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特产

江西省民俗文化

  安福吃新节是流传在安福县南乡片洲湖、金田、洋门和甘洛等四个乡镇的一种传统节日。吃新的日期选在“小暑”与“大暑”之间、禾熟待割的前一天。这与少数民族的吃新固定在六月六或八月十五等不同。中华民族早在周朝便有吃新习俗。安福吃新自古有之,宋以后遍及四乡,明清之际极为盛行。吃新节,在安福民间流传着各种神奇传说。如“花狗盗谷”说的是:很久以前,有一只大花狗上天庭偷了稻种,拯救了天地洪荒中的先民。“五谷神除妖”……[详细]
  牛田草席制作技艺流传于永新县曲白乡牛田村。这里山高林密,气候宜人,土质肥沃,该村百源山流下的水和特殊土质滋生的丰富的野席草,是编织草席的天然原材料。牛田草席的制作始于明朝中期,历史悠久。传说清乾隆年间纪晓岚来到牛田,验证牛田草席的特色后,便特意带了一床献给乾隆皇帝,皇帝睡后龙颜大悦,特下旨牛田村每年进贡20床。牛田草席的传统制作选料严格,方法独特,工艺精细。剖席草是一项精密度高的技艺,要做到均匀恰……[详细]
  《跳八仙》俗称“打把戏”,是我县巴山镇前河、里河、詹家三村杨,詹两姓祖传的“跳傩”,属傩舞。其缘起,与位于前河等三村附近的枧头庙有直接关系。据前河杨氏族谱记载和当地老人介绍,建自晋盛于唐的枧头庙,五代、南北宋间,因社会1无人管理,一度荡然无存;元初,杨氏先祖由左港金溪桥迁居前河,合族出资独姓重建,并塑民间传说中的战神七爷之像供在庙内。未几,由县城衙前詹家迁至前河南偏东1公里处建基詹家村的詹姓,以及……[详细]
  在今天的江西金溪一带,广为流行着一种民间灯彩——手摇狮。相传这种灯彩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当地人民在练习武术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手摇狮和常见的狮舞不同,它不表现狮子那种勇猛雄壮的气魄,但却以其小巧玲珑的结构,活泼俏皮的表演,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可以说是艺术品种中罕见的特产之一。几百年来,手摇狮经过当地劳动人民反复加工,曾经拥有一百零八套表演形式。它凝聚着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每逢正月初一至元……[详细]
  鳌鱼灯是吉水盘谷村的传统灯彩,“谷村一千烟(户),代代鳌仔灯”。相传谷村小祠下兵部尚书李邦华在李自成攻破京城以后,看到明朝皇帝朱由检在景山自缢,为表忠心,也吊死在皇帝脚下。后来的清朝皇帝为笼络人心,特赐李邦华家眷灯彩一批,归家玩赏。这批灯彩分为座灯、行灯。座灯有鳌山、龙船、秋千架、故事人物灯等;行灯有龙灯、狮灯、鳌鱼灯、花灯等。因制作耗资太大,其他灯渐渐失传,唯鳌鱼灯流传到今天,因为“鳌”字含“独……[详细]
  遂川县是井冈山革0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毛泽东同志曾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遂川县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南部,东邻万安县;南界南康县、上犹县;西邻湖南省桂东县,龙陵县;西北部接井冈山市;北抵泰和县。距省会南昌市333公里,距吉安市117公里。民间灯彩“五龙下海”是由民间艺人根据民间传说“太子斩蛇寻亲”的神话故事改编而成“五龙下海”又名“五股龙”。“五龙下海”灯彩通过全场紧密相衔,变化多端的十二……[详细]
  万安县位于罗霄山脉东麓,江西省吉安市最南端,属井冈山革0据地八县市之一。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东南西北分别与兴国县、赣县、南康县、遂川县、泰和县接壤。辖9镇、7乡1个垦殖场、134个行政村,总人口38万,属国家级重点扶贫县。股子灯是万安县流行最广,深受群众欢迎,且具有独特风格的灯彩之一。它源于万安县上乡河西的柏岩乡。据传,从前万安曾流行过一种黄瓜病,死人死畜甚多。百姓无奈,请来道士地理究其原因,……[详细]
