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姜思序堂国画颜料、书画印泥,是具有我国民族风格的传统文化用品,在中国文房“四宝”中享有特殊盛誉。明清以来,苏州吴门画派名人辈出,传统中国画颜料的需求增大。明末清初,阊门都亭桥开出了一家制作传统颜料的姜氏“思序堂”店铺。由于其品种较全,选料讲究,研漂精细,制造精良,近代任伯年、吴昌硕、徐悲鸿、齐白石等著名画家不少传世名画上运用的颜料,多出于姜思序堂的乳钵之中。姜思序堂国画颜料的生产原料可分为矿物……[详细] |
素食制作技艺(绿柳居素食烹制技艺),江苏省南京市素食烹饪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绿柳居素食烹制技艺源于源于南京寺庙素食、宫廷素食和民间素食,以历代厨师口传亲授为传承方式,以蔬菜、菌类和豆制品为主要原材料,是绿色健康烹饪技艺的独特代表。流布于长江中下游广大区域,兴盛百年。绿柳居素食烹制技艺采用包、搓、搡、卷、摄、贴等手工技法,以及炒、炸、烧、烤、蒸、煮、拌、熏、炝等多种熟制方法,用全素原料吊……[详细] |
一、简介泗州戏原名拉魂腔,是江苏省地方戏剧种之一,主要分布于洪泽湖西岸和淮河两岸的大部分地区,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年间:1736—1795)。因艺人多为古泗州人,又因唱腔有“泗州调”的唱法,故于1952年定名为“泗州戏”。它与柳琴戏、淮海戏同由“拉魂腔”发展而来,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血缘关系。其最初阶段主要是以说唱形式出现的,艺人三三两两走村串户“唱门子”,仅用竹板或木梆子敲击节拍,唱一……[详细] |
碧螺春茶产于苏州太湖的洞庭东山、西山。据地方史记载,苏州种茶始于两晋南北朝,唐代陆羽《茶经》有茶叶出自“长洲县(今苏州市)洞庭山”的记述。北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记载:“洞庭出美茶,旧入为贡……”清初,洞庭茶俗称“吓煞人香”,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南巡太湖,以该茶色碧形曲似螺,采于早春为由,钦定茶名“碧螺春”。碧螺春茶的采制流程全部由手工完成,至今仍完全采取传统的采制技艺。其制作技艺分……[详细] |
苏州明式家具是指自明代中叶以来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能工巧匠用紫檀木、酸枝木、杞梓木、花梨木等外来木材制作的硬木家具,所以也称为“苏州明式家具”,简称“苏式”。苏州明式家具,具有结构严谨、线条流畅、技艺精良、漆泽光亮的特点,以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独树一帜。结构严谨是指家具构成都是靠卯榫技艺,注重结构的整体性及力的平衡;线条流畅是指家具外观上以线条为主,很少雕饰;技艺精良是指选料、配料、木工、……[详细] |
贝雕艺人们,以传统的螺贝镶嵌技法为基础,采用中国画的构图章法,吸取牙雕、木雕等工艺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雕制出千姿百态 、妙趣横生的浮雕式画面 。画面上的重峦叠嶂,古柏苍松,行云流水、仙阁琼亭等,一件件古朴苍劲 、自然洒脱而富有诗意。那引人入胜的《北戴河渔歌》贝雕画,近景是“鹰角亭”、“鸽子窝”矗立在怪石嶙刚之巅;远景是辽阔的大海里白帆点点,海鸥奋击蓝天,使北戴河的绿水青山、名胜古迹尽收画卷……[详细] |
苏派盆景技艺主要分布于江苏省苏州市及其周边地区,有着独特的造型结构和艺术风格,是中国盆景的主要流派之一。相传苏派盆景技艺起源于唐代,盛于明代,成熟于清代,通过艺术加工与精心培养,在盆钵之中创作出来源于自然的形象美而高于自然的意境美,并逐渐形成了清秀古雅的独特风格。苏派盆景造型技艺的主要素材是树木材料、盆钵、棕丝或铝丝等,主要工具为剪刀、木锯等。苏派盆景的树种多以乡土树种为主,“六台三托一顶”是其传……[详细] |
盆景技艺是一种传统的人工置景手段,它将植物、奇石等种植和布置于盆内,经过艺术加工使之成为浓缩自然美景的一种陈设品。盆景制作技艺综合了园艺、奇石和美石鉴赏、雕塑造型等众多工艺技巧,成为一种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艺术创作。盆景起源于观赏植物,早在商周时代便有了观赏名木、花卉的习俗。汉代已出现“构石为山”的盆景,这一点在汉墓壁画上可以找到不少证据。魏晋以来,盆景制作取得了较大发展。至唐代,盆景成为富贵家庭……[详细] |
