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特产

河北省民俗文化

  评剧从孕育到形成、发展,丰润是一个重要基地,冀东莲花落时期有声名显赫的“赵家班”,戏圣成兆才曾在此搭过班。1909年评剧在唐山永盛茶园诞生,直接带动了评剧在丰润的发展。尤其在抗日战争时期,1942年由县委宣传部领导的“真理(评)剧社”群众称其为“扩军宣传队”,是当今丰润评剧团的前身,在全国各剧团中她的团龄最大。由于抗日的需要,创作演出了《送子参军》、《枪毙马国栋》、《潘家峪》等现代戏。新剧目的建设……[详细]
  弦子腔戏又称瞪脖筋戏,约产生于清嘉庆年间,是丝弦剧种的前身,为鸡泽县独有的地方剧种。早期活跃在山西太原、石家庄、邢台、邯郸等一带,现流传保存于鸡泽县韩固营村。弦子腔戏是大戏,属于梆子腔戏。腔戏比丝弦唱腔较为复杂。曲腔高亢明亮,旋律流畅,特别是句后的拖腔上跳下滑,前真后假、前后呼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有慢板、快板、散板、流水板、二板、头板﹑反调(哇哇调)、哚口叙、二宫调等。早期文武场主要用板胡、琵……[详细]
  热河二人转属北方各路二人转曲种之一,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历二百余年兴盛不衰,目前此曲种仍活跃在宽城地方舞台之上呈活态性。热河二人转是在热河五音大鼓、莲花落、地平蹻以及满族“道瓦喇”民族民间曲艺形式基础上不断吸收、衍变融汇贯通,逐渐成为我国曲坛上一块瑰宝。清乾隆时期正值盛世,全国各类文化艺术汇集到热河街及各行宫,满族的“普天同庆韶音花会”(又名“清音会”)名震八方。清乾隆五十五年以后,热河街文人、艺人……[详细]
  梅花拳创始人相传为收元老祖,第二代张三省。自第三代邹宏义开始,才有文理武功的具体记载。邹宏义祖籍北直隶顺德府,曾读书数载,看到明朝末年世道混乱,家国流离,遂弃文习武,得到仙人张三省点拨度化,融周易八卦于拳理,化阴阳五行于拳法,创立了独特拳派梅花拳。它动作朴实大方,既有表演观赏价值,又有攻击制胜实战功效,成为增强体质、磨练意志、振奋民族精神的一个拳种,长期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我国文武双修的独特拳派。……[详细]
  皮影戏在青龙被俗称为“驴皮影”,是个古老的戏种,于清朝末年开始出现在青龙。到民国初期,青龙开始有人建立影戏班,随后开始迅速扩展并很快普及到全县。上世纪90年代初,青龙得利皮影团成立,到目前为止,此团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皮影戏班由影台子,影人,影卷和乐器组成。在乡间演出时搭起的舞台叫“影台子”。办法是用木桩绑起四个支架,上面用木板铺成平台,台板上方用竹竿支起蓬架,在前台边缘装放一长条桌型案板,案上竖……[详细]
  世人公认,滦县与滦南县是评剧艺术的产生之地。但昌黎为什么又称其故乡呢?那是因为昌黎的民间艺术是构成评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评剧艺术中,含有大量昌黎民歌艺术的基因,曾为评剧艺术的产生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评剧的前身为流传于民间的说唱艺术“莲花落”,“莲花落”是清末民初流传于昌黎、滦县、乐亭等县的一种曲艺形式,其曲调取材于民间小曲,这种民间小曲在昌黎县称之为昌黎民歌。昌黎民歌是昌黎人民世代……[详细]
  广平县卢式太极拳,是我国太极拳界一支比较古老的传统太极拳流派,历史悠久,哲理精深,源于道家。清末,卢鸣金大师,吸取众家之长开创此拳,广传于世人。卢式太极拳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古代太极哲学原理,运动原理遵循自然界阴阳二气和五行生克变化而运转变化,自然而然,拳架气势磅礴,正气浩然,要求行功走架自始至终连绵不断,敛神收心,稳意养气,阴阳互会。三意连,四梢齐,六节正,圈圈为母,遭遭为主,松柔缠绕,上下相随,内……[详细]
