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天津市特产

天津市民俗文化

  法鼓是天津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娱乐活动。原是一种佛教法器的名称,鼓形体积较大,鼓面蒙江豚皮。传说首倡人是清朝康熙年间天津西头大觉庵的一位和尚,距今有300年左右,他将佛教里的音乐,剔出宗教因素,创造了一些鼓牌子,传教于附近的村庄,建立法鼓会,在年节喜庆日出会表演。相传天津法鼓的极盛时期是上世纪20年代前后,当时全市有法鼓会90多个(不包括天津郊县的法鼓会)。永音法鼓会坐落在天津市河西区挂甲寺街的杨家……[详细]
  小关公议高跷老会,始建于清同治年间(1870年),历经几代传承至今已有140余年历史。小关公议高跷老会清朝时上过会道,出过皇会,该会为子孙会,是祖辈传承下来的老会,传承方式是父传子、子传孙至今已传承到第七代传人。该会表演形式由行会(踩街)及场地表演两部分组成,表演是以水浒故事为版本达到感化人和教育人的目的,十八位演员按照戏剧扮相为准,演出不同的折子戏,会员所表演的抢背、四门叉、过人、蝎子爬、哈蟆蹲……[详细]
  林亭口镇(林一村)高跷的历史渊源与天津市宝坻区林亭口镇的发展历史息息相关,清代咸丰、同治年间集镇贸易十分繁荣、庙宇颇多,庙会盛行,高腿子高跷会也随之进入繁荣期。高跷会由戏曲片段和生产生活动作模拟构成。演出人员在腿上绑上一种特殊制作的木棍(脚下5尺5寸高)进行表演。高腿子高跷在各种花会中独树一帜,花会名称“渔樵耕渡”由5个戏曲片段、6个农民生活片段组成。第一出:拖头,也叫领会人,是一个棒槌和尚,他的……[详细]
  王秦庄同议高跷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当年由村内宋宝珍、柴庆祥、高凤林等人,组织聘请邻村(上蒲口村)刘庆云师傅授艺,建立同议高跷会,意为同商共议。会址在北仓镇王秦庄村东华佗庙内,四有围墙,内有厅房五间,宽大的场院是演出的场所。王秦庄同议高跷会设会头一人,负责组织和会务等事宜。高跷队由头锣、二锣、头鼓、二鼓站在排尾,头棒为先导,后边依次是青蛇、白蛇、许仙、渔翁、樵夫、傻公子、傻妈妈(老座子)、傻……[详细]
  永长高跷会建于清朝雍正年间,由赤盐滩(现东丽区)传入宜兴埠五街(村),由街(村)内德高望重者组织,村民自愿加入,非家族性组织。由于当时宜兴埠民间花会较多,又多以“永”字打头起名,故称永长高跷会,寓意着永远长久。此会至今已有270多年,曾参加清末、民初及解放后历届民间盛会。永长高跷继承和发扬了北方文跷的表演风格。永长高跷出会时,由数十面刀旗簇拥着两面门旗,会旗(行称“后图”)在后,在门旗的指示下,演……[详细]
  中华武士会由李存义、张占魁等几人于1911年在天津三条石“普度庵”旧址内始创,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1912年迁至在天津市河北区大经路(现中山路)造币总厂后院的一栋两层挑台式楼内,武士会设传习所于中山公园内。中华武士会教授的“形意拳”和“八卦掌”是当时武术界的大拳种,因此吸引了大批的崇拜和拜师求艺者,使当时的中华武士会盛况空前,那时曾流行“南有精武会(霍元甲在上海开设的武馆),北有武士会(中华武……[详细]
  麻花,是中国的一种特色油炸面食小吃,一九二七年,天津卫海河西侧新开张了一间麻花铺,掌柜刘老八,字号“桂发祥”,寓意为“桂子飘香,发愤图强,吉祥如意”。因店铺地处东楼十八街,故得名“桂发祥十八街麻花”。精于点心制作的刘老八,久经尝试,率先研究出了将什锦馅料融于麻花之中,使产品呈现条酥而不懈,馅溢而不散,均匀饱满,紧致有序,造型周正,金黄通透的完美形态,产品一经问世,便赢得了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布衣百姓……[详细]
  “天津传统形意拳”根据“形意拳”—“八卦掌”等技艺繁衍而来。李存义于1898年带艺来津,首次传播“形意拳”技艺,至今118年。特点是简洁明快、灵巧凶悍、迅猛快捷。河北省深县李老能学艺于山西戴龙邦的“六合心意拳”,由他传入河北,定名此技艺为“形意拳”。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李老能收徒刘奇兰、郭云深等,李存义师事刘奇兰,得到拳法大师郭云深的点拨,技艺独多。李存义又拜董海川学练八卦掌。与八卦掌师兄眼镜……[详细]