  《麒麟狮象灯》(以下简称狮灯),是万安县民间灯彩,流传在万安县涧田、武术、宝山乡,兴国县的永丰乡,赣县田村乡等。它是由纸糊篾扎成麒麟、狮子、象等形象的灯具,分别由四人各执一灯进行表演。相传唐朝中期,本县龙泉乡江东一带久旱无雨,为了求雨,村民们根据古代有关麒麟坐屋顶能避邪,狮子守大门定繁荣,大象进门厅多富贵的传说,)用篾子扎成麒麟、狮子、象,糊上彩纸和彩布,下面装上手柄,用手举着不断摆动,走村串户,……[详细]
  新干竹马舞,又叫“神马”、“马舞”、“马灯”、“竹马灯”。源于北方(河南、山东等地)的“跑驴”、“赶驴”(二人台)。起初叫“神马”。玩者扮作各种“神仙”,骑马游春,走村串巷入户,向人们送福音、赐吉祥,谓之“神马送春”。随着时间推移,竹马舞不断发展丰富起来,成为“一大四小”完整系列,是江西典型民间舞蹈的代表。新干竹马舞由一大“五马送喜”和四小“五马送子”、“五马拜寿”、“五马迎亲”、“五马上梁”一套……[详细]
  民间舞蹈“双龙戏珠”源于南昌青山湖区塘山镇塘山村。明末清初,村民用油纸扎龙,后改为板凳龙。光绪年间,又发展为布龙和节龙,由塘山镇塘山村和湖坊镇进顺村共同表演。民间舞蹈“双龙戏珠”是在塘山村的龙舞“龙戏珠”的基础上形成的。“双龙戏珠”是由两条九节龙和16个水族姑娘所组成,整个节目由双龙出宫、双龙戏水、双龙戏珠、金龙狂舞等14个主要动作组成,打击乐伴奏。1985年塘山村表演的“双龙戏珠”在中央电视台春……[详细]
  胡家村位于南昌市昌东大道以西,“轿舞”发源于昌东工业园区胡家村北刘村,“轿舞”源于抬菩萨轿子,始于清康熙年间。北刘的村民每逢春节至元宵组织队伍表演,男轿领头,女轿居中,龙灯煞尾。北刘轿舞,每轿抬者四人,主要由“闪轿”、“磨轿”、“翻轿”三个动作组成。1985年,轿舞参加青山湖区舞龙大赛,获一等奖;1986年,轿舞代表青山湖区参加南昌市舞龙大赛,获二等奖;1987年,轿舞代表青山湖区参加江西省春节文……[详细]
  李渡是赣闽水陆交通的咽喉重镇和文化古镇,享有盛名的“车仂灯”之乡。李渡的“车仂灯”起源于元末明初,有近千年历史。当时作龙灯的陪衬,跟在龙灯后面,听从龙灯的鼓点节奏指挥。到了明末清初,才有自己独特的锣鼓点子,乾隆年间“车仂灯”基本和龙灯分离,形成完整的“车仂灯”灯彩艺术,逢年过节单独游街表演。清末民初,以周冬和为代表的一批老艺人将“车仂灯”搬上舞台,配有抚州采茶戏为基调的音乐,融李渡民间小调为一体,……[详细]
  汪山土库由史称“一门三督抚”的湖广总督程矞采、江苏巡抚程焕采、安徽巡抚程楙采等九兄弟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筹资兴建。它倚山枕水,与鄱阳湖地区许多民居一样,由于地势低洼,雨水充沛,易潮易涝,便采取外墙青砖立斗灌泥、墙内侧定磉立柱承重的构筑形式,规模较大者,鄱阳湖滨湖地区习惯称其为“土库”(又音:土屋)。汪山土库布局科学、精巧,结构明朗、大气,雕刻简朴、高雅,排水、通风、采光等均以人为本,天人合一……[详细]
  甑笊舞是仅限于于都县银坑镇银坑村的上营、中营、下围、撒网形、新屋、老街、有丘、席塘等九座屋场进行表演的民间舞蹈,俗称“划龙船”,将舞蹈与敬神仪式结合,因此也叫“敬神”。此舞历史悠久,已被省“民舞集成”组录像保存。乡俗规定,每年正月初六,各屋场的头人先集中商议演出顺序。定下“坐案”屋场,并由最先演出的屋场准备甑笊等道具。演出前,每个舞者燃香烛,喝酒。后由几位长者唱船歌。众人唱和,唱完一段,接赞语。然……[详细]
  “茶灯舞”又名“茶灯闹春”,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在莲花县六市、高洲、坊楼等乡镇广为流传。村民每逢喜庆佳节,常以“茶灯舞”上门祝福。每到一处,主人门外鸣放鞭炮相迎。表演者入堂屋,高喊“恭喜发财”等赞语。该舞蹈由15人组成男女群舞。它通过各种灯彩的舞姿变化,绘成了“双龙出水”、“蛟麻花”、“上南天门”、“蛇退壳”、“双龙摆尾”等一幅幅画面。“茶灯舞”的表演形式特点是:画面多姿,载歌载舞、间有道白、滑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