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的中部特大中心城市武汉有一座著名的中式酒楼。它的名字叫老通城。老通城的豆皮曾获中国饮食行业的最高荣誉金鼎奖历史与名人曾是老通城的骄傲。1958年,毛泽东两次亲临老通城,在品尝了三鲜豆皮后说:豆皮是湖北的风味,要保持下去,你们为湖北创造了名小吃,人民感谢你们。老通城三鲜豆皮的豆必须是脱壳绿豆;豆皮的皮必须是精制米浆;豆皮的馅,必须是湘产糯米;豆皮的三鲜必须是鲜肉、鲜菇和鲜笋;豆皮的形,必须是……[详细] |
武汉五芳斋系倪锦财先生于民国三十五年申请旧汉口政府出资而设,其商号名称为“上海五芳斋”(清朝咸丰八年始建),营业处所设在中山大道1303号,初创时雇佣工人十余名,营业(生产)面积几十平方米,直到解放。 现地处汉口中山大道723号(原为1171号)的五芳斋酒楼,由小到大,由私营到公私合营,直至全民企业,从始创至今,已逾百年之久。五芳斋以质优价廉为核心,自91年以来,相继获省(市)商业系统三块金牌,并……[详细] |
芝麻酱是制作武汉热干面的主要材料,大家都是被芝麻酱浓郁的香味吸引,口感浓郁,回味无穷。主要功效芝麻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润五脏、补肺气、止心惊、填髓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肾虚损、眩晕、肠燥便秘、贫血等症。混合麻酱,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很高的保健价值。它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可防止头发过早变白或脱落。常吃混合麻酱能增加皮肤弹性,令肌肤柔嫩健康,此外它含的高蛋白和脂肪酸,营养价值高,……[详细] |
田启恒糊汤粉,武汉十大名小吃之一。田启恒糊汤粉馆坐落汉口花楼街,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名扬三镇。 田启恒糊汤粉馆其糊汤微稠,色调素雅,米粉洁白,细长有劲,鱼香汁浓,滋味 鲜美,营养丰实而著称。田启恒糊汤粉简介:糊汤粉是与油条相配的小吃品种,凡卖糊汤粉者必卖油条。在制作米粉时,选用籼稻米磨浆、制粉,再加上水搓坨煮焖,挤压煮制成型。然后用活鲜小鲫鱼(或鳝鱼)熬煮成 汤汁,再加水调入生米粉制成糊汤,放入各……[详细] |
谈炎记水饺,1920年创店,制作风味水饺(混沌、抄手),皮薄、馅嫩,配料齐全。有冬菇水饺、广米水饺、虾仁水饺等花色品种。( 武汉)谈炎记鲜肉水饺是武汉传统风味小吃.有独到的制作水饺技艺,从选肉、配料、点味、制馅、制度到包制、熬汤、煮熟等各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标准,如以鲜猪腿、黄牛腿肉制馅,猪蹄熬汤,配上虾米、香菇、香菜、葱花等佐料,使水饺的馅嫩、汤鲜、形美、皮薄,吃起来爽口润腹,余香满口,吃后留有……[详细] |
湖北传统名菜。湖北素称“千湖之省”,盛产湖虾,颜色青中带白,壳薄而肉质丰腴饱满,鲜嫩细腻,烹制菜肴则味道香醇,鲜美可口。虾饼煎制是用去壳的虾肉剁成茸泥,加配料打匀,煎成圆形小饼。肉色雪白,外衣金黄,味道异常鲜美。原料:净虾仁50克,熟猪肥膘肉、净荸荠、豆苗各50克,葱末10克,姜汁水少许,鸡蛋清1个,精盐2克,味精1.5克,绍酒15克,醋5克,水淀粉25克,猪油400克(耗约50克)。做法:1、将……[详细] |
