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舞,是古人驱疫逐鬼的一种仪式,约形成于商周时期的中原地区,秦汉时已非常盛行。据和平镇前山坪村遗存的一方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碑刻载,邵武傩舞始于宋代。邵武南区五个乡镇,都处于崇山峻岭之中,因地理、气候等原因,历史上鼠疫、天花、麻疹、疟疾等传染病交替发生、夺去无数人的宝贵生命,造成“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局面,迫使人们寄希望于超自然的神灵上。在这种背景下,中原文化作为驱疫逐鬼的跳傩活动传入邵武……[详细] |
三角戏是主要流行于邵武及其周边的的一个地方剧种,因其原来只有生、旦、丑三个角色而得名。其起源大约在明清之际,是由花鼓戏、黄梅戏、采茶戏、邵武民歌融汇演变而成的全国独有的地方剧种。三角戏从产生伊始迄今有400余年,所有剧目的题材均是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男女爱情、悲欢离合、家庭纠缠之类故事,被称为“家庭戏”。它没有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没有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剧中人物无非是农民、小商贩、土财主之类,没有……[详细] |
长门(tang),是邵武南区的肖家坊镇、和平镇、大埠岗镇、桂林乡特有的一种吹打乐曲牌。其产生最迟不晚于明嘉靖,“长门”的“门”字是艺人们自创的一个地方方言字,至于为什么称为“门”,据说是世代相传,老艺人们也难言其详。长门分“一门”、“二门”、“三门”。艺人们在演奏时用移指,借字等手法,将原始曲调作多种变化,然后又将变化了的曲调回到原调上来,并可以再次进行变化,如此不断反复,变化多端,故可以化出“一……[详细] |
邵武市洪墩镇河坊村传承的一种全国独有的奇俗。河坊,古亦称壕坊,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据当地《桃溪冯氏族谱》记载,隋代开皇年间,为了安抚南蛮之地,防止南蛮土著作乱,隋文帝杨坚派兵部尚书冯世基将军率10万兵马南下,镇抚蛮夷,开发荒夷之地。地方平靖之后,他将兵马屯驻在闽北重镇邵武。冯将军看中了邵武东区的桃溪冲击平原这块土地,认为很有开垦价值,于是派出子侄率领一万二千人马屯扎到这里,率领军民兴修……[详细] |
洪墩镇宜坊村每年农历八月二十六举行。是日白天,有福气魄的青壮年男子开始“跳侗”,(据说是他们信奉的“田公元帅”附身),此时可以“水火不侵、刀 不入”,用一根银针从脸颊一边穿透到另一边,用一根绳索吊一个布满尖铁钉的圆铁球往赤膊的身上甩打,不破皮,不出血。晚上,在空坪铺上几十米长的木碳烧红,又开始设坛“跳侗”,田公元帅“附身”后,表演针穿脸颊、甩打铁球等,尔后赤脚从烧得通红的碳火上跑过。“跳侗”者跑过……[详细] |
包糍,邵武地方名小吃,也是在邵武民间普及的节俗食品。邵武农村,特别是邵南一带均称“包糍”,城区一带称“哪咤糍”,也有少数乡村称“草包”。邵武农村百姓做包糍吃的节日不尽相同,但大多在元宵和春社两个节日。包糍的制作,主要以籼米和粳米为原料,煮至一定程度捞起,将在山坡、路旁、田边采集晒干的草本植物鼠粬草掺入,放在石臼中用木杵舂捣成糍,捏成杯状,放入各种菜肴为馅,再将口沿捏合,上笼蒸熟即可。另有一种制作方……[详细] |
邵武市的南区肖家坊镇将石村、和平镇坎头村一带传承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南词北调”,当地土话亦称“汉调”。其起源于何时无文字资料可考,有人说始于宋代,有人说始于清代,但都一致认同是从江西传过来的。“南词北调”不是在舞台上进行的表演,而主要是用于结婚、祝寿、弥月等红喜事,在办喜事的人家宅第内进行。由于当地历来都流行一句话:“世上三般丑:剃头、扛轿、吹鼓手”,旧社会“吹鼓手”艺人被视为下等人,所以其表演……[详细] |
