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特产

湖北省民俗文化

  茅古斯舞于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茅古斯舞是土家族古老而原始的舞蹈,土家语称为“古司拨铺”,大意即“浑身长毛的打猎人”,汉语多称为茅古斯,是舞蹈界和戏剧界公认的中国舞蹈及戏剧的最远源头和活化石,从其服饰、道具到表演形式、表演内容,茅古斯真实地再现了父系社会至五代时期土家人的渔猎、农耕生产生活及婚姻习俗状况。“茅古斯”们赤身裸体的肌肤上扎满了茅草,每股五块……[详细]
  高跷故事亭子盛行于黄陂东乡、西乡一带。集杂技、戏曲、故事于一体,在高空中用高跷小调演绎戏曲故事。一花一团一赛场,武汉杂技名远扬。民间竞技更活跃,强身健民体质壮。杂技皇后夏菊花、屡获国际大赛殊荣的武汉杂技团、以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和武汉杂技厅为载体和场馆的国际杂技东方赛场,使武汉成为中国和世界杂技艺术的中心之一。作为衬托红花的绿叶,便是遍布各城区的民间竞技和群众性的武术、渡江等活动,这些民间竞技活动深……[详细]
  “双镲子”为湖北省第二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松滋市素有“古乐乡”之美誉。自古就有“响水就有歌,无歌无乐不捭禾”之说。汉唐时期,鼓乐尤甚,历史上,松滋民间器乐丰富多彩,乐种和演奏形式多种多样。20世纪80年代,文化部门收集到锣鼓点子、唢呐曲、丝竹合奏曲及独奏曲多首,尤以双镲锣鼓(又称双镲子),地方特色较浓。双镲子(打击乐)又称双镲锣鼓。它同其它锣鼓的不同之处是鼓和镲所处的位置不同,双镲锣鼓……[详细]
  打花棍亦名湘莲,由一人手拍竹板为唱,三四人手摇湘莲和之。湘莲系一根长约三尺、比拇指粗的竹竿,两端镂成三个圆孔,每一孔中各串数个铜钱,涂以色彩,两端饰花穗彩绸。表演时,男女青年各持湘莲做各种舞蹈动作,以湘莲敲击肩、臂、胸、脚等部位,亦可男女双人对打,形成舞、打、跳、跃的连续动作。行进时,可打出前进、停留、蹲下等多种步伐,有较强的节奏感。打花棍在清朝中期传入沙洋,至今仍流传民间。……[详细]
  挑担围鼓为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挑担围鼓俗称挑鼓架子打踩街,是可以行进演奏的一种民间吹打乐演奏形式。先秦时期,古楚乐盛行,已八音俱备,凡重大庆典、祭祀、宴乐之举,必有鼓乐演奏。汉唐以来,荆州民间吹打乐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运用十分广泛,南北朝时期直至宋代,荆州民众于腊八日举行驱傩民俗活动时,村人并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人们敲锣打鼓,走街串村以逐疫。唐宋时期,泊于沙市长江码头的船只,有……[详细]
  绕棺舞,俗名“打绕棺”,是本市流传最广的一种祭祀舞蹈。老人去世,称为“白喜”,讲究热闹排场。在埋葬的头天晚上,称为“坐夜”,一般由5~7名民间艺人,绕棺而歌,飞旋起舞,形成丧葬活动的高潮。绕棺舞风格粗犷豪放,刚劲夸张。主要要动作有“弯弓射箭”、“怀中抱月”、“猛虎下山”、“犀牛望月”、“二龙戏珠”、“黄龙缠腰”、“鸳鸯伸腿”、“鹰鹤展翅”、“鲤鱼上滩”等,摹拟民间生产与生活情景。2011年1月,绕……[详细]
  干龙船是一种民间曲唱艺术,其船身为龙形,长约三尺,船首龙头昂扬,船身龙鳞闪闪,船艄龙尾苍劲有力。龙船上面有一小亭,亭中供奉观音或财神菩萨,意为“金龙送喜”,两旁贴有“走出世外认亲访友,不用盘问为求衣食”对联。表演者将“干龙船”往主人家堂屋门前或院坝一放,配以小锣、云板,一折又一折地说唱开来,往往为即兴演唱,风趣幽默的韵白与唱词让人捧腹开怀。因在人家的堂屋或院坝玩,有龙不下海,有船不入江,故名“干龙……[详细]