  天津海下文武高跷老会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在漕运文化、码头文化、盐业文化等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下文武高跷老会。京津一带高跷分为京、卫、海三大流派,“海下”高跷,即指天津卫“海下(旧指从天津卫有一条向东南方向的海大道直达大沽海口)”一带民间花会中的高跷(亦指津南区咸水沽和葛沽一带)。天津海下文武高跷在木腿子上有长短之分,武高跷要比文高跷矮一些。该会的表演器具有:腿子、行头、道具、头棒……[详细]
  飞叉是以古代战斗武器 演变而成的健身和表演器械,其由柄(枪杆)、耳(峰尖下面的环)、峰(三个枪尖)组成。早在大唐盛世时期“飞叉”就已成为民间深受欢迎的花会,并深受百姓的喜爱。一直以来飞叉成为大众武术健身、表演的技艺,在民间发展迅速。永良飞叉可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年)王庆坨的飞叉会,当时有许多人练习,但无文献记载为民间花会。从民国四年(1915年)“飞叉”方有文献正式记载为民间花会……[详细]
  狗不理包子为天津名优食品“三绝”之首,系用水馅半发面制作,状若凝脂,形似菊花,口感鲜香不腻,在大江南北独树一帜。它在制馅、和面、揉肥、擀皮、捏包、上灶等各方面均有自己独特的操作方法。和面时水温要根据季节来变化,一般情况下用温水,采用“一拱肥”的方法。揉好后放一会儿,发酵后即用。死面起“骨头”作用,发面起“肉”的作用,这种面的优点是不透油,有咬劲,面皮光泽度好,软硬兼备。擀皮时要求达到薄厚均匀、圆,……[详细]
  堤头庆云高跷老会成立于清顺治年间(公元1653年),原名堤头盛兴京秧歌老会,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该会位于堤头村清善堂公所内,与堤头宝郡水会相邻。该会属于文高跷范畴,扮相身段均借鉴京剧表演模式,刻画人物细腻。由十六名演员组成核心人物,表演剧目多以表现水泊梁山好汉为题材,以“忠、孝、仁、义,渔、樵、耕、读”为表演的中心内容,锣鼓和节奏别具一格,并伴有曲牌唱段,堤头庆云高跷的高跷腿子做工考究,雕刻细腻逼……[详细]
  天津剪纸工艺,历史悠久,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很贴近,是一种广泛普及的群众艺术。剪纸常常被人们用来作节日室内外门窗装饰,服装、鞋面绣花图案等。清代剪纸艺人伊德元,继承和发展传统剪纸技艺,弃剪采刀,专用刀雕刻,把剪纸艺术与皮影、彩绘艺术相结合,使其具有新的风格和艺术特点。在内容上,他创作了许多以传说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使剪纸从民间手工工艺发展为艺术创作。天津的剪纸,纸条流畅,纹理清晰,刻画精细,画面情景交融……[详细]
   汉沽版画多以汉沽地区盐场、化工、农业、渔业的劳动和生活为题材,吸收了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及西方艺术的创作手法,运用新材料、新技巧、新手法、采用木刻、纸版、综合版、丝漏版和油印、水印等表现形式,注重版画语言方面的探索,作品令人耳目一新。汉沽版画创作队伍主要由工人、教师、美术干部组成。 这个群体创作的版画作品已达700余件,其中有34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部分作品被国内外一些博物馆、展览馆及国际友人收……[详细]
  葫芦制作技艺(天津葫芦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工艺有着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对葫芦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的传统葫芦手工艺品种之多和技艺之精湛令世界瞩目。历代艺人、大师创作的艺术精品已是世界各国博物馆竞相珍藏的国宝。当代特色葫芦工艺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她不仅要传承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技艺还要肩负振兴葫芦工艺美术产业、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挖掘保护历史遗产、美化人民生活的重任。2021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