  蔚州高跷戏,是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它原先是表演者脚踩三至五尺高的木拐,走上街头,围着高桌边扭边唱。演唱时管弦乐队伴奏,其风格幽默风趣,引人入胜。后来表演形式是不登拐子,在舞台上和其它戏剧一样说唱表演。已故历史学家孙作云(公元1912——1978)在他的《说丹朱》中认为:“高跷源于原始图腾信仰、用于宗教祭祀仪式,又从杂技表演演变为扮演戏曲人物的舞蹈形式”。金朝时在杂剧归类中属“笑乐院本”,正式形成戏曲……[详细]
  地摊魔术是民间小型的魔术表演形式,主要包括:三仙归洞、仙人摘豆、大变铜钱、空碗变花、空碗来酒、球变鸡蛋等。吴桥县地处黑龙港流域中部,位于河北省东南边缘,沧州市最南端。距离我国首都北京360公里,省会石家庄200公里。东与山东省宁津县、陵县毗连;南与山东省德州市为邻;西隔南运河与景县相望。自古至今方便交通环境,成就了吴桥杂技技艺与吴桥杂技文化源远流长。地摊魔术始于宋代,盛行于清代、民国时期。地摊魔术……[详细]
  霸州市杜岗村建村于明永乐年间,是由山西省洪洞县刘庄村移民而来。据史料记载,到清道光年间,小车调在杜岗村已经传唱了四代。杜岗小车调脱胎于古老民间花会—小车会,属于板腔体戏剧,其艺术特色在于它独具的“九腔十八调”、“十三道大辙”和“正八板、反八板”。早年间所创作、演出的都是小戏,如《扫松》、《三娘教子》、《择邻》、《婆媳和》等,情节简短,角色仅二三人。后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创作和移植……[详细]
  驯鼠,也叫驯白鼠,与其它动物的驯化表演一样,需要驯养。驯鼠,首先是驯,白鼠从小就要接受驯演师的驯导,使小白鼠形成表演意识,就可以随着演员的指挥进行饶有兴趣的表演了。吴桥县地处黑龙港流域中部,位于河北省东南边缘,沧州市最南端。距离我国首都北京360公里,省会石家庄200公里。东与山东省宁津县、陵县毗连;南与山东省德州市为邻;西隔南运河与景县相望;北与东光县接壤。自古至今方便的交通环境,成就了吴桥杂技……[详细]
  杂技唢呐由鼻奏唢呐演变而来,又叫鼻瓮子,如今鼻奏唢呐代表人物是著名杂技唢呐表演艺术家——何树森先生。何树森先生把杂技中的晃板、口咬、顶技为主的杂耍平衡技巧融入其中,开创了杂技唢呐节目——球技唢呐、顶技唢呐、口吃香烟鼻奏唢呐、鼻奏双唢呐、口鼻唢呐双重奏等节目,受到中外观众的欢迎和好评。吴桥杂技唢呐,起源于唐代,属于宫廷表演节目。宋代,杂技唢呐随杂技文化走向民间,成为市井百姓共享的民间艺术。为适应不断……[详细]
  吴桥硬气功主要有吞铁球宝剑、鼻钉子眼茬子、手切红砖、掌劈顽石、肚皮上切青菜、肚子上缠铁丝、脖子卷钢筋、铁板击身、头顶开瓶等。吞铁球宝剑、鼻钉子眼茬子让人惊恐万分;肚皮上切青菜,刀起刀落、菜叶横飞;铁板击身,将铁板打到身上,使铁板弯曲;手切红砖,掌劈顽石,砖石横飞,视若等闲让人叹为观止。吴桥是杂技发祥地,世界闻名的杂技之乡。硬气功与吴桥杂技文化一样,伴随着中国杂技的发展沿革而形成。经历了人类活动的各……[详细]
  昌黎吹歌是昌黎“三歌”(地秧歌、民歌、吹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昌黎吹歌是人们极为喜闻乐见的一种鼓吹乐艺术,主要以唢呐吹奏乐曲,伴以一个堂鼓和一副小钹,较大场面引进笙、管、笛、胡琴等民族乐器进行烘托。昌黎吹歌有着与其它艺术形式所不同的独特风格。它技艺奥妙,内容丰富,善于表达喜、怒、哀、乐等思想情感,很多乐曲已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熟悉和喜爱。所演奏的乐曲大体可分为三类,即秧歌曲、汉吹曲和牌子曲。昌黎吹歌之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