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特产

辽宁省民俗文化

  海城喇叭戏,是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以当地语言声韵,民歌格调为基础,吸收柳腔耍孩儿,义腔等外来腔和民歌、秧歌等融汇发展形成的民间喇叭戏声腔,属于柳子声腔体系。据1981年9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戏曲曲艺词典》(183页)(海城喇叭戏)条目刊载:流行于辽宁海城的喇叭戏,渊源于山西省雁门关外的民间小戏耍孩儿,清乾隆年间传入海城牛庄时,被称为柳腔喇叭戏。道光年间,牛庄的秧歌会也加以演唱,在形式上和……[详细]
葫芦岛葫芦烙画地理标志产品
  葫芦谐音福禄,千百年来,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葫芦烙画又称葫芦烫画,是以造型独特的葫芦植物为原料,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集绘画、书法和烙印于一身的葫芦工艺品。其艺术创作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不仅具有中国画的民族艺术风格,又有西画的写实效果。  在葫芦岛市,葫芦文化以其独特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滨城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依托葫芦文化迅速……[详细]
  东北大鼓是主要流行于我国东北即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因一度盛行于沈阳,而沈阳于清末曾设奉天府,故曾有“奉天大鼓”之称。民国十八年奉天省改称辽宁省后,又曾称作“辽宁大鼓”。东北大鼓约形成于清代中期,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演唱者一人操小三弦自行伴奏说唱,并在腿上绑缚“节子板”击节,也叫“弦子书”。后发展成一人自击书鼓和简板演,另有人操大三弦等专司伴奏,说唱表演采用东北方音。东北大鼓早期……[详细]
  谭振山,男,著名民间故事讲述家,祖籍河北,1925年农历十一月十日生于辽宁省新民市罗家房乡太平庄村。谭振山的家在法库县、沈阳市新城子区、新民市交界处的最东北端,那里是清咸丰年间的移民村,居民来自山东、河南、河北。谭振山能讲述600个民间故事,内容多为风物传说、鬼狐精怪故事、历史人物传说及生活故事和笑话。这些故事基本通过家族、亲朋传承。谭振山在养育了他的黑土地上生活劳作了80年,在田间、炕头、街口、……[详细]
  抚顺地秧歌,有时也被称为“鞑子秧歌”,是一种形成年代久远,民族性、民间性及地域特色都极为浓厚的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传在今辽宁省抚顺满族发祥地一带。抚顺地秧歌形成于清初,一直流传至今。它与满族先世的民间舞蹈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据史书记载,唐代已有名为“踏锤”的舞蹈,明代有被称为“莽式”的歌舞,它们对抚顺地秧歌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抚顺地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旗装打扮的“鞑子官”和仅穿皮袄、斜挎串……[详细]
  二人转是一种广有影响的曲艺唱曲形式,因表演时载歌载舞、曲舞相衬,故旧名“蹦蹦”,主要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用东北方音说唱表演,一般认为约在清代中期由东北大秧歌与关内传来的莲花落融合而成。它在发展中广泛吸收东北民歌、太平鼓、东北大鼓等姊妹艺术的音乐唱腔和表演技巧,唱腔曲调异常丰富。二人转不仅有作为主体的“双玩艺”及多人唱叙演出的“群唱”形式,还有属于小戏体裁,由演员扮演角色……[详细]
  建平十王会承传于喀喇沁王府1。据传,每当王府到“王子坟”祭祀,都带1乐队,有一次竟跟随60人的乐队。20世纪初,三家乡杨福永组织一伙年轻人,购置乐器,请来王府1传授演奏技艺,十王会便在当地流传下来。“十王会”又称“双会”、“经会”。主要用于民间婚丧喜庆活动。所用乐器有笛、鼓、笙、管及打击乐器,演奏用的乐谱为工尺谱。据专家考证,它和女真人的鼓笛及辽宋以来的清乐、散乐和马后乐有着渊源关系。清代中晚期以……[详细]