扬州竹刻艺术起源于西汉早期。经考证,扬州杨庙镇西汉墓出土的西汉竹刻《山水古柏图》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最好、由扬州人雕刻的艺术品实物。扬州早期的竹刻以皮雕为主,且受濮仲谦的影响甚深,属于写意类的作品。清代中期,皮雕渐趋精细。至咸丰以后,扬州著名书法家、画家、印家吴让之以刀代笔,参与竹刻艺术,他将金石、书法和绘画等多种艺术技巧熔铸于刻竹之中,创造了新刀具、新刻法,开创了扬州竹刻特定的浅刻技艺。其法如……[详细] |
一、简介“旱船”本意陆地上的船,因其外观妆扮花俏又常称“花船”。跑旱船(或玩花船)是江苏省宿迁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大兴旱船最具代表性,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源于大旱年间当地百姓祭祀求雨的一种形式,同时也蕴含了当地群众对往日渔民生活的怀旧。大兴旱船分单船、双船和多船表演,以舞为主、说唱为辅,形象地塑造行船时的动作情景。因其唱词诙谐,表演滑稽,场面热闹而倍受当地群众喜爱。二、历史渊源……[详细] |
高渡花船是每年春节、元霄节是必不可少的民间文化活动形式,庙会及盛大-、庆祝大典等到亦是非有不可的,如迎接子弟兵凯旋归来、庆战役大捷、城市解放,主要以广场为场地。内容都是表现社会公德、优良民风、民间故事等。形式幽默风趣、滑稽、逗人以乐。花船,彩色服饰,各种人物因人而异。花船队的表演是泗阳县旧时一种重要的民间的习俗。旱船是依照船的外形,选用细竹竿或竹篾等轻质材料做成船形,在船形上和船身周围围缀上绘有水……[详细] |
传说沭阳的打莲湘舞蹈与秦汉时期一位名叫莲湘的少女有关。秦汉时期,沭阳有一位聪明活泼、勤劳美丽的农家少女名叫莲湘。有一次,她用竹子烧水做饭,当竹子在火中燃烧时发出清脆的噼噼啪啪声,且很有节奏,莲湘听着这个声音,便用手中本来用以拨火的一截竹竿敲击地面和身体,并扭动腰肢,在灶堂前翩翩起舞。以后,每次做饭时,她都这样用以竹竿敲击地面并跳舞,久而久之把一根竹竿玩得得心应手,十分熟练,她还自编了一个套路教给和……[详细] |
烙画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便出现烙有竹梅的筷子,但烙画真正起源是在西汉,盛于东汉。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曾将烙画列为贡品。其后几经兴衰,曾一度失传,直到清代光绪三年,被一名叫赵星的民间艺人重新发现整理,后经辗转,逐渐形成以江苏、河北等地的几大派系,而在江苏又以沭阳烙画为首。烙画原以铁针为工具,在灯上炙烤进行烙绘,主要作为筷子、尺子、木梳等小件日用品上的装饰.材料方面,也从单一的木制材料发展到在木……[详细] |
跑驴又称为小驴剧,是淮海地区主要剧中之一。跑驴流行于沭阳、涟水、泗阳、淮阴、灌云等地。沭阳县地处江苏北部,沂沭泗水下游,属鲁南丘陵与江淮平原过渡带。总面积2298平方公里,人口186万人。地形呈不规则方形,地势西高东低,土地平衍,河网密布,有新沂河、淮沭新河等29条河流纵横境内。沭阳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全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跑驴究竟产生哪朝哪代,何人创始?历史上无有记录考证。……[详细] |
洪泽湖渔鼓也称端鼓舞,是旧时神汉为渔民烧纸还愿或神坛祈祷时,在其特定的区域内说唱与舞蹈相结合一种舞蹈形式。源于宿迁市泗洪县半城镇境内的穆墩岛(洪泽湖中唯一的岛)及洪泽湖湖区一带。泗洪县地处淮河中游,洪泽湖西畔,总面积2730平方公里,人口105万,拥有洪泽湖40%的水面,有国家级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风景优美,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洪泽湖渔鼓渊源有二:其一《中国舞蹈誌·江苏卷》载:“端鼓舞”源于……[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