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何谓“火虎”?顾名思义,即浑身危火之老虎。据老艺人回忆,“火虎”表演是由邹城市平阳寺村周家根据普通的舞狮表演和民间的礼花筋表演综合演变而发明的,至今已有120余年的历史。尔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热烈喜庆、扣人心弦的民间舞蹈表演形式,在其鼎盛时期曾多次被外地邀请演出。火虎表演,道具制作工艺繁杂,为周家不外传的独家工艺,世代传承,迄今已传了五代。虎衣由虎头、虎身、虎尾三部分组成。虎头由白蜡条(一种柔……[详细] |
![]() |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是一片美丽的土地,这是一片希望的土地。这里就是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博山位于鲁中腹地。总面积682平方公里,人口48万。春秋战国时期,博山名弇中。周末得名颜神,宋初已成重镇。金称之为颜神店,元称之为颜神镇。1734年(清雍正12年)始建县制,取名博山。因煤、陶、琉璃业兴盛,地扼齐鲁要冲,故称“鲁中重镇”。被世人誉为“陶琉之乡”,2002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重……[详细] |
![]() | 大禹在禹城率众治水,在禹城境内留下了许多治水遗迹,几千年来,围绕大禹治水和禹王亭,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如“大禹一箭定海疆”、“禹息城的来历”、“曾九皋重修禹王亭”等,这些故事和传说,反映了禹城历代人民对大禹的崇敬与爱戴。禹城隶属德州市,位于济南市西北120里,德州市区东南部130里处,分别与齐河、临邑、陵县、平原、高唐五县接壤,处黄河下游运河之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龙山文化遗址10处,……[详细] |
![]() | 关于五岳独尊的泰山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我先给各位介绍一下泰山老奶奶和泰山神的传说.据说,姜太公帮助周王得到江山以后,为了感谢众神仙的帮忙,就给神仙们了封地,当然都是名山大川,惟独泰山没有在这些封地里面,原来,他发现泰山风水好,适合1,想把泰山作为自己以后养老的地方.后来,黄飞虎找到了姜太公,想要泰山作为封地,姜太公正在思索的时候,有来了一位神仙,还是一位女将,定睛一看,原来是黄飞虎的妹妹黄妃,她也……[详细] |
![]() | 石造像亦称兴国寺石造像,坐落在博兴县城东南10公里处的寨郝乡寨高村西北角,因其身高丈八,俗名丈八佛。佛像坐北面南,全高6.75米,底座高1.5米,底面积7.29平方米,为单身立式圆雕青石造像。佛像高肉髻,面方圆,微笑,丰颐大耳,法相庄严,身披“褒衣博带式”通肩袈裟,内着僧支祗,胸前打结,“施无畏与愿印”,赤足立于莲花座上。佛像雕刻精致,造型生动,人体比例准确,衣纹舒展流畅,堪称艺术珍品。……[详细] |
![]() | 白龙湾传说是黄河哺育中华民族的伟大见证,它与黄河流域的其他文化共同丰富和组成了黄河文明,对其保护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它也是惠民清河镇白龙湾这一特定地理区域文化丰厚蕴含的见证。……[详细] |
![]() |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德州陵县)人。性诙谐幽默,善辞赋,武帝时大臣、文学家。武帝即位初年,征召天下贤良方正和有文学才能的人。各地士人、儒生纷纷1应聘。东方朔也给汉武帝1,1用了三千片竹简,两个人才扛得起,武帝读了二个月才读完。在自我推荐书中,他说:“我东方朔少年时就失去了父母,依靠兄嫂的扶养长大成人。我十三岁才读书,勤学刻苦,三个冬天读的文史书籍已够用了。十五岁学击剑,十六岁学《诗》,《……[详细] |
![]() | 炉神姑的传说最早源于齐桓公(公元前685—前643)时期。其主要分布在张店区的中埠镇孟家庄、铁山一带,流传广泛而久远。“西依孟村东近海,南接金岭北靠山”这就是对炉神姑庙址的真实写照。齐桓公(公元前685—前643)时期,李娥(另传为中埠镇孟家庄丁氏女)为救其父,为全村除掉四处骚扰的铁牛,跳进炉中牺牲。为了纪念这位无私无畏、勇于献勇的李娥,百姓遂修祠立庙,塑神像,将其奉为“炉神姑”,以资怀念和祭祀,……[详细] |
![]() | 受人供奉了千秋万代的儒家大圣人孔子,查一查他的身世,原来并不光彩。《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生鱼鲁昌平分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晋人干宝《三日纪》亦云:徵在(即颜氏之女,孔子之母)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窦,在鲁南山之空窦中。孔子之父叔梁纥六十多岁时,在空桑看上了徵在,两人“野合”便诞生了孔子。孔子出生的年代,还保存着那种男女自由0的……[详细] |
![]() | 东阿王曹植不仅在文学上的成就熠熠生辉,引人注目,他还是我国佛教音乐——梵呗之音的创始者,被尊为中国佛教音乐的始祖。公元229年,曹植封东阿王之后,在阿潜心著作,研读佛经。在古东阿城约三十里处有一座山,叫吾山,又名鱼山。鱼山,乃佛教之圣地,植写作、读书之余,常去观光游览。释道世《法苑珠林》卷34记载,曹植“尝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于是“乃摹其音”,写成《太子颂》等……[详细] |
![]() | 董永,东汉人,因为卖身葬父被怀县县令举荐为孝廉,司徒蔡茂复议后禀报光武帝,董永遂成为传统文化“二十四孝”中的人物。董永传说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另三个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和许仙”“柳毅和洞庭龙女”)。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此后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都有相关记载。干宝的记载因主题突出(行孝)、情节完整(“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详细] |
![]() | 【岚山渔民号子】为岚山渔民的“信天游”,是渔民在撒网捕鱼的过程中统一劳作的劳动号子。既重现了岚山渔民们的平日生活的真实景象,又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有所升华,再现了岚山渔民在捕鱼劳作时驯海驭浪的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渔民们用他们那终日撒网捕鱼、长满老茧的双手创造出了高于生活真实的艺术作品。岚山号子有领有合,根据作业场景、作业时段和作业方式的不同,有几十种不同的号子,岚山老渔民将他们组合成“推关号”、……[详细] |
![]() | “龙虎斗”。采用南音乐器配合锣鼓,有时“清唱”小曲,以儿童为主唱者,往往采用轮流对唱的形式,别具一格,乐队的主要标志是在一只雕刻古雅的长型鼓架(形似轿子),上放置通鼓和小鼓各一面,由两个人扛鼓而行,司鼓者横进边打两面鼓,有时还兼助唱指挥,气氛昂扬高吭,被誉为“龙虎斗”。……[详细] |
![]() | 宁阳朱氏唢呐,系家庭传承,发源于山东省宁阳县茅庄乡,距今已有100余年历史,由朱序河一家人一代代传承下来。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数代传承人不断总结、吸收本地优秀的戏曲文化及一些民间小调,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形式和曲牌。在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及社会需求的变迁中,逐渐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朱氏唢呐,在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经过几代传人的学习钻研和发展革新,朱氏唢呐影响遍及鲁中、鲁南地区,中央电视……[详细] |
![]() | 近日,日照经济开发区奎山街道夹仓村几位民间艺人正在表演夹仓吹打乐,迎接元宵佳节。夹仓吹打乐,起源于清朝末期宣统年间,距今约100多年,是当地渔民闲暇时主要的传统娱乐项目,曾盛行一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富裕起来的夹仓村渔民组织起来,发掘、整理独具特色的传统吹打乐,为新农村生活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气氛。目前,夹仓吹打乐已被市政府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