  向王节向王是鄂西土家族的远祖。传说他生于武落钟离山赤穴,农历六月初六这天在清江河遇难。为了纪念他,人们在清江两岸修建了向王庙,现有40多座。每年六月初六,人们都要换上干净的衣服,到向王庙去烧香进贡果。向王节的来历相传向王不仅是土家人的远祖,而且是开辟清江的人。据向王庙石刻记载:“向王生而为人,死而为神,开辟清江,有大禹之德。”民间还流传着一首歌谣:“向王天子一支角,吹出一条清江河,声音高,洪水涨,……[详细]
  地花鼓(俗称花鼓子)是流传在宜昌市域秭归、兴山、宜昌等县的汉族古老的民间舞蹈之一,是一种载歌载舞的演唱形式。据老艺人祖辈相传推断,至少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从“一周二岁打花鼓,打到九州十三府”的台词唱腔来看也说明了它源远流长。地花鼓属灯舞类,最初仅限于春节等传统佳节时与大闹花灯活动穿插进行,汇同“狮子”、“龙灯”、“彩莲船”一起进行表演,载歌载舞,情节生动,内容朴实,表演风趣,喜闻乐见。这种文化习……[详细]
  鄂州玉连环根植乡土,世代相传,属曲艺范畴,2009年入选第二批湖北省非遗代表作名录。由古老的民间道教打击乐演奏形式发展演变而来,多用于婚丧、节庆、大型庙会等民俗活动中。玉连环演奏的代表性乐器为“叮当哐”,是在原始的“叮当”的基础上添加而成,后艺人将几种乐器固定成如意图形,取名为玉连环。上世纪七十年代,鄂州民间艺人将玉连环音乐改为说唱表演的曲艺形式搬上舞台,已衍变成一种新的曲艺形式。玉连环曲调节奏明……[详细]
  红安绣活是流行于湖北红安一带、以连袜绣花鞋垫为突出代表的民间刺绣艺术。当地历来就有“黄安(今红安)“无女不绣花”之说,鼎盛时期(解放后至文革前)红安绣制鞋垫已形成最盛行的风尚。据传,红安绣活始于汉,盛于明清。在红安,连袜绣花鞋垫既是一种平常的生活实用品又是具有特别意义的民俗艺术。妇女们把它作为展示才华的平台,还把它作为社会交流的馈赠礼品和传情的信物。红安绣活在工艺技巧、构图风格和图案寓意的艺术风格……[详细]
  创者为明朝初年新洲张旗牌湾的世袭官张炳公。数百年中,该舞张姓独传。至清末,才传艺于外姓。高跷狮子舞表演形式别具一格:舞狮人的双脚踩在一尺八寸高的高跷上,前滚后翻,腾转蹦跳,表情达意。在新洲举水以西的周铺、仓埠、阳逻、张店等地盛行,并流传到河南、湖南等省。特征:集武术、杂耍、戏曲等多种表演手段于一体。专家点评:“高人出世外,卧龙藏民间”,在湖北省和武汉市多次举办的“民间艺术”大赛中,新洲张旗牌湾的高……[详细]
  流行于来凤县革勒车乡、三胡乡一带,“龙身”全部用稻草扎成,长约8到10米,以棍托举,轻巧灵活,表现出“龙”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的各种形态,极具泥土气息。……[详细]
  上巴河镇马家潭,因马氏移民家居于此而得名。一年一度的“赛龙舟”因马氏祖先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创,并成为马氏家族的传统习俗。因其声名远播,影响甚大,已演绎成当地群众节日文化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马家潭发源于天堂寨的巴河水,急急南下,触“晒谷石”而旋转成潭,水深流缓,正宜挥桨竞渡,加之两岸河滩平缓开阔,可供万人围观助阵。每逢有赛龙船的盛事时,巴水岸边团风、浠水等地群众都会前来围看马家潭的“龙舟竞渡”……[详细]
  剪纸是团风县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一项珍品,已有近千年历史了。据考证,剪纸在唐宋时期主要用于丧葬活动,明清时扩展到居家、服饰等方面,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常备品。郭楚英老艺人曾介绍说,其祖父郭隆泽于清光绪年间,在团风大庙旁开了一家杂货铺,除经营香烛火炮、扎制灵屋外,还剪制窗花、喜字花、寿字花以及各式鞋帽花等剪纸样品出售,选购者络绎不绝。时有民谣“一把剪刀多有用:既剪龙、又剪凤,剪出老鼠能打洞;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