  流传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的朝鲜族乞粒舞有悠久的历史,它源于祈求农业丰收的民俗活动,原是农乐舞的一种,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形成融自娱性和表演性为一体的舞蹈。乞粒舞有着相对稳定的传统程式,但又不受传统程式的限制,表演者可以根据现场情绪起舞,整个舞蹈具有很强的即兴性。当表演者情绪高涨时,大家各显神通,男性晃动象帽,使顶端长缨飞旋,划出美丽的弧线;姑娘边敲击长鼓边快速旋转,以形体的动感和美感传情达意;老年的……[详细]
  医巫闾山地区满族民间剪纸艺术以满族人原始的自然神崇拜、始祖神崇拜、生殖繁衍崇拜以及满族风俗为主要表现内容。医巫闾山地区满族人的原始崇拜活动中往往要制造图腾形象,或用树皮、兽皮剪刻诸神形象,或用木材雕刻神偶的形象等等。这种仪式造像活动历年相沿成习,最后发展成为一种剪纸艺术,既保留了东北满族的人文特征,又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萨满文化内涵,是研究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史料。医巫闾山满族民间剪纸不但内容……[详细]
  据可考史料,辽西高跷秧歌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辽西高跷秧歌的特点是跷高,最低的90公分,依次升高,最高的可达240公分,演员需坐在房檐上绑跷腿。因跷高且富弹性,舞者为保持全身平衡,双臂必须上下不停摆动,才能表演自如,由此构成辽西高跷“大大舞”的基本动律。也因为跷高,辽西高跷秧歌形成了扔、跨、蹲、别、拧等技巧和美、浪、俏、哏、逗等形态,动作潇洒漂亮,场面热烈火爆,有扭中美、美中浪、浪中俏、俏中哏、哏中……[详细]
  辽西走廊似一条超越时空的彩练,把中原汉民族文化与辽西北方民族文化连在一起。独特的地域,复合性的走廊文化,孕育了辽西自己的木偶艺术风格。蔡大田(蔡万荣),是辽西木偶设计制作的创始人,由他设计制作的大型神话故事悬丝木偶剧《嫦娥奔月》,制作精良,堪称一绝,在省内外引起极大反响。由蔡大田亲自雕刻的《苏三起解》、《葛麻》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由辽西黑山人张仃(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设计、蔡大田亲自雕刻的《……[详细]
  岫岩皮影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石灰窑乡、哈达碑镇、偏岭镇、黄花甸镇、汤沟乡、兴隆镇、前营乡等十几个乡镇及周边地区,是岫岩古老的文化遗产之一。岫岩皮影繁衍生息在岫岩,但在辽东、辽西、辽南地区有着强烈的影响,特别在辽南、辽东地区更受欢迎,因而具有广阔的区域特征。岫岩皮影表演结构经历了“独影”、“溜口影”、“翻书影”三个阶段的演变。演唱结构从随意自由演唱到完整的弦挂、音乐,固定……[详细]
  辽宁鼓乐自古以来就十分盛行,曾对东北各地的鼓乐产生过深远影响。辽宁省辽阳市出土的汉魏时期古墓壁画中就有古代的鼓吹演奏图,并且题有“鼓吹演跌欢戏”六字。辽宁鼓乐早期为笙管乐,明清时期加入了唢呐乐,清代中叶乐队定型并趋于成熟。从曲目上看,它保留了少部分唐宋曲牌,大部分则是元明南北曲和明清曲牌;从结构上看,鼓乐曲体十分严谨,每一类乐曲都有一定的结构模式,板数规定十分严格。特别是其中的汉曲、大牌子曲,有着……[详细]
  古往今来,辽河口海域的二界沟小镇一直是特殊的打鱼人群体——“古渔雁”的落脚聚集之地。持这一生计的打鱼人没有远海捕捞的实力,只能像候鸟一样顺着沿海的水陆边缘迁徙,在江河入海口的滩涂及浅海捕鱼捞虾。因这一群体沿袭的是一种不定居的原始渔猎生计,故辽河口民间称其为“古渔雁”。二界沟的古渔雁主要是从华北的冀中、冀东地区通过旱陆和水陆迁徙到此地的打鱼人,他们是古渔雁民间文学的创作者与传承者。由于生计的特殊性,……[详细]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产生并流传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形成于17世纪。蒙古短调民歌是集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歌词多以重叠复沓,运用“比兴、对仗、夸张”等手法,词浅意深,回味无穷。曲调平和流畅,节奏平稳均匀,节拍鲜明整齐,旋律感人心弦,内容上主要分为叙事歌和抒情歌;在表演上有独唱、对唱、角色对唱、合唱等,具有浓郁的蒙古勒津地方特色。2008年,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