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芹菜,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栽培历史,清时选为贡品。集中产区在新泰市市中办事处的尹家庄、赵家庄、明公等村。据土壤普查,产地土壤多为壤土,PH值在7左右,呈中性,且处于汶河岸边,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系芹菜生长的良好环境。建国后,对新泰芹菜进行了改良,1965年从桓台、天津引入实秆黄苗品种,与当地品种天然杂交培育出具有柄厚中空、质地脆嫩、不易抽苔、适应性强、烹调时能吃火、易入佐料的优良品种。经测定,每……[详细] |
斗鸡是我县一项富有特色的民间杂技。具有如下特点:1.娱乐性。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需要与日俱增。作为我国传统民间娱乐活动的斗鸡杂艺理应成为劳动人民生活娱乐的一部分,特别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式下,喜闻乐见的斗鸡项目很受广大农民欢迎。2.传统性。中国斗鸡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斗鸡就在奴隶主阶层流行,唐宋盛行于宫廷,以后传播于民间,成为广大劳动人民的传统娱乐项目,并为广大劳动人民喜……[详细] |
抬阁流传于菏泽市的鄄城县。主要分布于鄄城西南部的临卜镇崔楼村一带。抬阁明初发生、发展,经历明朝的产生为形成期。新中国初期为兴盛期,文革期间为沉寂期,文革后对抬阁艺术进行了抢救,为复苏期,以及实施“民保工程”的弘扬,为振兴期。抬阁自抢救复苏以来有了新的发展:1983年县政府组织了大型抬阁表演,观众达5万余人。2005年初县政府在临卜镇成立了抬阁队。2005年县政府、文体局组织了大型抬阁表演,观者8万……[详细] |
日照现代民间绘画,是农民表现生活、表达感情和审美情趣的绘画艺术。多年来,经过农民作者和辅导人员的不懈努力,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语言。日照现代民间绘画有近50年的发展史,十一界三中全会以后,日照农民画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0年,《农民大众》专版发表了日照农民画。 此后,《美术》杂志、《大众日报》、《农民日报》 也相继撰文予以高度评价。农民创作队伍愈500多人。1985年成立了山东省第一……[详细] |
相传三官庙村在1750年就已经有了舞龙艺术,并参加无数次龙灯比赛。2000年10月,三官庙村龙灯扛阁队代表山东省,参加了由国家文化部社图司、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重庆·中国铜梁龙灯艺术节”中华龙舞邀请赛。该队以精湛、高超的表演技巧,全力展示了舞龙这一民间艺术的魅力,获“齐鲁神威奖”和“邀请赛纪念奖”两项大奖,在全国参演的18支龙队中脱颖而出,获综合奖项一等奖。三官庙龙灯的“龙”,用竹、木、……[详细] |
起源于1890年,在继承天津“狗不理”包子传统工艺的同时,逐渐形成了造型好,有嚼劲,选料精,满口香的独特风味。现在的“又一村”包子用半发面,肉馅内调进香油、酱油、葱、姜、高汤等十种佐料精制而成。曾荣获1990年山东省饮食业优质产品称号,2004年5月被授予“山东名小吃”称号。……[详细] |
阳春三月,万木吐翠。地处鲁北平原上的阳信大地,已是“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年一度的梨花盛会,以其独特的风姿吸引着前来观光的中外友人。那一团团、一簇簇、一枝枝、一片片洁白的梨花,如云似雪,令人流连往返。阳信梨花会始于1990年。此后每年四月梨花盛开的季节,都举办一届,现已举办了17届。阳信是著名的“中国鸭梨之乡”。土壤质地,光照时数,无霜期天数等地理、气候特征,为阳信鸭梨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加之……[详细] |
