进而来。蟹黄汤包的制作原料十分讲究,馅为蟹黄和蟹肉,汤为原味鸡汤,制作工艺精妙绝伦。汊河蟹黄汤包因皮薄如纸,吹弹即破,制作绝、形态美、吃法奇而盛誉于来安境内,并成为来安人民在汊河用餐过后必点的一道主食。汊河蟹黄汤包现已成为汊河镇各大饭店招待过往食客的一种地方特色名小吃。……[详细]
  小马烧饼店面地址位于来安县城河路与塔山路交叉口旁,经营面积约10平方米,店面虽然不大,但已经营了15年之久,属于来安县老字号小吃店。该店出炉的烧饼,香味浓、入口酥,加之该店自制的调味酱,口感更佳。每天清晨和黄昏,光顾的顾客可谓络绎不绝。由于烧饼口味好,价格便宜,当地人民每次出游或者去滁州、南京等地走亲串友总会带些小马烧饼,现在的小马烧饼已成为来安人民馈赠周边城市朋友品尝的招牌。……[详细]
  乔氏汤包店店面地址位于来安县建阳南路,县运输公司对面,其前身为来安县城南饭店,该店经营汤包已有35年之久,属于来安县较早经营汤包的小吃店之一。该店汤包皮薄肉多、滑嫩饱满、汤清不腻、稠而不油,可谓汤包之佳品。由于乔氏汤包口感出众,让人流连忘返,因此在来安素有“宁可一人吃百遍,也不愿百人吃一遍。”的说法。目前“城南乔氏汤包”已注册成为滁州市知名商标。……[详细]
  来安十二里半大肉面,从创立之日起,已在位于十二里半中心街道的小吃界风行了十三年。大肉,来安人称为扣肉。当地人称为虎皮大肉。不知是本土语言,还是南京郊区方言,但虎皮大肉在当地,已是该小吃的经营者藏先生合法拥有的商标。近年来,随着南洛的贯通和汊河新区的崛起,该小吃更是名噪一时,长盛不衰。就像来安在外的乡亲回来不吃张山的狗骨头一样,如果你从来安去南京,不去吃上一碗大肉面,肯定有人说你OUT了。虎皮大肉,……[详细]
  酥糖,早期名为董糖,相传在一百多年前从-县传入,主要以面粉、白糖、芝麻、饴糖四种材料制成,其味香。配方:取富强粉(即精面粉),棉白糖各四十斤,芝麻二十斤,饴糖十五斤。制作:先将面粉和芝麻分别以微火炒熟,面粉呈蛋黄色,发出香。芝麻先用清水浸泡三、四小时晒干水下锅。面粉、芝麻炒熟后连同白糖混合用粉粹机粉二、三交成料。饴糖熬至七十度取出放在案板上碾成两厘米厚的大方块。把配好的粉料在饴糖一半面积上薄薄撒上……[详细]
  大头酥其味香甜且酥,由占米、黄豆、白糖和香油等材料制成。配方:占米一百斤,黄豆二斤半,适量白糖。制作工序:第一步先加工成丕。制法,将占米用清水浸泡二十四小时以后机制成粉,把粉用开水和烫做成饼并投入开水锅内煮熟,捞取放搅拌机搅拌,待温度降至三、四十度时,把黄豆沫(黄豆浸泡后磨成糊状)掺入继续搅拌串匀取出,做成长约四公分,宽、厚各月一点五公分的小块,放外晾干(要晒干透)成丕。正式制作时,备锅四口,一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