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特产

安徽省民俗文化

  和县地处长江下游的马鞍山市沿江水网地区,与江苏南京、安徽芜湖接壤,区位优越。文化昌盛,民风淳朴,这里的民歌丰富多彩,流传广泛,久唱不衰。和县民歌,当追溯于三、四十万年前的“和县猿人”。先祖们围歼野兽的吆喝、搬运猎物的号子,就是最初和县民歌的雏形。和县民歌的主要形式有:号子、山歌、小调、革命民歌四大类;其内容大致分为劳动、爱情、民俗三个方面。一般用来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意志愿望的,具有鲜明的地域……[详细]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位于安徽省临泉县文王集团生产的“文王贡酒”就是其中的一枝奇葩。文王贡酒传统酿酒技艺传承千余载,凝聚了中华民族研究和实践生物科技的精华,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人文、经济、科学和社会价值。其生产工艺主要传承五谷酿酒古法的基础上,以传统曲酒老五甑生产工艺为核心,以“传统老五甑,独家分蒸法;沉香活性古窖,蕴育醇厚美酒;古……[详细]
  皖南皮影戏起源于素有戏剧之乡的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是流行于宣城市1区1市5县及周边地区的地方戏剧种。它是400年前皖南发人瘟时,随湖北移民带入皖南与地方民间小调和花鼓戏合流演唱,吸收民间小调和花鼓戏的有益成份逐渐发展起来的。皖南皮影戏的生存发展与民间、民众400多年来有着息息相关的紧密联系,它像开放在乡间湖畔的奇葩,散发着迷人的幽香。皖南皮影戏以它独特的个性自成体系,自成流派,并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详细]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主要流布于安徽省皖西南广大地区。清代末期,黄梅调与安庆市怀宁县等地区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皖剧”,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黄梅戏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影响十分深远。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详细]
   羽毛画是在特定的介面(如纸)上,选取上等禽类羽毛,利用合成胶水手工粘贴而成。 唐初,和县民间艺人在准备霸王祠“三月三”庙会祭祀祭品时,将泥塑插上不同颜色的羽毛装饰,后清朝文人曾三尝试将羽毛拼贴在不同的布面和纸面上,首创羽毛画。 羽毛画经高压消毒,防腐蚀强。画面精美雅致,既具立体感,又有国画的质感,飞禽走兽、山水人物等均可入画,代表作有《奔驰》、《展翅》、《报晓》、《群马》、《双鹫图》、《墨竹图》……[详细]
  枫斗的出现已有200年以上的历史,实践证明,新鲜的石斛不能长久保存,而通过药工将新鲜石斛加工成枫斗以后,石斛就不易霉烂、虫蛀和变质。现如今加工枫斗的重点地区为安徽、浙江和云南等地。各地的加工方法有所不同,浙江和云南加工的铁皮枫斗均为螺旋状,而安徽六安的霍山石斛枫斗呈现弹簧状,俗称“龙头凤尾”,霍山石斛枫斗传统炮制技艺于2010年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九仙尊霍山石斛的高级技术顾问、安徽……[详细]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汉代,潜山就生产皮纸,迄今已有1770年的历史,是当地的土特名产。该纸因产生于汉代,又称为汉皮纸,主要产地在龙关、槎水、黄柏、官庄、后冲、毛尖山等地,年产量逾三百万刀,规格分“大汉、中汉、小汉”三种,全为手工工艺生产,工艺流程为选料、蒸煮、拣皮、制浆、帘捞、焙烤等,特点是柔嫩、拉力强、不断裂、不褪色、防虫、无毒性、吸水力强,该纸主要用于书画、裱褙、典籍修复、包装、制伞和文化工……[详细]
  潜山县是天柱山瓜蒌籽的发源地,产于潜山县的天柱山瓜蒌表面洁净、双边微凸、子粒饱满,长宽比为1.5~2.3。采用传统工艺加工后,粒籽均匀,入口咸(甜),破壳后子仁鲜美,润脆可口,香、咸(甜)纯正,具有该品种特的风格,气味。是天柱山名优特产。天柱山瓜蒌籽不仅是可口的待客珍品,还是理想的旅游食品。《本草纲目》卷十八载:瓜蒌“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止消渴、利大便、消肿疮毒”瓜蒌籽炒用:“补虚劳口干……[详细]