骆驼蹄鞋起源于明末清初时期。由于受到当时物质条件限制,百姓所穿的鞋只能用草绳编制或者棉布缝制,后来草鞋逐渐进化到布鞋,并经改进,制作出了专门为儿童所穿的骆驼蹄鞋,流传至今。因做出的鞋和骆驼蹄的外形相似,所以便有了骆驼蹄鞋的名字。“做出来的骆驼蹄鞋主要给一岁以下的孩子穿,最多到四五岁便不再穿了。”一双地道标准的骆驼蹄鞋必须全部用手工缝制。从搓麻线、纳鞋底、做鞋帮、绣虎脸、掩鞋口,直到把鞋帮和鞋底缝到……[详细] |
“鸳鸯嫁老雕”是由民间音乐及民间舞蹈组合而成的民间艺术。曲目的具体初创时期大约在清咸丰年间(1861—1862)年。《沾化县志》载:张春熙字如,城北沙洼庄人。咸丰辛酉拔贡。文名噪一时。出任三河知县,遇疑狱引经按律,多所平反。又两任顺义县,所在皆有政声,授奉政大夫。又据《沾化县志》及《沾化文化艺术志》载:清朝光绪年间,城北沙洼四村村民李连德组织当地艺人编排表演,流传至今。从艺术形式上看,民间音乐“鸳……[详细] |
渔鼓戏发祥于山东省沾化县胡家营村,距今已有284年历史。据《沾化县志》《山东艺术志》《中国戏曲志·山东卷》载:1723年(清雍正元年),胡家营村重修道观时,有道士来此说唱,村民学会其腔调,并逐渐予以衍化,把说唱形式的渔鼓搬上舞台化妆演出,遂发展成为行当齐全、文武兼备的渔鼓戏。渔鼓戏以沾化为中心辐射到周边的无棣、阳信、惠民、滨城、博兴等县区,山东省东营市及河北省黄骅市等沿海一带,渔鼓戏也广为流布。沾……[详细] |
狮包杂耍又称之为“戏狮头”,系水湾镇宗王西村所独有的体育竞技项目,自清朝末年从河北沧州传入,迄今为止已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表演时有三人进行配合表演:分别是狮头人、狮身人和戏狮人,三人的配合必须协调默契,整齐划一,在锣鼓的映衬下,显的颇为壮观。……[详细] |
宁阳韩氏剪纸嫡亲传承传了五代,距今有100多年历史,其剪制技巧独特,融各派剪纸之长,如婚庆系列和节庆系列,发展了传统剪纸的应用范围;如居室装饰,抛弃了传统剪纸中的腐朽部分,有的小巧玲珑,有的气势磅礴,得到了美术界同仁的称赞。剪纸是中国艺术宝库的珍宝,宁阳韩氏剪纸是宁阳文化的重要名片,韩氏剪纸传人从美术方面潜心钻研,发展了民间受欢迎的系列作品,如福禄寿喜、花鸟鱼虫等。传统剪纸活泼性强立体性差,夸张性……[详细] |
渤海大鼓,因起源于沾化县(渤海老区)而得名。1950年,在沾化县驻地成立了“沾化县民众鼓书院”,期间,由魏尊昌、兰尊侠、谢宝华等在木板大鼓的基础上,将东路大鼓、西河大鼓、老牛摔缰、河间大鼓等鼓书流派兼收、糅合,形成了富有渤海地区风格的大鼓流派。……[详细] |
财神的形象最早起源于宋代的民间传说,明清时将其作为神灵供奉,以满足于人们对财富的希求。供奉形式多是长年供像,重大节日设下供品,磕头祈祷。在诸城,敬奉财神却有着另一个习俗,就是诸城的财神节。诸城的财神节是七月二十二日,相传是比干的生日。财神节最早形成于清康熙年间并延续至今。每到这天,诸城的家家户户购买香纸鞭炮,置办供品佳肴。下午四时许庆贺开始,大街小巷鞭炮齐鸣,热闹非凡,六时许家中祭拜随即开始,上供……[详细] |
东路大鼓是北方曲艺形式的一个曲种,起源于黄河三角洲民间小调,经多代艺人加工、传承而自成一派,明清以来广泛流传于黄河三角洲及周边地区,地方语言特色鲜明,唱腔曲折婉转、演唱吐字清亮、情感表达细腻,民国初年极盛,成为“山东大鼓”的一大流派,是民族曲艺中的稀有品种。东路大鼓起初叫“东口调”,唱腔比较简单,在流传的过程中经过几代艺人的加工整理吸取借鉴了地方戏和其他姊妹艺术形式的演唱技巧,丰富了“东口调”的唱……[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