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于山西代县。北芪黄酒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金代名士礼部尚书赵秉文(号闲闲老人),在其《代州书事》中有“金波沉醉雁门州,端有人间六月秋”之诗句描述代州黄酒。那时的酒,只是初级黄酒,生产规模小,属于家庭酿制。 代县黄酒采用北方典型的生产工艺,把当地盛产的黄芪药材热浸勾兑陈酿而成为北芪黄酒,其特点泽金黄,清晰透明,甘甜适口,味道鲜美。具有补中益气,健身活血,提神御寒舒筋活血,平肝舒气之功效,医学……[详细] |
澄泥砚地理标志产品 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用特种胶泥加工烧制而成。因烧过程及时间不同,可以是多种颜色,有的一砚多色,尤其讲究雕刻技术,有浮雕、半起胎、立体、过通等品种。砚体形有圆、椭圆、半圆、正方、长方、随意形的。雕式有号、耳瓶、二龟坐浪、海兽哮月、八怪斗水、仿古石渠阁瓦等立体砚。平面雕刻有山水人物、草树花卉、走兽飞禽;又有犀牛望月、台山白塔、嫦娥奔月等。这些雕砚刀笔凝练,技艺精湛,状物摹态,形象毕肖,灵通活脱,逗人情……[详细] |
历史上代县木器工艺已发展到高超卓越的境地。代县木器产品、种类繁多、款式新颖、工艺精湛。以箱、柜、桌、椅为主,多次参加“广交会”展出。为全省水器行业之冠。“推光漆”木器外销日本、法国、美国及香港等地,深受外商青睐。为全省水器行业之冠。"推光漆木器外销日本、法国、美国及香港等地,深受外商青睐。 代县木器制作,技术上要求十分严格,选料考究,工序复杂。推光漆木器有八道工序:制坯、披麻、刮泥、油……[详细] |
繁峙疤饼,是山西别具一格的特色风味饼食,名闻遐迩。因饼上遍布疤痕而得名,亦名籽饼,始制于明代。其用料有白面、戎油、白糖、鸡蛋及苏打等。制作时将和好的面擀成直径半尺左右的薄饼,烘烤在铁锅内。在铁锅内铺一层碰砂,放一层饼,进行烘烙。熟后的圆饼呈金黄色,面皮上均匀地布满圆形小坑,状若疤痕,其味香甜,其质酥脆。制作材料:精面粉3500克,芝麻油800克,鸡蛋350克,白糖700克,苏打粉10克。制作方法:……[详细] |
醉果 醉果,当地人又称“海红”或“海棠”;产于河曲,为山西名果。果实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糖、磷、钙、钾等。味道酸甜甘美,据有关部门测定,海红果因含磷量高而导I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关注。本品还可代替山楂入药祛病。还能加工成果酱、果酒、果醋和罐头食品,很有开发价值。河曲群众说“海红海棠好,摇钱活财宝”。当地群众在“河曲要想富,种草种树迈大步”的思想指导下,种植海红树,发挥山区优势,要尽快富起来。 ……[详细] |
晋西北的河曲一带盛产形似山楂的小果,名叫红果,亦叫醉果,当地群众称之为海红和海棠。清朝的黄宅中特为河曲醉果写了一首诗:“秋林小摘采盈筐,酒浸瓶罂味更苦。自耐寒酸经酝酿,记从园圃饱风霜。堆盘磊落鸡心赤,出瓮圆匀马乳香。乡里小儿红上颊,唤来浑议醉槟榔”。这首诗具体描写了醉果生长和加工的过程、形状和味道,富有生活气息。红果是一种小果树,已有三百年左右历史。红果树开白花,果实呈粉红状或呈微黄,果实如鸡心……[详细] |
神池麻花,为五台山区的名食之一,于食品业著称甚久,蜚声北方各地,其配料是酵肥三份,水二份半,油半份,糖、碱少许。炸时用葫油,要清澈澄净,以不起沫不冒大烟为宜。神池麻花看去色鲜美,闻之扑鼻而香,吃起来脆而不硬,酥而不散,香甜耐嚼,回味无穷。制作材料:精面粉、植物油、白糖、精盐、食碱各适量步骤:1.盆内加入面粉、适量的糖、精盐、食碱和水和成软硬合适的面团,摘成剂子,搓成小条,放在案板上,用洁布盖好。2……[详细] |
