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特产

福建省民俗文化

  仙游县枫亭镇“麟山宫皂隶舞”是始于清道光十几年间(1839年)民间舞蹈。“麟山宫皂隶舞”主要活动在枫亭镇北部区域,麟山宫由秀郊、东鼎、东林、荷珠、沧溪、霞安等38个自然村共同组建,祀奉宋代名将杨五郎(尊称杨太师)等神祗,所属宫庙38座。“皂隶舞”俗称“乡人傩”,源于汉代的“傩舞”,也是古代1出巡时用于鸣锣开道、耀武扬威的仪式(在莆仙戏传统剧目中仍有保持简单的表演形式)。“麟山宫皂隶舞”经过一代代民……[详细]
  泉州跳鼓舞流行于闽南的泉州、晋江、南安等地,内容是表现《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化妆混入大名府救卢俊义的故事,人物有鲁智深(持木鱼)、顾大嫂(持铜钲)、孙二娘(持扁鼓)、阮小二(持鼓槌)、时迁(持双铃)、燕青(持小钹)共六人,如八人者则多加石秀(持草锣)、扈三娘(持“四块”)等。泉州跳鼓通常是在迎神赛会、行傩踩街中表演。明何乔远《闽书》就有“大赛神像,装扮故事,盛饰珠宝,钟鼓震金甸,一国若狂”的记载。泉……[详细]
  大鼓凉伞舞始创于闽南漳州,后传至台湾的一种不用器乐伴奏的民间舞蹈形式。在《台南县志》中就有弄鼓花的记载:“两人一对手,一人持凉伞,一人抱大鼓,伞打回旋,大鼓双面打,边打边舞,另有打锣手三、四人围住大鼓,边打边舞。因其状天真浪漫,爽然欲醉,又名“弄鼓花”,而“弄鼓花”即福建漳州一带的“大鼓凉伞”,在台湾今称为“跳鼓阵”。相传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数千名倭寇乘百姓过年之际,偷袭月港,沿着九龙江大……[详细]
  龙角舞主要流传在福建省永安市上坪乡和附近乡镇一带,用地方方言永安话创作而成的,最初作为道场的一种表演形式在民间流传,多半是以祈求生活安康,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四乡八邻和睦共处为主要内容。龙角舞的步行走法有一整套严密且独特的动作套路的。它非常讲究头、眼、嘴、肩、手、脚之间的协调和统一,而且整套动作的表现形式与经书上所列的方法相同:当唱词唱到东,身体的正面就必须朝东,说到西就必须朝西,念到南就必须朝南……[详细]
  大源桥灯原称“火龙”,俗称“赤膊灯”,始于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相传为严氏先民从观看各地元宵灯市景象,根据生活、生产用火(如晚上集体用火把驱赶野兽)等现象感悟而自创的一种独特的原生态迎灯活动,相传迄今已900多年。“赤膊龙灯”有两条,上大源、下大源各一条,“龙头”、“龙尾”用上等硬木经能工巧匠精雕细刻、髹漆涂饰而成。“龙身”由数十块甚至上百块(每户一块以上)长2.6米宽22米的杉木板……[详细]
  南平武夷山市兴田镇枫坡村流传着一项很独特的民俗活动——“拔烛桥”,距今已有150年的历史。枫坡村拔烛桥属于龙舞的一种,但与传统舞龙、板凳龙、烛桥灯等相比,其所使用的道具、造型及表演方式等又是独一无二的。枫坡村烛桥由多个烛桥架通过木插销连接而成,大的可接八十个、小的也可接五十四个,长度约百米。每个架子上安有两个竹筒,内塞棉花,可灌柴油点燃,底座上装有把手可抓可舞。因接起来的架子拉直后很象乡间跨越溪涧……[详细]
  福建省宁化县安乐乡夏坊村至今保留着游傩的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夏坊村的吴、夏、赖三姓村民都要前往村中的“七圣庙”,请出供奉于庙中的“梅山七圣”面具,装扮傩神并出游。在游傩队伍行进过程中,装扮的“傩神”们手执竹鞭左右挥舞以示驱鬼祈祥,并不停下来当众表演。夏坊村的游傩习俗是古代傩文化的一种遗留,其祭奉崇拜的“梅山七圣”与南方少数民族所崇奉的“梅山教”有关,中国古典文学典籍《西游记》、《封神演义》中……[详细]
  南词流行于南平地区,清乾隆、嘉庆年间,滩簧小调从苏州传入南平,并与闽北的民间艺术相结合,在长期演唱中,经民间艺人多次加工改造,逐步形成带有地方韵味的将乐南词。将乐南词俗称“八韵南词”,完整的正板唱段至少由八句唱词组成,谓之“八韵”。将乐南词音调委婉,唱腔优美,结构简练,是深受将乐百姓喜爱的表演形式。其道白采用“土官话”(即带有将乐方言腔的普通话),唱词曲调为八韵,每韵由7字组成,一曲8句,腔调变化……[详细]
