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特产

安徽省民俗文化

  民间扎彩工艺起源于盛唐,昌盛于北宋年间,千百年来,以它特有的乡土特色和时代特征在社会中广泛流传。每逢“春节”,农历“十五”、“二月二”、“六月六”等传统节日,各地都有扎彩办灯会的习俗,以喜悦的心情庆丰收保平安,欢度节日。民间扎彩工艺把地方性代表风格与毗邻地带的扎彩形式相融化,形成具有本地特色、诸多形式竞发的格局,扎彩工艺以扎制龙灯为主,并伴有花船、花灯和杂灯。龙灯分为:滚龙、车龙、长龙,根据龙身的……[详细]
  板凳龙最初起源于宋代,属徽州民间舞蹈中鼓乐之舞,徽州各地农村均有留存,范围之广延伸至江淮之间,现遗存的典型板凳龙表演村落在徽州区潜口镇范围之内。板凳龙是一种流传于徽州各地的民间舞蹈,除龙头龙尾由竹篾纸糊扎在木板上外,龙身皆由一块块长约1.5米,宽约0.2米的杉木板连接而成。龙头内安有19盏蜡烛灯火,每节龙身安3盏灯笼,龙尾安有5盏灯火。板凳龙属于民间舞蹈,舞龙时必须配有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及燃放烟花……[详细]
  天长“天官画”起源于17世纪60年代,距今已有340多年历史。三百四十多年来,天长“天官画”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传承,相继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程式和风格,具有自已独有的特点。天官画,画材为白棉布和宣纸,人物造型有传承画谱,形式上有大色画、小色画、墨色画之分。画法上,一是吸取工笔画技法(勾线),二是兼蓄木版年画的通俗风格和技法(平涂法),三是吸收佛、道两教绘画的色彩(单元色为主),四是……[详细]
  微雕也称牙雕、微刻,是一门以刀代笔,以“微”为特征,以“精”为标准,集“书法、绘画、篆刻、色彩”众家之长于一体的综合艺术,集“书、画、雕”三妙而相映成趣。蚌埠位于安徽省北部。蚌埠双敦文化,出土的陶器有精美的雕刻符号,据今有7300年。特殊的地理特点,久远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现代多元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杨氏微雕独特的审美特征。“杨氏微雕”一脉相承,系杨大可、杨其鹏、杨洋三代人微雕作品的统称。杨大可,中国……[详细]
  徐姓始居中分,约在明永乐年后(1424年后),至今已六百余年。今该村仍遗存有明代徐姓中分始祖徐鉴墓(石穴一棺)、其妻吴老孺人墓,其两子徐环、徐瓘及子墓、宗亲合穴、夫妇合葬、嫡亲同地等不同类别墓群,约有八、九种之多。一村一姓之中,墓葬类别如此完备与集中,可谓集近代中国棺椁墓葬形式之大成。中分徐姓祀祖,祭奠革命先烈,仪礼仪规具有显著的历史特征:一、除夕祀祖贺年,祈祖佑安。除夕子时,村民集中于原徐祠遗址……[详细]
  农历闰年二月二十九至三月二日湖村举行“观音会”。二十九日上午村中组成浩大的迎神队伍去村外三里的三面亭迎接从歙县小南海请来的观音菩萨神灵,谓“接观音”。抬阁是迎神仪仗队中最突出的亮点,最为吸引观众。抬阁的底台用优质杉木制成,四方形,边长1米,高1.3米,四角以荷花形柱与木条构连成框,四面镶雕花板,台面四周以狮子头柱连接镂空花板构成高约15公分的栅栏,通体雕花彩绘,朱漆描金,古色古香。抬阁左右方安装铁……[详细]
  界首市扁担戏俗称“小桃子”,又名猴头人子,一台戏,独腿戏。其流行区域主要在界首市芦村镇小徐村,小徐村位于芦村镇东北部,东与太和县接壤,北依河南郸城县,是一个偏远乡村,交通不便,群众生活穷困,为了生计,村民学会了一些耍猴、说唱艺术。大约在清末同治年间,由利辛县艺人葛三传入界首,历史约一百多年。当时葛三染上风寒,住在了小徐村朱惠贤家,既扁担戏的第一代传人。由于朱惠贤的精心照料,葛三得以康复,为表答谢之……[详细]
  徽州根雕的发源地在黄山市,其历史悠久,造型独特,深受人们的喜爱。黄山市地处北亚热带,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具有温和多雨,四季分明的特征。适合多种林木的生长,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徽州根雕艺术提供了创作的基础。明清时期,是徽州根雕技艺发展的成熟期,这个时期徽州根雕的艺术特点是:巧籍天然贯穿于创作的始终。如枝、须、洞、节、疤、纹理、色泽、态势等,尽量使这些天然特点和神韵,在已确定的艺术形象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充……[详细]
