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特产

福建省民俗文化

  闽西汉剧是福建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西皮、二簧声腔体系,旧称外江戏,亦称乱弹,主要流行于闽西、粤东、赣南、闽南、台湾等地,影响遍及东南亚地区。清代乾隆年间,乱弹流入闽西后,不断吸收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于嘉庆年间逐步衍化成闽西本地的地方戏曲剧种,原来称为乱弹,上世纪30年代初定名为汉剧,50年代末为与湖北汉剧相区别,正式改称闽西汉剧。根据剧目清单,闽西汉剧可查的传统剧目总数有836个,《醉园》……[详细]
  木拱廊桥也叫贯木拱风雨桥,它以梁木穿插别压形成拱桥,形似彩虹,是中国传统木构桥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品类。著名桥梁专家唐寰澄著《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载:“在世界桥梁史上唯中国有之”。它具有重要文物价值和科技文化内涵。庆元的木拱廊桥,以屋护桥,桥屋一体,有着独特的建筑创意;其拱架部分由上下两系统组成,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这种技艺是民间工匠(主要是大木)不断根据实际条件改进工艺和开发创造……[详细]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发源于福建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技艺,始于唐五代,是闽南地区古建筑技艺的主流,传播于闽南文化圈的泉州、漳州、厦门和台港澳、东南亚地区。闽南民居营造技艺(泉州市)、闽南民居(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惠安县)、闽南民居(蔡氏古民居)营造技艺(南安市)和闽南民居(杨阿苗民居)营造技艺(鲤城区)等4个项目并称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在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详细]
  泉州傀儡戏,古称“悬丝傀儡”,今称提线木偶戏。源于秦汉。晋唐时随中原移民南迁入闽。唐末五代即已在泉州地区流行。历经宋、元、明、清、民国,从未间断。千年来,泉州傀儡不仅成为泉州乃至闽南语系地区民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且以其独特技艺和精彩演出,成为一般民众,乃至士大夫文人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艺术。历经千年不间断传承与积累,泉州傀儡戏至今保存七百余出传统剧目和由三百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特剧种……[详细]
  北路戏俗称福建乱弹、横哨戏,是清代中叶传入福建的乱弹与当地民间戏曲融合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声腔剧种,曾流行于闽北、闽中及闽东等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代表清代乱弹声腔的珍稀剧种。乱弹进入福建后产生了上路班、下路班、北路班、南路班等戏班,其中以北路班最为强盛,其他各路戏班相继解散后,北路班仍活跃在闽东北一带,北路戏即由此而得名。北路戏的唱腔除极少数具有高腔曲牌体特征外,大多数均属板腔体,曲调旋律……[详细]
  高甲戏是闽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名弋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和台湾,以及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聚居地。高甲戏孕育于明末清初,早期只是在民间乐曲伴奏下作即兴的化装表演,后来发展成专业戏班,主要演宋江故事,被称为宋江戏。清代中叶,宋江戏吸收了其他艺术门类的表演形式,发展成有文有武的合兴戏;清末又吸收徽剧、昆腔、弋阳腔和京剧的艺术因素,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闽南地方戏曲剧种高甲戏。高……[详细]
  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南宋时期,在宋杂剧的影响下,福建莆田、仙游一带出现了将歌舞念白综合起来搬演故事的兴化杂剧。明代初年,兴化杂剧吸收昆山、弋阳、余姚、海盐等声腔的艺术因素,形成兴化腔,用以演出兴化戏。明清时期,这一戏曲样式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54年,兴化戏正式改称莆仙戏。莆仙戏主要流行于福建莆田、仙游地区,在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也有流传。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五千……[详细]