  唐氏标本制作技艺包括动物剥制标本、浸制标本、动物内部解剖标本、骨骼标本等技术,集欧式技法与其他流派精髓于一体,其中动物剥制标本制作技艺最具特色,采用独特的化学工艺处理毛皮,以棉花、木屑等作为填充物,方法省时简便,更好的适应野外工作的需要和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制作的生态标本形象逼真、保存时间长,能够还原动物生活时的自然生态。唐氏标本制作技艺的起源要追溯至19世纪末,“开山鼻祖”唐春营协同他的儿子……[详细]
  “姑嫂塔传说”是一个广泛流传于晋江(含今石狮)乃至整个闽南地区的凄美的民间故事。传说有几个版本,内容略有不同,却都同样凄美动人。随着泉州历代先民(番客)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姑嫂塔传说”也随之流传到菲律宾等东南亚华侨聚居地。传说很久以前,泉州府南门外的宝盖山下有姑嫂二人,其家人(夫、兄)为生活所迫,南渡出洋谋生,约定三年后坐船归来。姑嫂二人天天登上宝盖山巅,垒石垫足,翘首远眺大海归舟,盼望亲人回家……[详细]
  提线木偶戏(原名:传子木偶戏)为浦城文人创造,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诞生,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演出节目自隋朝开始,一朝一朝按次序传演,直到明朝为止,内容为每朝历史故事,故称传子。清顺治时,浦城绅士王明秀酷爱戏曲,常集友吹唱,后根据《水浒传》人物命匠人制作108个木偶,罩以戏曲服装,称108将,又称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每个木偶配一块提线板,板上拴11根提线,木偶操持灵活自如。有一……[详细]
  福州高湖舞龙灯,俗称“龙灯舞”,自唐代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福州高湖有六个自然村,村村有俗称“把社”的舞龙队。“把社”活动最盛时期,连七、八岁的孩童也以草绳扎成龙,模仿大人舞龙嬉戏,故有“高湖龙灯小孩草索荦”的俗谚。高湖舞龙灯以九节布龙为道具,一人舞龙珠,另九人每人执一龙节。第一节(龙头)与第二节以“迈步”为主,第八节舞者以“横蹉步”和“小跄步”为主,其余为“搓地步”。整个表演以龙珠为指挥……[详细]
  厦门同安汀溪窑,又称“同安窑”,以烧造“珠光青瓷”而闻名于世。汀溪窑址发现于1956年,位于厦门同安区汀溪水库,烧造时期为北宋直至元代末期,是宋元时期南方青瓷窑址的重要代表。同安汀溪窑所产之珠光青瓷还是我国宋元时期主要的外销瓷,其销往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以及南亚、西亚甚至远达波斯湾阿拉伯半岛、地中海沿岸都能见到“同安窑系青瓷”的踪迹,而其中,同安窑系青瓷以……[详细]
  广泛流传于莆田民间的南少林武术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主要种类之一,其起源于南方少林寺僧武术。莆田南少林寺的前身“林泉院”,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557)。至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命封为大将军的少林寺方丈昙宗负责惩治海盗,昙宗派十三棍僧之一的道广带领500僧兵入闽平乱,1平息后,李世民恩准在福建修建少林分寺;寺名九莲山少林寺,世称南少林寺。在明代末年的反清复明运动中,莆田南少林寺被清廷重兵围剿焚毁,寺中武……[详细]
  太祖拳历来有宋太祖拳与明太祖拳之分,其中宋太祖拳亦称赵太祖拳,托名宋太祖赵匡胤所创,并有南派与北派之别。漳州太祖拳属南派风格的赵太祖拳,自明末清初传入,有登龙堂、习艺堂、武艺堂三个同派不同拳路的分支,不仅武术套路各不相同,练功与技击也各有特点。漳州太祖拳始传拳师为游青龙,系客家人。他于清光绪年间在龙溪县市尾社创建武术馆,传教赵太祖拳、械、狮、阵。其拳路自成体系,器械则秉承军伍公步的套路,十八般武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