  在新安医学的世医“家族链”中,以内科为主的“张一帖”家族被认为是历史最悠久、当代影响最大的家族之一。从明朝嘉靖年间“张一帖”得名算起,代代为医,传承至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张一帖”以其辨证准,剂大力专,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和急性热病屡获佳绩而享誉皖、浙、赣数省。“张一帖内科”,是“新安医学”家族链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作为著名的新安临床医学,“张一帖”的得名,就是因为急危重症常常一贴(剂)药而愈,民间……[详细]
  “宣酒”酿造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据史书载:大唐天宝年间,宣城盛烧酿之风,尤以纪叟善酿。唐天宝至上元年间(753—762),诗仙李白七游敬亭山,每次必至纪叟家中酣饮纪叟美酒,皆惊羡称绝,遂赠名曰:“纪叟老春”。唐上元二年纪叟仙逝,李白哀作《哭宣城善酿纪叟》诗:“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后人秉承纪叟老春遗风,世代精酿,成就了今天的宣酒。宋末元初,纪氏传统酿造法达到最辉煌……[详细]
  舒城盲艺人陈玉清师从杨金华学会许多小调,又从四弦书艺人刘应才、李文全唱腔及舒城民歌中汲取营养,遂自辟蹊径用小调演唱故事。因演唱形式一直是一人自拉胡琴自演唱,故当地群众称之为“胡琴书”。为与四弦书相区别,故取名“小调胡琴书”。主要句式是五字句、七字句。曲式以对仗为主,次是分合和起承转合。调式以徵为主,次是羽、宫、角。体制以单牌为主,联牌为辅。唱腔富有舒城民间音乐特色。发展手法主要是:用同一音乐素材,……[详细]
  板凳龙最初起源于宋代,属徽州民间舞蹈中鼓乐之舞,徽州各地农村均有留存,范围之广延伸至江淮之间,现遗存的典型板凳龙表演村落在徽州区潜口镇范围之内。板凳龙是一种流传于徽州各地的民间舞蹈,除龙头龙尾由竹篾纸糊扎在木板上外,龙身皆由一块块长约1.5米,宽约0.2米的杉木板连接而成。龙头内安有19盏蜡烛灯火,每节龙身安3盏灯笼,龙尾安有5盏灯火。板凳龙属于民间舞蹈,舞龙时必须配有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及燃放烟花……[详细]
  马派皮影戏是一种以皮制或纸制的彩色影偶形象、伴随着音乐和唱腔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历史可追溯到清末民初,由皖北老艺人马信昌承创,以家族传承的方式继承,至今已有130年历史。马家皮影表演形式为男女挑竿合作,演出时将灯光把皮影人物形象投射到幕布上,传统行话叫“亮子”。演员在技法上以推、拉、捻、转、摆、跃、勾等方式,一边操作人物,一边演唱。演唱时幕后各人分任剧中角色,其中挑竿者为主唱,其他人帮腔,并配以棒……[详细]
  太和武当太极拳是一支直接承传于道门古老的太极拳门派,其拳理拳法、功理-与社会上流行的太极拳有很大差别,由于道门秘传的原因,在传代上有的严格规定,一甲子为一代,一代传二不传三,故在民间所传极少,频临失传。自太极拳由道门传入民间以后,出现了以姓氏命名的太极拳门派,流传于太和境内的太极拳,也因此被称为太和武当太极拳。后人根据此拳内含真意的特征,又称其为意合太极拳。太和武当太极拳有三步练法(易筋、易骨、易……[详细]
  赶黑驴是在利辛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舞蹈,其表现形式为舞者足踩高跷,身负一以竹木为骨架以黑布蒙皮的黑驴道具翩翩起舞,后跟两至三个后生手执皮鞭,挥的皮鞭价响,做赶驴状,其舞姿热情奔放、其动作激烈夸张,表演内容诙谐有趣,让观者开怀大笑。赶黑驴仅一人骑驴一人赶驴即可成戏,亦可多人骑驴,多人赶驴。两人表演黑驴舞主要是在踢、跨、跃、翻、扭等动作上下功夫,骑驴者穿着高跷腿身负黑驴做翻滚动作,而赶驴者则要后仰倒……[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