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特产

山东省民俗文化

  扑蝴蝶是沂蒙地区另一种极具特色的广场舞蹈。其中临沭县韩村镇李介前村的表演远近闻名。该村的表演队伍庞大。每逢春节至正月十五,他们不仅在本村,还经常到邻村和县城献艺。参加表演的多则百余人,少则几十人,男女成队而舞,表现了青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赞美之情。在烽火硝烟的战争岁月里,扑蝴蝶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推动“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动员参军”、“交送公粮支援前线”等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详细]
  高密地秧歌,以称“秧歌耍”、“秧歌戏”、“地跷”等。很早以前,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人们在玉皇庙中手舞足蹈,为玉皇庆贺生日。年逢天旱,也用同样的形式到玉皇庙祈雨。后来,农民为庆丰收,也在元宵节载歌载舞。至清光绪年间,已发展成为一种广场歌舞形式。角色有秧歌头(膏药头)、老旦(大老婆)、小曼(小汤罗)各1人,鼓子、棒槌(和尚)、腊花各两人等。女角踏地跷、舞扇巾;男角背腰鼓、打棒槌。先跑场后唱戏。唯城西一带……[详细]
  逛荡灯,是目前山东境内唯一的傩舞艺术,最早为祭祀类舞蹈。这是一种巨大的人偶舞蹈,人偶高度在3.6米以上,头戴乌纱,手捧朝笏,是一位封建时期朝廷命官的形象。人偶的头部用陶罐做成,其上凿有两孔为双目,罐内点灯,远观“目光如炬”。由于人偶形体巨大,表演粗犷,行走起来“逛逛荡荡”,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逛荡灯”。为什么新泰市谷里镇南谷里村会产生这种独特的舞蹈?据说,当地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隋唐时期,南谷里村迁……[详细]
  烛竹马是流传在平度田庄的一带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夜间表演时将“竹马”的前胸和后腚放上蜡烛,故名烛竹马。表演者骑烛竹马,主要表现“澶渊之盟”中萧太后引兵打仗的情景。烛竹马是在竹马的基础上逐渐改进演变而成。据毛江令(生于公元1896年,艺名二马)等艺人口述,烛竹马出现于清朝前期,属人们讨饭谋生的一种手段,他们用高粱秸制作简单的竹马,到大街小巷演出乞讨。到了康熙年间,先后有多个村也办起了竹马队活跃在关东……[详细]
  打花棍一种民间体育活动,参加者多为女性。过去是姑娘挑选情郎的一种方式,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娱乐健身活动。相传很久以前,寨里有一位姑娘长得俊俏可爱、精明勤劳。她被两位青年同时爱上了。两人同时托媒向姑娘的父母求亲。父母征求女儿的意见,但女儿总是羞涩地低着头,默不作声。父母实感为难。一个月圆之夜,求婚的两个青年都来了,姑娘的父母摆开“歌台”,让两个青年与女儿对歌表情,决定婚事。可是,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仍难……[详细]
  东汉末年,蜀汉昭烈皇帝刘备曾两度在平原做县令、国相之职,刘备在平原的传说和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刘备坐平原期间,颇有政绩,他非常注重了解百姓疾苦,同时又心存“匡扶汉室”的大志,在平原任职期间,他初步形成了“人和”与“恤民”的思想基础。他重学兴教,倡导礼仪,惩恶扬善,安定社会,为平原的百姓在战乱中求得了一个短暂的休养生息的机会。在平原民间,至今流传着许多故事称赞刘备懂民情、顺民心、合民意、爱民、恤民思……[详细]
  跑竹马起源于古时的儿童游戏,“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古时有扎制竹马让儿童骑着玩耍的传统。后来吸收了一些传统的戏曲、曲艺表演艺术的唱词、音乐、服饰等,发展成为一种民间舞蹈。目前这个项目在我县只流传于嘉祥村。据现在的传承人李发祥介绍,其师父尹义山告诉他,嘉祥村早在清朝时期就有了这个项目,已经传承了200余年。按照嘉祥的风俗,正月十二是小年,每年的正月十二和元宵节后的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六,嘉祥村的……[详细]
  所谓“锣鼓经”是指京剧打击乐各种不同型式打法的通称,也称为“锣经”,主要是用鼓、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的声音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以烘托舞台上肃穆、悠闲、抒情、紧张、激烈、惊惶的不同的情绪及气氛。为了让各个演奏者在正确的时候打击正确的乐器,并让演员清楚知道什么时候一定有什么样的锣鼓,于是把每一种打法都取一个名字,例如【四击头】、【慢长锤】、【急急风】等,而且每一种锣鼓经都有特定的念法及……[详细]
