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特产

河南省民俗文化

  禹州是中药材的集散地,历史上有20多个行帮组织和众多的药庄、药行、药棚、药店等,带动了中药材种植、加工、炮制技术的发展。禹州的中药材炮制始于明代,荟萃了历代技艺,因药制宜,技艺独特,制作精细,注重药效,在“浸、泡、锻、煨、炒、炙、蒸、煮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业内有“药不过禹不香”之说。禹州中药炮制技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在清初,禹州的中药炮制就创出了闷润、浸泡、切片、镑片、剁劈5种方法,药……[详细]
  火绫子又叫杈伞舞或“围灯”,起源于汉代,是信阳市商城县独具特色的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正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绫子的表演形式火绫子系九人集体表演的群舞。人物:有“老杆儿”(领舞)即掌杈伞人,扮一风趣的老汉,一手掌杈伞,一手持蒲扇,口衔哨子(指挥用)。有“四梳”女角,旧时男扮女装用黑纱手帕包头,好像姑娘梳的独辫,故得名“四梳”,俗称“蜡花”或“花鼓娘子”……[详细]
  鲁山窑烧制技艺(鲁山花瓷烧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博界把河南鲁山段店窑、郏县黄道窑、禹州市下白峪窑、内乡邓窑及山西交城窑、陕西黄堡窑等处发现的花瓷产品,通称为“鲁山花瓷”。鲁山花瓷创造了二液分相釉的新技巧,为黑釉瓷系的美化装饰开辟了新境界,使黑釉系瓷器出现了绚丽斑斓的窑变效果,开创了驰名中外的钧窑瓷窑变的先河。鲁山花瓷奇妙无比地出现大片彩斑,有的任意点抹,有的纵情泼洒,天机超逸,没有陈……[详细]
  商城素称歌舞之乡,歌舞的数量不但浩如烟海,而且很有艺术特色。其中商城花伞舞的表现形式,代表着大别山民间舞蹈的风格。 商城花伞的道具是以当地油布伞骨架,用五色彩线或琉璃珠缠在伞撑上,伞上面饰上彩蝶、彩蜜蜂、彩花,伞边用线织的彩穗装饰而成。表演形式:刘二姐打着花伞,丑婆、小丑伴随左或右,舞蹈与花挑大同小异。舞步系用十字步、垫步、搓步、碎步、错步。动作有扛伞、转伞、甩手帕、挽花、风摆柳、望月、拍肩、抖扇……[详细]
  关公信俗属于传统民间信俗,是民间信仰关公的各种习俗的统称,它是一种传统信仰文化。  2008年由洛阳市申报并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992X-85),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瑰宝。  人们敬关公,拜关公,实质上推崇和信仰的是一种精神寄托,一种所有华……[详细]
  滑县木版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未被发现的一个新的木版画品种,创立于明朝初期,主要产地集中于滑县慈周寨乡前二村一带,由于对传承人要求严格,几百年来制作技艺均由当地韩姓男子继承。滑县木版画一直坚持手工制作,人物造型粗犷夸张,线条刚劲有力,构图对称均衡,颜色艳丽。在形式上,滑县木版画除了年画外,还有家族族谱、中堂、对联等表现形式,反映了当地民众独特的风俗习惯。在内容上,滑县木版年画多取材于佛、道、儒三教人物……[详细]
  是臻美夫工艺农民合作社组织残疾人以麦秆为材料制作的工艺品,位于卧龙区青华镇青南村,该产品远销国内外。……[详细]
  石婆固地处黄河故道,历史上黄河泛滥,灾害频发。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夏,黄河再次决口,当地百姓生命财产危在旦夕,此时一位名石婆的老妇眼看肆虐洪水铺天盖地袭向乡亲,舍身跳进滔滔的黄河决口之中,随即化为一块巨石,堵住了决口,使当地人民免受灾难。后人为纪念她,塑石婆雕像坐于石鼓之上,称“石婆固乡鼓”,后逐渐传为“石婆固”,石婆固由此得名。……[详细]
  元宵节期间,素有千年古县之称的河南省汤阴县异常喜庆热闹,各类民间艺术绝活纷纷走上街头,为群众送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民间绝活“跑帏子”格外引人注目,倍受群众喜爱。据了解,“跑帏子”又名“经纬舞”,起源于春秋卫国时期,约有3000多年的历史,几经失传,日前经过抢救整理,重放异彩。……[详细]
  相传800多年以前,凤凰山脚下有一个地主,地主家有个女儿,知书达理,聪明贤惠,乳名叫丹儿,长得是羞花闭月般的容貌,如同山上开放的牡丹花。地主家有一个长工,名叫桦生,他忠厚勤劳,心地善良,开朗乐观,劳动之余能唱出很美妙的山歌,据说歌声能引来凤凰在山间翱翔。日久天长,丹儿爱上了桦生,桦生也深为丹儿真情所感,十分强烈地爱着丹儿。村头有一条小河,河水从凤凰山上的滴水崖流下,清澈见底,如同丹儿与桦生纯真的爱……[详细]
  河南省新郑市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诞生、建都之地。五千年前,新郑为有熊国。据文献记载,农历二月初九,黄帝生于轩辕丘(今新郑市区北关)。后来,他于三月初三在有熊国开国立都,肇造中华文明。古代官民为纪念黄帝功业,在轩辕丘旁建轩辕故里祠,又在黄帝建功立业的具茨山(今始祖山)风后顶之巅筑轩辕庙,自春秋时起,每年三月初三,当地仕民都要在轩辕庙、轩辕故里祠隆重举行黄帝开国建都周年拜祖庆典以示纪念,这种拜祖习俗……[详细]
  时间:每年正月地点:翰园简介:开封翰园春节祭祖大庙会以轩辕黄帝祭祖庙会、大宋年文化庙会、文化艺术庙会、特色商品博览会等为突出的亮点和特色,每天举行的祭祖大典、庄严肃穆,彰显炎黄子孙对祖先的无尚崇敬,拜轩辕黄帝,请新春大福,是庙会的一大看点。……[详细]
  在河南省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中,有一种舞蹈叫锔缸挑舞。目前,这种舞蹈的唯一传承人是民权县老颜集乡的桑胜杰。在京九晚报商丘边界行采访组到老颜集乡时,记者走访了桑胜杰,观看了他表演的锔缸挑舞。锔缸是民间手工艺人的一种绝活,艺人们在走街串巷时肩挑着挑子,这种挑子十分沉重,人们为了节省体力,在行走时就会时而左,时而右,姿势似有轻歌曼舞之感。在宋代仁宗年间,这种舞步演变成了一种舞蹈——锔缸挑舞。以前,……[详细]
  白马寺一带金银器制作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在清代达到鼎盛。世居此地的王氏一族,靠祖传的金银器制作技艺为生,在当地颇有名气。据记载,清道光年间,王氏族人王继曾建起金银器加工作坊,开始规模化加工生产金银器,白马寺金银器制作进入了鼎盛时期。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王家的金银器制作技艺代代相传。该技艺继承了从先秦到民国时期的历代金银器制作技法,吸收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以纯手工的方式呈现……[详细]
  烙画,又称烫画,火草画,历史悠久。三门峡的烙画,图案清晰,不退色,颜色美观大方。经过多年实践,三门峡烙画已从单一的烙花尺子,发展到板烙、套色烙画和填彩烙画。使用原料由过去的只用冬青木,发展到胶合板等。题材内容丰富,具有独特风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