同川酥梨产于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县级市),梨树栽培历史悠久,尤其是老梨区的“同川”梨久负盛名,据史书记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闻名全国的唐朝梨树就源于此地。原平老梨区三面环山,中间有蜿蜒曲直的同河,俯视形如“同”字,便因此而得名“同川”。此区昼夜温差大,土壤磷、钾含量高,是一个气候独特的小盆地。所产梨皮薄肉厚,石细胞小,果核小,糖分高,口感甜爽酥脆,风味独特。果实含糖量最高可达21%,尤以含糖量……[详细] |
简称“台砚”,因取石料于文山,亦名文山石砚。 五台山砚石料分黑、绿、红、紫四种。黑如漆、绿如叶、红如丹、紫如肝,颜色纯净美观。石砚生产始于明代,有段砚、凤砚、崞砚之别。台砚石纹犹如五台山傲霜的松枝柏叶,遒劲疏朗,刚中有柔;质地细腻不滑,叩之无声,性凉如冰;用之发墨快,水墨交融,浓淡相宜,汁不易于,挥毫益墨,得心应手,向为文人学士书家所倾爱。……[详细] |
忻州素称“高梁之乡”。忻州高粱不仅种植历史悠久,而且面积较大,特点是粒大、颗匀、色鲜、皮薄、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 高粱是忻州人民喜好的主要食粮之一,忻州高粱面以白、细、精而闻名。其作法:先用开水将高粱淘煮,然后晾干磨面,食用时用开水和面,可做多种食品,尤以高粱面鱼鱼为最佳。 高粱又是当地酿制酒、醋及粉条的主要原料,高粱秆还是造纸的重要原料。……[详细] |
忻州瓦酥,以其形似瓦片而得名。制作始于明末清初。 瓦酥,约长10厘米,宽4厘米,厚0.5厘米,内外皆呈金黄色,水印“忻州瓦酥字样”。其质酥脆,味甜香郁,堪称炉食中之一绝。久放色味可不变,常食有健胃壮身的功用。制作瓦酥选用精粉、纯蛋黄、上等食油、细砂糖为料。和面配料亦有特殊的讲究,精细的要求。成形时用模托就,再经油炸,出锅后压制成瓦状。近年忻州名食瓦酥获新生,大量应市,曾被省商业系统评为最佳食……[详细] |
莜面,是由莜麦加工磨制而成的,是忻州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莜面的营养价值很高,含的钙、磷、铁、核黄素都相当多。莜面窝窝的做法是,将莜面加一倍开水或冷水和制,用手掌在光滑的板面上推一个,食指卷一个,做成如‘猫耳朵’似的筒状形,长寸许、薄如叶、色淡黄。做好后,挨个站立并排在笼内酷似蜂窝。熟时即香味扑鼻,吃时再配以羊肉或蘑菇汤调和,使人闻之垂涎,胃口顿开,食之香醇异常,回味无穷。……[详细] |
原平锅魁因在历史上夺得当地炉食之魁而得名。其状若块,约三寸长,寸许宽,卷边滚圆。不包馅的称空心锅魁,包馅的另有名称。应市的多是甜馅锅魁,最上乘的是玫澄锅魁。锅魁饼面橙黄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加之包馅的不同、又各具风味,使人久食不厌。 ……[详细] |
台参主要生长在五台山主峰及附近大小山的背阴处。台参为党参中之佳品,其条短粗肥、皮紧肉松、横纹到顶、心形如菊花、药性灵、单参个大、不干燥、气味浓香。台参为常用药物,内含淀粉、皂素、糖份等成分。台参味甘平,具有补中、益气、生津之功效,可治疗四肢无力,面目浮肿,心悸气短,口渴盗汗,脱肛,子宫脱垂及虚寒等病症,为强壮滋补的上乘良药。……[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