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吉林省特产

吉林省民俗文化

  拔草龙比赛是朝鲜族古老的传统民间游戏之一,起源于朝鲜半岛部族之间比拼力量并兼有运动性质的一种群众游戏,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成为现代带有表演性质的深受朝鲜族群众喜爱的民间游戏之一。二十世纪初,随着大量朝鲜移民迁入延边地区而传入中国,主要流行于安图县。拔草龙比赛主要表通过力量的比拼,反映朝鲜族古老部落之间婚姻嫁娶的风俗文化特征。它即是民间文化的一种表现,也是人民群众借以达到娱乐的一种方式。两条巨大的草……[详细]
  双辽太平鼓,也叫吉林单鼓(有大小两种),是一种有柄的单面鼓。形似团扇,用扁状铁条为圈,蒙以驴(或羊)皮,柄下端铁圈上着麻花条状小铁环数枚,握手约半尺,缠有皮条。有的在鼓面上画有花草,人物等彩绘,还有的在鼓框衬以绒球或花穗。表演时左手持鼓,右手握一鼓鞭(竹制,下缀红绒穗),边舞边击,鼓和小铁环发出有节奏的响声。表演时结合舞蹈说唱(即边舞边唱),所以说它是一种歌舞兼有说唱的东北民间艺术。双辽太平鼓历史……[详细]
  好来宝又译作“好力宝”,系蒙古语译音。意为“连起来唱”或“串起来唱”,是蒙古族传统的曲艺形式之一。好来宝是由“潮尔”(马头琴)为伴奏乐器的说唱艺术“陶力”(专门说唱诗史的艺术形式)发展而来,一般以“胡仁”(四弦琴)为伴奏乐器的说唱艺术。好来宝是一种由一个人或者多人以四胡等乐器自行伴奏,用蒙古族语言进行说唱表演的曲艺形式。唱词为四句一节,押头韵。或四句一押韵,或两句一押韵,也有几十句唱词一韵到底的情……[详细]
  假面舞起源于朝鲜半岛,是一种利用假面具进行娱乐活动的形式,历史较为久远。盛行于李氏王朝时期,原是朝鲜族“农乐舞”中的一种表演形式,随着舞蹈表演形式的不断丰富和独立,逐渐成为独立的民间民俗舞蹈。“假面舞”最早的面具图案是虎、豹等动物头型,穿插表演于“农乐舞”之中,到了李氏王朝时期从“农乐舞”中分离出来之后,逐渐演变为人头面具,并赋予了一定的思想内容。演员以假面具挡住真实脸面,扮演各种人物角色,通过各……[详细]
  民歌《阿里郎打令》是中国朝鲜族民族音乐的代表性歌曲,也是具有最大影响力的歌曲。《阿里郎打令》是中国朝鲜族从朝鲜半岛迁移到延边和东北三省时唱的迁移民族之歌。到了今天,经历了过去艰难的历史年代之后,其歌词和旋律,唱法和表现形式,以及表达的范围等都有了许多变化和发展。关于《阿里郎打令》的起源众说纷纭,很难判断究竟哪种说法是正确的。然而,从歌词内容的角度来看,既有反映朝鲜李朝时期的生活,也有讲述大元君建设……[详细]
  长调,蒙古语称为“乌日汀?道”。短调,蒙古语称之为“宝古尼?道”。二者为蒙古族民歌典型的演唱方式。蒙古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并以能歌善舞而著称于世。蒙古族长调、短调这一具有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以它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演绎着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足迹。根据《魏书?高车传》等史书的记载,蒙古族长调很可能产生于迄今至少也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高车人中的乞袁氏。……[详细]
  高梁秆儿哨,也叫秫秆哨,是用东北地区特有农作物—高梁的秸秆制做的一种简易吹奏乐器。其形似圆柱,长约8—10公分,制做时演奏艺人就地取材,折一高梁秆儿,割开一块条形表皮做哨片,挖出部分内瓤,秫秆哨即制做完成。演奏艺人手握三分之二的部分,没有任何音阶、音孔、健盘,全凭气息控制,便能吹出美妙动听的乐曲。高梁秆儿哨产生于清代光绪年间,刘氏一族为生活所迫,河北保定举家逃荒,定居大榆树两半屯村。刘学仁的太爷刘……[详细]
  二人转,早年称“蹦蹦”,是随着东北地区关内移民的逐渐增多及各民族文化不断的渗透、融汇。在东北大秧歌、东北民歌、东北大鼓的基础上,吸收河北梆子、莲花落、驴皮影、太平鼓、霸王鞭、杂技、武术、笑话等多种民间艺术元素而产生的极具东北地域风格的民间曲种,形成了“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丰富的唱腔与幽默、诙谐、自然、朴实的表演形式,唱词通俗易懂、贴近百姓生活,以“说、唱、扮、舞、绝”为主要艺术特征。在吉林省东……[详细]
  有桦树皮画和银芝画。桦树皮画以中国山水画、界画构图,通过精雕细刻便产生了设色典雅、雕刻、精刻高浮雕效果的精美树皮壁画。银芝画是以老牛干为主要制作原料,经过切片、搭配、粘贴,制成飞禽走兽等银芝圆雕作品,活灵活现,形象逼真。 ……[详细]
  中国朝鲜族是从明末清初陆续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逐渐形成的一个少数民族。迁入初期,朝鲜族人民多居住于偏僻的山村,服饰的原料主要以自织的麻布和土布为主。二十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渗透和近代文化的输入,机织布和丝绢、绸缎等面料开始传入,服饰的颜色也随之多样化。朝鲜族传统服饰素净、淡雅,色彩以白色为主,象征纯洁、善良、高尚、神圣,因而朝鲜族素有“白衣民族”之称。朝鲜族先人们古时穿过什么样的衣服尚难以详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