  潜山县种茶历史悠久,茶叶生产始于秦汉,盛于唐宋。潜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1980年名茶创制起步,农业局成立名茶小组,安徽农学院茶叶系著名教授陈椽现场为潜山创造的名茶“天柱剑毫”定型命名,1985年“天柱剑毫”参加南京全国名茶评比会,以“品质优异、风格独特”名列榜首,被评为“中国名茶”,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主产于国家风景名胜区天柱山周围的十个山区乡镇,生态环境优越;选用潜山县境内的适……[详细]
  舒席古称“竹簟”是驰名中外的传统工艺品。王河盛产水竹,篾工巧匠甚多,自古有“竹席之乡”的美誉,潜山历史上称“舒州”,舒席因此而得名,又称竹席、凉席,是潜山县特有的竹编工艺制品,有近2000年生产历史。旧县志载:“潜山南乡,盛行竹编,男女老幼,多精编技,明代舒席,名闻江淮,晚清远销南洋”。近年潜山汉墓考古发现,汉代即已有舒席,且工艺精湛,这有力地证明了潜山的舒席工艺传承久远。舒席以细薄柔滑、坚韧耐磨……[详细]
  “铜陵白姜”是铜陵的八宝之一,也是铜陵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近几年来,在铜陵各级党政组织的重视和广大姜农、加工企业的努力下,基地规模年年扩大,白姜产量年年增加,加工后的白姜系列产品涌入上海、北京等各城市,而且还跨出国门,闯入世界。“铜陵白姜”在古代也是闻名遐迩,名噪江南。据《-词话》研究专家苟国先生考证,明万历丁已刻本《-词话》第三卷五十四回“上了一碟酱的大通姜”。这个“大通姜”指的就是铜陵大通一……[详细]
  潘集区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艺术。花鼓灯,是播布于淮河流域四省二十多个县、市,以舞蹈为主要构成部分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它有舞、有歌、有锣鼓等打击乐演奏、有情节简单的小戏。它是汉族人创造的最完整系统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是汉族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民间舞蹈,它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系统的舞蹈语言体系,是世界上最能用肢体语言表达复杂情节和人物的民间舞蹈之一,被誉为“东方芭蕾”。花鼓灯自明清以后,流行区……[详细]
  张恒-号初创于1800年,1850年登陆于“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的芜湖,建张恒-号,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盛时分号有十余家,代办点分设于云南、重庆、成都、武汉、上海等地,被民间誉为国药“三块半招牌”之半块,位居北京“同仁堂”、汉口“叶开泰”、杭州“胡庆余堂”之后。张恒-号遵循尊古创新的发展理念,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员工严格地按照古法规定的炮制方法与流程精益求精,另一方面广求民间药方,加以研制……[详细]
  华佗夹脊穴在针灸学中归属奇穴,因华佗首先发现,并付诸医疗实践而得名。华佗夹脊穴处在在督脉与膀胱经之间,分颈椎夹脊穴、胸椎夹脊穴、腰椎夹脊穴以及骶椎夹脊穴,合计56个穴位。夹脊穴处在重要的解剖位置,穴下脊神经和血管丰富,因此华佗类脊穴被古今医学家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有“华佗夹脊治未病之说”。治疗时首先把手指腹部力量凝聚于指尖,通过手指探知病的位置,起到扎针的功效,而后点按穴位三圈,再用小葫芦配上药引……[详细]
  余良卿膏药原名“鲫鱼膏药”,自问世至今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因疗效显著、价格价廉一直深受广大病患青睐。余良卿膏药的创始人余性庭,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开设余良卿号膏药店,以制售黑膏药见长,因膏药疗效卓著,当年在安庆民间还流传着“铁拐李下凡,神仙赐偏方”的传说。1953年,“鲫鱼膏药”改名为“余良卿膏药”,并建厂开始批量生产,发展至今。余良卿膏药是中华老字号“余良卿号”历史最悠久的产品,在现代医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