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特产

河北省民俗文化

  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属地:河间市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河间左把大奇枪在北方武林中享有盛誉,习练者多,流传地广,特别是在冀中平原河间、高阳、任丘、肃宁一带很盛行。左把大奇枪据传为罗家枪(亦称姜家枪,它因其独特的、有反常规的左把握枪方式,易守难攻,毫无破绽的出招特点,曾经留下有枪械中遇左把不敢“扎”的威名。左把大奇枪从最初传人少林派老和尚传给西张庄村王老四至-李梅、李海以前,一直都是口传、……[详细]
  萨满教神灵所居和享祭之地。为蒙古语音译,意为木、石、土堆。旧时遍布蒙古各地,多用石头或沙土堆成,也有用树枝垒成的,今数量已大减。敖包神被视为氏族保护神,祭敖包为重要祭祀仪式,于每年夏历六、七月间举行,供奉羊、酒、奶酪,点火、焚香,由萨满跳神后,参加者将祭品分食。鄂温克等族也有类似的祭敖包仪式。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萨满跳神一般已改为1念经,祭敖包不再是纯粹的萨满教的祭祀活动。敖包作为蒙古民族文化……[详细]
  中元法会在胜芳又称为盂兰灯会,说的是美丽少女玉兰与俊秀书生辛生相爱,他们青梅竹马,恩爱非常,但是美满的爱情却湮没于封建纲常,由于双方父母的反对,造成了辛生和玉兰双双投河的爱情悲剧。盂兰灯会当地村民在玉兰与辛生跳水的地方发现了两朵盛开的并蒂莲花,深为感动。自发地组织盂兰灯会,奏乐放灯为一双痴情的恋人送上千年不变的祈福,也庆祝一年的丰收在望,生活美好。每年农历七月十四、七月十五盂兰灯会期间,夜幕降临,……[详细]
  官庄诗赋弦固安县官庄村位于县城北五华里处,北依永定河,西邻大清河,是固安境内较为古老的村落之一。现仍在该村生存繁衍的诗赋弦是流布在京固一带的地方稀有剧种。诗赋弦的前身是明未清初流行于北京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称为“十不闲”,“十不闲”吸收了凤阳花鼓、莲花落等民歌腔韵。清光绪六年,即1880年左右,直隶宛平县(今大兴)朱家务村贾万全和张家务村朱广达在吸收“十不闲”精华的基础上,始创独具地方特色的诗赋弦……[详细]
  玉田泥塑从清光绪年间形成算起,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孕育、形成、兴盛、抢救、复苏以及开发等几个阶段。玉田泥人体现了浓郁的乡土气息。这些半塑半画以画为主的小体泥彩塑,造型单纯简练,以白色作底,敷以红、黄、绿、黑各色,色彩强烈而协调,在我国民间泥塑领域以风格独特而占有一席之地。20世纪60年代初,玉田民间泥塑正处于繁衍流传的成熟、兴盛期,集市上泥塑摊点长达一华里,形成了泥人一条街,来往于京、……[详细]
  井陉县南张井作火技艺,相传为先祖于康熙初年在山西充哑三载偷师而得。世代相传的“偷老杆”习俗,就是为了纪念这位烟火宗师。清朝后期至解放前,南张井村烟火一直是县城元宵花会的压轴戏,被视为“官火”。井陉县家喻户晓的歇后语“张家井叫闺女----看火”,足证其名气之大。老虎火的-流程主要是:将干柳木劈开烧成木炭,置以瓮中洒水覆以湿布。而后晾干洒酒用石碾碾成块状。再晾干用擀杖碾烂过以箩,配以硝和硫磺,即成药。……[详细]
  地点:三祖文化广场和中华合符坛简介:涿鹿县提出“炎黄蚩是共祖,各民族是一家”的“三祖文化”命题,经过十多年的精心培育,如今,“三祖文化”已经成为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而“涿鹿祭祖”更为海内外华人所瞩目。……[详细]
  涿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明古地,天赋其娇,地孕其美,华夏之源,神州之根。涿鹿中华三祖文化是以黄帝、炎帝、蚩尤为代表的中华先民经过长期探索、碰撞、磨合、深化,历经釜山合符而共同创造流传下来的,以中华民族共认图腾--龙为象征,以民族大融合、大统一、大团结为“本源”的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思想理念和意识形态。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炎帝、蚩尤三大始祖的政治、军事、文化等主要活动都在涿鹿进……[详细]