  作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的济阳鼓子秧歌,继被济南市政府列入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舞蹈类)之后,2006年12月31日,又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济阳鼓子秧歌兴起于明朝永乐年间,已有2000年的发展史,是黄河文化的优秀遗产。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济阳鼓子秧歌分别在国家、省、市等各级艺术节上多次获得优秀组织奖、优秀表演奖、优秀演员奖。并多次赴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演出,博得了国……[详细]
  《加古通》亦称“打长板”,流传于济南市平阴县境内孝直镇宋柳沟村一带,距今已有400年历史。由于此舞是用打击乐为伴奏,鼓点打法是击鼓边、鼓心、闷鼓,同时舞者手中道具夹板与锣鼓配合,而发出“加古通、加古通,加古、加古、加古通”的声响,由此而得名。《加古通》历史久远,对其来源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源于古时祈雨祭祀活动。此后,《加古通》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春节扮玩的民间艺术形式,跳起此舞祈求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人……[详细]
  梆鼓秧歌是一种以梆和鼓为伴奏,集唱、念、舞、为一体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源于历城区港沟镇有兰峪村。明嘉靖年间,有兰峪村有个叫张文宾的铁匠,娶妻柳爱云,生有四个女儿。张文宾不但有一身打铁的好手艺,而且爱读诗书,喜好民间俚语小调,经常在当地扮玩时展示绝技。张文宾乐善好施,喜欢拿出个人的钱财接济村里孤寡、穷困的人,受到村里人的爱戴。妻子柳爱云领着女儿们做豆腐,同样喜欢唱小曲扭秧歌,耳熏目览,四个女儿也活泼……[详细]
  民间表演艺术“担经”:担经在鄄城县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佛教音乐与本地民歌、戏曲等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表演艺术。表演者身穿彩衣,担着经挑,边唱边舞,十分好看。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在鄄城县流传较广,一般在庙会上表演,在本县的沙土庙会、郭北口庙会和信义庙会上均有表演。它常表现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教育人们尊老爱幼,多做好事等。2005年底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担经表演艺术是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一种艺术……[详细]
  撅老四舞,据考证是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老四那是明朝的一名清官,他爱民如子,清正廉洁,经常带着他的妻子,也就是他的老婆下乡,体察民情,访贫问苦,与群众同欢同乐。在这个访贫问苦过程中间,他自创了一套舞蹈。由于“老四”深受当地人们的爱戴,他的舞蹈也被人们沿袭下来。撅老四舞起初称为抬老四。在长期的农耕生活和民间习俗中,人们又融入了民间戏曲、杂技、游戏、音乐等艺术形式。它的表演形式也演变为杆上表演和地面表演……[详细]
  民间传统杂耍技艺:芯子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杂耍技艺。它分为单人芯子和双人芯子(后来也出现了多人扮演,用车拉着走)。单人芯子有的由一人肩扛,有的由两人平抬,比较简单。周村历来多扮演“双人芯子”,是用一根钢筋(铁筋)一端固定在牢固的基座上,紧贴着下面一人的身躯通过,再从手部或其他部位伸出,延伸至上边扮演者的腿、腰背部。两个小演员扎缚在铁芯上,轻俏稳妥,活动自如。化装为历史人物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娘……[详细]
  莺歌柳书亦名莺歌柳子,是流传鲁西南、鲁南地区及豫东、苏北一带的一种民间说唱形式。相传系由产生于明代的柳子戏曲牌“莺歌柳”演化而成,并在此基础上衍生了坠子书。据记载,莺歌柳书的历史至少有200年以上。莺歌柳书虽历史较为悠久,但流传范围并不甚广。鲁西南百年来最有影响的艺人,也是菏泽地区已知最早的莺歌柳书艺人是曹县仲堤圈的张瞎子(1848—1928,佚名)。莺歌柳书的兴盛时期,就是张瞎子活跃的时代。张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