  福州萧氏外科是由福建省福州市名中医萧治安先生及其子孙经过数代人百余年不懈努力而形成的具有福建本土特色的中医外科。福州萧氏外科擅长中医外科中各种疑难重症的治疗,尤其善于应用草药施治疮疡皮肤病,对于现代医学尚无特效治疗手段的荨麻疹、湿疹、胎瘀疮、银屑病、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皮肤瘙痒症、妊娠皮肤病、神经性皮炎、周围血管病、乳腺病等疑难杂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萧氏中医注重整体治疗手段,内治阳症重于调理气血……[详细]
  闽剧又称福州戏,是现存惟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明代末年,弋阳腔传入闽中,与当地的方言小调逐渐融合,形成江湖调,随后出现了演唱江湖调的江湖班及以江湖调和歌为主要唱腔的平讲班。清末,平讲班和演唱昆腔、徽戏等外来声腔的唠唠班及福州演唱儒林戏的儒林班合流,最终形成闽剧。辛亥革命后,闽剧进入兴盛时期,涌现出众多班社及有“闽剧梅兰芳”之称的郑奕……[详细]
  福州伬艺是一种传统的曲艺唱曲形式,流行于福建省的福州市及闽侯、长乐、连江、福清等县,并传播到台湾省及港澳地区,在缅甸、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福州籍华侨聚居区也有演唱。它原名唱。自1943年从业艺人成立“福州市艺乐唱联谊会”始,定名为福州艺。相传福州伬艺是由民间卖唱艺人在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参照民间社火活动创造发展而来,约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清代出现了不少以表演艺为主的民间班社,称为“社”,著名的有达……[详细]
  锦歌是一种重要的曲艺唱曲形式,流行于以漳州为中心,包括厦门、晋江、龙溪在内的闽南平原地带及台湾省,原名“杂锦歌”,“锦歌”是通行的简称。大约产生于明末清初,兴盛于清代中期,与泉州南音并称为闽南民间艺术的姐妹之花。20世纪40年代以后,锦歌开始走下坡路。锦歌的表演形式为多人围坐演唱,同时分持琵琶、洞箫、二弦、三弦及木鱼、双铃等自行伴奏。其唱腔音乐丰富繁杂,包括“五空仔”和“四空仔”等常用的主要曲调、……[详细]
  东山歌是在广东潮州歌传入福建东山后经过地方化而发展形成的一种曲艺说书形式,民间俗称“唱歌册”。传唱过程中先后融入了南音等其他地方曲种和音乐的艺术因素与曲调,具有东山地方特色。东山歌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照本宣科式地吟唱长篇韵文体的叙事“歌册”。节目内容故事性强,文字浅显,唱词押韵顺口,唱腔韵律平稳。传统的歌册节目有《万花楼》、《崔鸣凤》、《陈世美》、《凤娇与李旦》、《隋唐演义》、《薛刚反唐》等,20世……[详细]
  答嘴鼓是流行于福建省闽南地区和台湾省及东南亚闽南籍华裔聚居地的一种以闽南语表演的曲艺谐谑形式。它近似对口相声,但对白却是严格押韵的韵语,语言节奏感很强,并长于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诙谐风趣的闽南方言词语和俚俗语,注重情节的展示与人物的刻画,讲究使用“包袱儿”与“韦登笑科”(爆笑料)以获取喜剧性效果,很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由于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语言相通,习俗相同,近些年来答嘴鼓艺术在台湾老百姓当中同……[详细]
  霍童线狮现留存于福建宁德霍童镇,又称抽狮,当地人称之为“打狮”,是一种独特的民俗游艺表现形式,也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乔装动物的杂技节目。据历史传说,隋代谏议大夫、开山大祖黄鞠公曾为霍童灌溉村田,造福子民,当地以举办“二月二”灯会的方式来纪念他,线狮表演是“二月二”灯会中最具特色的节目之一。明代中后期以来,霍童线狮成为当地节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线狮表演之前,从舞台制作、灯光效果配置到绳子布局均由人……[详细]
  漳州木版年画主要流传于漳州的芗城区和闽南、岭南一带,并远销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宋代福建的刻书业开始兴盛,迅速带动了民间版画刻印技术的发展。明清两代,漳州木版年画开始流行,漳州月港的兴起给木版年画的外销带来了有利条件。20世纪初,漳州联子街、香港路、台湾路一带集中了大批年画店,直至50年代尚有八九家存在。繁多的民间民俗活动是漳州木版年画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漳州民间木版年画的主要题材有辟邪消灾、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