邵武有七夕妇女行桥的传统习俗,“行桥”是邵武方言,即走桥,起源当在元或明初,传承至今。“行桥”习俗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大多称为“走桥”、“踩桥”、“走百病”等,唯有邵武和广东佛山称“行桥”。各地走桥的时间不尽相同,只有邵武是在“七夕”这天。邵武“七夕行桥”,须按顺序次第走过三座桥,首先是芹田的“父母桥”(通济桥),然后是南关外的“夫妻桥”(白渚桥),最后是东关外的“子孙桥”( 桥)。七夕这一天,上……[详细] |
农历八月初五在坎下中乾庙和坎头惠安祠举行傩祭的活动之一。中乾庙和惠安祠均奉祀隋代温陵太守殴阳佑,“福善王”欧阳佑是全邵武千余年来的主要民间信仰神祗之一。八月初五是欧阳佑的诞辰,这一天被称为“圣诞”,和平一带这天以中乾庙为中心举行跳傩,在惠安祠则举行“摆果台”的祭祀活动。“摆果台”,即是将旧年八月初五以来这一年内的四季干鲜蔬果共120种摆出祭祀神灵,一年四季的蔬量一应俱全。“摆果台”被称为一绝,其绝……[详细] |
南平邵武市桂林乡畲村葫芦潭素有习武术的传统。他们的武术,从来都是父传子、兄传弟,代代相传。这里的兰姓畲族人口不多,外出常受欺侮,因住居偏僻,又不免常有匪寇光顾。为防身、抵御匪寇,免受欺侮,所有男子从小都学武术。他们的武术与众颇不同,大多都是和日常生活、生产密切联系,很有特色。他们打拳,有“红拳”、“八户头”、“老汉浇粪”等名称,如这“老汉浇粪”,其动作就是源于他们日常浇粪的动作,与平时在田间浇粪的……[详细] |
道教太极宗师张三丰,邵武市和平镇坎下村坑池自然村人,俗名张子冲,以其不修边幅,又名“张邋遢”。在邵武及和平镇,不但有记载张三丰的明清各朝县志府志、《张氏族谱》和愁思岭上的摩崖石刻,有张三丰- 及生活和活动的遗址遗迹,民间还有不少关于张三丰的传说故事。如传说他相貌奇特,常戴斗笠,每逢吃喝,十斤米饭立刻吃完,有时几个月水米不粘牙,却红光满面,精神抖搂;传说张三丰能辟谷神行,死而复生;又传张三丰来去自由……[详细] |
碎铜茶,产于和平镇海拔1400多米的留仙峰、武阳峰山脉。武阳峰亦名“观星山”,故又称“观星茶”。碎铜茶形如雀舌,色泽鲜亮,汤青叶绿,淳浓甘甜,茶中的氨基酸比一般茶叶要高上2倍,其茶多酚和茶多酚氧化成分含量较一般茶叶高3倍。碎铜茶除具有与其他茶叶一样的功效外,还含有特殊的微量元素,有疏风清热、解暑消食、凉血生津的效果,能止腹泻,特别是对急性肠胃炎、胃酸过多、胃溃疡、胆结石、高血压、哮喘等疾病有明显疗……[详细] |
南平邵武市洪墩镇桥头村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都要举行妈祖诞辰祭祀活动,也称为“妈祖圣诞庙会”。桥头村遗存一座清代建筑天后宫,供奉妈祖,平时香火颇盛。虽然正月也有举行祭祀活动,但都是小型活动,远非妈祖诞辰这天的祭祀规模可比拟。每年八月二十三日一大早,桥头及附近村庄的乐队、腰鼓队和前来参加祭祀活动的乡民都陆续赶到桥头村天后宫。天后宫内张灯结彩,香烟燎绕,鞭炮轰鸣,鼓乐齐奏,手捻佛珠的老妪念念有词,虔诚的……[详细] |
脚跟糍,即“脚踵糍”,因外形如脚跟而得名,亦称脚掌糍,邵武名小吃。脚踵糍的制作,将粳米与籼米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浸泡后磨成米浆。将沉淀的米浆放入热锅内搅拌成半熟状起锅,在搅拌过程中要边搅拌边倒入适量的天然碱水(将富含碱的植物烧成灰,放水浸泡,过滤出天然碱水,供做脚踵糍用),接着将半熟的米浆团搓成条,用刀切成半厘米厚的圆饼状,捏成周边微上翘、中间凹的椭圆薄片,如同用脚跟挤压而成一般。再将5至6片薄片叠……[详细] |
南平邵武市和平镇有几户专门做豆腐为生的人家,他们做豆腐与众不同,传统的豆腐制作不是用石膏就是用盐卤,而他们既不用石膏,也不用盐卤,只是在头一天的豆浆中留下一点,次日煮豆浆时一边搅动大锅里的豆浆,一边慢慢注入昨日留下的陈浆,以陈浆作为酵母制成豆腐,这种豆腐就叫“游浆豆腐”。这种豆腐细嫩爽口,且绝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副作用如胆结石等,是真正的绿色食品。游浆豆腐这种独特的制作工艺堪称一绝。2007年,“邵……[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