  蔚县暖泉镇位于张家口市蔚县西部,与山西省广灵县接壤,因镇中心有一四季长流、冬暖夏凉的泉水而得名。“打树花”是暖泉镇古老的节日社火之一,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暖泉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是河北省唯一的一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历史上交通便利,商业、手工业发达,地处蔚县通往山西各地的交通要道,因此受古老的晋文化影响较深,逐步形成了具有暖泉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暖泉镇内曾有3处铸造业摊点……[详细]
  涞水古称“遒”,隶属保定市,位于保定市西北70公里处。涞水踢石球,俗称涞水踢球,流传于涞水县平原地区农村。涞水由山区、平原两部分组成,十几条小河从山区流向平原,带来了大量泥沙和鹅卵石。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闲暇之时,便踢球状的鹅卵石嬉戏消遣,后来,逐渐形成了一种集运动、技巧、娱乐、趣味于一体的传统群体体育竞技活动——踢球。受限于石球制作的复杂工艺,踢球活动的开展一直以涞水平原地区为主,未能向更远地区……[详细]
  安国市属保定辖区,南距省会石家庄100公里。药王庙内所祀之神药王,姓邳名彤,字伟君,为汉光武帝刘秀部下二十八宿将之一。死后在宋朝“显灵”,为宋太祖赵匡胤之皇子秦王赵德芳治愈顽疾,被立庙祀之,并加封为王。药王庙会是由药王庙香火会演变而来的,自有文字记载的南宋咸淳年间(公元1270年)始,庙会已传承了七百多年。明初,社会逐渐安定,医药学相应发展。药王庙声望日隆,始有“药不经祁州无药味”之说。药材交易规……[详细]
  在景忠山所有的民俗活动中,规模最大、影响最为广泛的就是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和十月十五的两次传统庙会。可以这样说,庙会因景忠山而越办越火,景忠山以庙会而名扬八方。庙会,亦称庙市,是古代市集的形式之一,它是一种融宗教文化、商业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这种形式早在唐代就已经存在,一般选在寺庙或其附近举行,它是古人借助庙会进行商业贸易、人员往来和信息传递的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景忠山的庙会历史久远,它诞生发展于明……[详细]
  太平鼓,是满、蒙古、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安徽等省区。唐代已有。宋代谓之打断。明代民间称为太平鼓。相传,单皮鼓最早是满族猎民的围猎用具,出猎时边击边围,获猎后击鼓歌舞。清代杨宾《柳边记略》载:“满人有病必跳神,……跳神者……以铃(腰铃)系臀后,摇之作声,而手击鼓,鼓以单牛皮冒铁圈,有环数十枚在柄,且击且摇,其声索索然。”载涛……[详细]
  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有“祭火”、拜火之习俗,其中祭火之俗在古城游牧民族如蒙族、契丹、鲜卑等中最为突出,拥有大量有关火的神话、传说,加上民间现存各类有关火的民俗事象,火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表现形式多样。自古以来,火在契丹族人民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滦州古城为发掘北方契丹民族祭火的文化象征,打造景区特色旅游,形成旅游精品节目呈献给游客。整台节目由40多名优秀舞蹈……[详细]
  黄河九曲灯是隆化城乡在正月十五期间举办的大型灯会,是由古战场中的黄河九曲阵演变而来。传说赵公明妹妹姬宵、碧宵、琼宵为破敌摆过此阵。灯阵中有365盏灯,即是阵中365名带兵头目,每个头目带兵3名,全阵共1095名兵丁守阵,中心(天灯)指挥官用红绿旗指挥,变化阵势,使敌方陷入阵中,迷若瀚海,手足无措,后被民间艺人演变为黄河九曲灯会。黄河灯的架子用竹木、秫秸和向日葵杆编扎,高5尺,九个曲阵连成正方形,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