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特产

河北省民俗文化

  霸州市胜芳镇始建于春秋末期,是历史上中国北方著名的水旱码头,风景秀丽,文化底蕴丰厚,有“南有苏杭,北有胜芳”的说法。胜芳跨鼓老会据传是由汉武帝“捋鼓舞赏劳军”演变而来,系宫变舞蹈。五百多年前传到胜芳,逐渐演变成一道别具特色的花会。古时出会,由两面杏黄三角旗先导,锦旗上绣有“博光闪照遮日月,鼓声隆隆震乾坤”十四个黑绒大字,锦旗后面是四十二人背跨鼓组成一字队伍。据清史记载:1767年,乾隆帝巡览河务,……[详细]
  三河市新集镇行仁庄村有一道民间花会名叫十美图。这是根据封建帝王隋炀帝荒淫无道腐化骄奢的生活创作加工而成的一道深受人民喜爱的花会,歌颂了真、善、美,批判假、恶、丑,可以说这是一道从形式到内容都非常健康美好,善恶分明的民间花会。经考证查实十美图是我省乃至全国唯一以十美图为名称,讽刺隋炀帝为内容,流传久远的民间花会。十美图产生年代应为明末清初,根据是:一、十美图服饰是清以前明代的服饰;二、所用道具解差用……[详细]
  八大怪是河北省隆化县独有一种传统民间灯舞,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年前后),兴盛于清末至中华民国期间,至今已180多年。新中国诞生后,很快得到普及与发展,文革期间又几近灭亡。1984年以后,经过隆化县文化部门挖掘、整理、提高逐渐成为隆化乃至河北省的文化品牌。隆化满族八大怪是一种民间道具灯舞。它是八种淡水动物造型所组成。八怪有:龟(王八)、鲇鱼、螃蟹、青蛙、虾米、蜗牛、鲤鱼(女)、蚌(女)。因道具……[详细]
  成安县处冀南平原,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古老的漳河滋润着广阔肥沃的土地,孕育着两岸一代代勤劳的人们,武术文化浓郁。长洪拳是当地流行的一项非常独特的传统武术项目,它的具体起源已无法考查,据说始祖二郎神曾是此拳创始者,并将此拳相传,但此拳并非二郎拳,却有与二郎拳相似之处。清朝年间,由一位高人传于吴家疃侯老明,而后侯老明将长洪拳武学传于漳河店王氏家庭的直亲王老会(称二先生),流传王氏家庭至今约1……[详细]
  明朝末年,曲长城村就有人表演木偶戏,艺人用竹杆,白布制作长约一米、宽约0.6米的小戏台,围前上端为台口,表演者及其乐队隐于台后,边演唱或口含口哨吹奏曲谱以代台词,同时操作木偶表演动作,乐器有小鼓、小镲、小锣、板胡、二胡、三弦等,主要表演民间小戏和部分晋剧选段,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明朝时有一姓司的人,其名不祥,因家境贫寒外出谋生北京等地,在外地学过木偶技艺,回家后制作道具予以表演,最初曲谱为京剧,后……[详细]
  易县位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北边缘。绞胎瓷是唐代陶瓷业中的一个新工艺,唐代以前尚未出现。所谓绞胎瓷,是用红白两种泥料糅合在一起,拉坯成形,再入窑烧制而成的陶瓷工艺品,其花纹似木纹和旋转纹。拉坯成形后的图案贯通于陶器的内外壁,工艺难度很大。绞胎瓷的制作工艺于宋代“靖康之变”后中断,保存至今的绞胎瓷文物只有数件。易县绞胎瓷不仅沿袭了古老绞胎瓷的传统技术,而且在色彩和设计上吸取了彩陶的长处……[详细]
  琅矿村位于武安市西部山区,隶属武安市冶陶镇所辖,距武安市30公里、冶陶镇2.5公里。国土面积5000余亩,1400亩耕地。人口900余人。这里山高林密,土地肥沃,适合多种植物生长和动物活动,勤劳善良的琅矿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息繁衍,创造了许多体现人类文明的民间艺术,其中“琅矿活帷子”最为著名。琅矿活帷子戏究竟生于哪年,盛于何代,史书县志上并无确切的记载,传说是元朝末年就传入了琅矿村。模仿古代帝王的……[详细]
  元氏东正抬花杠起源于隋末唐初,以舞者肩抬三皇姑圣像《过驾》而得名,是旧时苍岩山庙祭祀舞队中的领队舞种,以后逐渐演变成为自娱性的广场舞蹈。东正花杠源远流长,几经兴衰。花杠的传承主要依靠杠会的形式。据目前存于东正村村民郭青海的《花杠记录》载,道光二年(1816年)东正村秀才齐玉振曾重建杠会,声势浩大,名闻遐迩。1989年,东张民间老艺人郭吉书等再建杠会,人员发展至一百余人。东正花杠目前主要分布在元氏县……[详细]