沙琪玛(又名萨琪玛)本是清、明朝的宫廷名点,以其酥香软甜、营养丰富著称。也算是武汉的土糕点了,沙琪玛,是中华面点饮食文化的瑰宝,数百年来长盛不衰,其名称和制作方法均由“萨骑马”演变而来。配料:高级面粉1000g、鸡蛋液700g、臭粉30g、泡打粉20g、麦芽糖醇2300g、清水600g、淀粉(防粘用)300g、烤香麻仁150g、炸油3000g。制作方法:1、将面粉与泡打粉过筛,在案板上开凹槽,放入……[详细] |
位于武昌公园旁边的青石桥53号是一家夫妻店,早点主营五香芝麻葱油饼,一两一个四角钱,大小如巴掌,生炸后起锅色泽金黄,外皮酥脆,内芯松软,芝麻香葱浓郁扑鼻,吃起来风味独特。由于一次下锅可炸十几个,立等可取,食客排队谁也不嫌烦。五香芝麻葱油饼的做法:原料:发酵好的面团300克,香葱末30克,熟猪油50克,熟芝麻15克,花生油适量。精盐4克,鸡精3克,胡椒粉2克拌匀。制法:1、炒锅中倒花生油烧至六成热,……[详细] |
距“水货汤包”店约30米远的巷弯处,有一煎牛肉锅贴饺的小摊。摊主乃一中年妇女,使一小平底锅,每锅煎饺不过0.5公斤(每两4个,价一元)。其煎饺皮极薄,煎炸得黄“霜”了的,牛肉馅味纯正,无油腻感,食之香脆可口。惟一遗憾的是,该摊无椅凳,需到相邻的店中点食。锅贴的做法:面粉400克,牛肉250克洗净剁末,花生油适量。精盐、白糖各5克,味精3克,料酒10克,葱末30克,姜末15克。制法:1、肉末内加入料……[详细] |
汉口公园斜对面有一牌楼,上书:“梦红楼小吃街”,进街后向右拐入一条小巷,行300米,有一“水货汤包店”,店主个头矮(约一米六)颧骨高,留小胡子。其做的汤包皮薄、油重、肉鲜,不逊“四季美”。店是在唐家巷的一条宵夜街上,这里主要是以卖牛杂出名的,渐渐的别的小吃也到这里占了一席之地。水货汤包就是其中一家!这家店的汤包味道很鲜,汤汁也比较多,很好吃的,味道一点也不比四季美差多少,但就是可供选择的汤包的种类……[详细] |
这道老会宾楼独创的名菜已有60多年的历史。早在上世纪40年代,当时在老会宾楼司厨的宗良植、宗良松兄弟,根据胡承藩师傅的传授,制作出别具风味的“一品豆腐”。其制作方法是把鲜嫩豆腐去皮擦碎,然后掺入鱼茸、虾仁、火腿等配料制成,名曰豆腐,实为上等佳肴。此菜一经推出即轰动武汉三镇,深受顾客欢迎。此后,老会宾楼的厨师又在“一品豆腐”的基础上,对外型加以改进,用鸡蛋皮切成丝条贴在豆腐上,旁边镶以绿菜叶,形同葵……[详细] |
位于汉口胜利街兰陵路口“小桃园”本为“筱陶袁”,最初是由陶、袁两姓的两个小贩在这里搭棚设摊,经营油条、豆浆之类的小吃,后来两家合作,经营煨汤。解放后,以谐音“小桃园”为名,是著名的“煨汤专家”。 该店主要品种有瓦罐鸡汤、排骨汤、八封汤、甲鱼汤、牛肉汤、鸭汤等。以瓦罐鸡汤最有名,其原料为黄陂孝感一带一斤半重以上的肥嫩母鸡,剁成鸡块,先入油锅爆炒,再倒入内有沸水的瓦罐内,用旺火煨熟,小火煨透,汤鲜肉烂……[详细] |
又以成对出卖而称对耙,小孩则叫粑粑。从江汉平原传入武汉市,成为市民爱吃的一种早点。制法是把大米磨浆发酵,加上面粉、白糖、纯碱等调匀炕熟。外壳金黄焦脆,内肉洁白软润。价廉物美,到处都有供应。( 武汉)……[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