  干嗑也叫干壳、瓜嘴,尚义县干嗑起源于民国12年,由瓜嘴创始人常有录(艺名楞板头)在快板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常有录目不识丁,但聪明过人,能把眼前的事情随即编成瓜嘴,即兴发挥、出口成章。如他自编自演的《捉跳蚤》、《朱副官刁人》、《保警队瞎折腾》等节目,内容诙谐、情节动人,深受广大群众赞誉。随着社会的进步,瓜嘴演说内容也在不断更新。演说内容从过去《黑丫头》、《懒大嫂》、《二毛刁人》、《解放张家口》、《大生……[详细]
  康保干嗑是河北省坝上地区(俗称坝上草原)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文学。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由于晋、陕、冀、鲁等地的大批移民北迁,移民从口里到口外很自然地把内地的道情、民歌、社火、秧歌、打坐腔等艺术带到坝上康保,与蒙古民歌、好来宝、蒙古长调等相融合,为康保干嗑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多元文化在这里汇聚,经民间艺人二度加工,在模仿蒙古长调、好来宝、打坐腔形式的基础上,创作了一种集化妆、说唱、表……[详细]
  任丘东姜老调是独具艺术特色的地方戏剧剧种,有着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唱腔质朴健朗,高亢而又清婉。任丘东姜老调剧团始建于清末民初,老调这一优秀民间剧种在东姜村有着200年的历史,虽世经沧桑,但老调这一优秀民间剧种在东姜村没有灰飞烟灭,而是代代相传,流传到现在,依然不断在巩固发展。他们经常活动在周边几个县市,每逢节假日或农闲时都有他们活动的身影。该团现有演员50多人,除演出传统老戏《潘杨……[详细]
  乐亭大鼓,约1845年起于滦州(滦南县原属滦州—今滦县)、乐亭乡间。它博采诸传统说唱艺术的长处,又吸收了当地民歌、戏曲的某些唱腔,形成了独特的唱腔、板式,用乡音说唱,以三弦、铁板、鼓伴奏。1845年,滦南人冯福昌(冯铁板)废木板,改用铁板击节伴唱,唱腔、板式得到更新,乐亭大鼓因此名声鹊起,冯福昌成为乐亭大鼓重要创始人。乐亭大鼓发展史上的滦南人,即是一部完整的乐亭大鼓发展史。王德有、戚德旺、杨久长、……[详细]
  东路二人台流传于张家口坝上地区,同内蒙古呼市以西流传的二人台有所区别,故称东路二人台。早在明末清初,随着土地的开拓,内地居民向口外迁移,开荒种地,不少商贩、民间艺人也大量流入,形成了蒙汉杂居区。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在语言、习俗、文化艺术方面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东路二人台的表演可分为歌舞和小戏两种类型,所用道具彩扇、霸王鞭、手绢都有一定技巧。音乐分唱腔和伴……[详细]
  尚义是东路二人台地方戏曲发源地之一,清末已有人唱“蹦蹦戏”。1919年民间艺人叶禄组建第一个“蹦蹦戏”戏班,在境内开始演出,著名笛子演奏家冯子存在戏班中吹奏。“蹦蹦戏”班的表演形式由踩高跷逐步向打地摊方向发展,并突出道具中的手绢、扇子和霸王鞭的使用技巧。表演形式一般为一男一女,故称二人台。表演方法上也逐渐趋于戏曲化,音乐伴奏由只用四胡和锣鼓逐渐增加民间管弦乐器,剧目趋于故事化,情节更加细腻,内容更……[详细]
  河北省高阳县地处华北平原,位于保定市东南部。该区域是河北省有名的产棉区,高阳素有“纺织之乡”的美誉,辐射周边数县,为高阳手工印染工艺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高阳民间染织技艺是流行于高阳县域及周边县市的民间手工技艺,该技艺始于明末,兴于晚清,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纺织史和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高阳民间染织业经历了明朝末年的初创期,清朝末代和民国初年的兴盛期,日伪统治时的衰落期,以及新中国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