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特产

湖北省民俗文化

  汉滩小曲是湖北省第二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俗称“汉滩丝弦”又称“外江小曲。”发祥于荆州地域。是流传在宜昌至九江等长江沿岸城乡的古老曲种,在清末,民国初年和建国初期曾盛极一时。汉滩小曲由明、清时期流传的民间小曲发展而来。解放前,这一曲种是流浪江湖的民间艺人,特别是盲艺人的谋生手段。它用以四胡为主的丝弦乐器伴奏。以坐唱为主。演唱时男女搭配,女演员击云板、男演员操琴,可单唱、对唱、多人围唱,曲……[详细]
  “毛把烟砂罐茶”是湖北省第二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地处湖北中南部和武陵山余脉与江汉平原过渡地带的松滋,是烟茶的产地之一。自古以来耕农有种烟种茶之习惯,也有吸烟、饮茶之风。饮茶可以助消化、解油腻、祛暑热、提精神;抽烟可以提神抗疲劳、助思考。烟茶作为一种礼俗,始自春秋时代,清末民初极盛。松滋西南部山区的土家族人群传承沿习种烟种茶、烹茶、饮茶之风,进而扩展开来,于是便有了“种、吸毛把烟,煮、喝……[详细]
  荆州鱼糕,又名百合糕,俗称荆州花糕,为湖北省第二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荆州八大名肴之一的鱼糕,历史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出游于纪南城外偶食之而爱,被引为楚宫廷头道菜肴,直至清末,鱼糕仍出现在宫廷宴席中,据传乾隆过往荆州时,尝过鱼糕后脱口而咏:“食鱼不见鱼、可人百合糕”。末代皇帝胞弟爱新觉罗·傅杰先生访荆州品过鱼糕后欣然挥毫“辽沈无双味”加以称赞。荆州鱼糕在荆州广为流传,民间百姓婚丧……[详细]
  五虾闹鲇又名五虾闹鲶、五虾戏鲇、虾子灯等,是一种群众自娱性的民间舞蹈形式,流传于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镇。“五虾闹鲇”为湖北省第二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俗称“虾子灯”、“玩虾子”,是在荆州流传多年在街头广场表演的一种民间彩灯舞蹈。以荆州市中心城区、洪湖市等地为盛。清代“五虾闹鲇”便盛行于荆州了。旧时,荆州城区会玩“五虾闹鲇”的以制鞋工人居多。清光绪以后洪湖市峰口镇盛行玩“五虾闹鲇”。虾子灯……[详细]
  团风庙宇多,庙会亦多。细数之,庙宇不少于20座,庙会不少于25个。其中历史较长,建筑较好,香火较远的,要算紫金山、太金山、万金山三座庙;活动声势较大、民族色采较浓、文化气息较盛的,要算二月十五的土地会,也叫抬阁会,五月十五日的龙船会,也叫马会。现将这两个庙会分别实录如下:二月十五日的土地会土地会是前后2个会合成的。前为“兴会”:从正月十五夜起,至正月三十日止,历时半个月,每天晚上,全镇分三个甲即头……[详细]
  文曲戏,又名“调儿戏”,源于鄂东广济(现武穴市)和黄梅太白湖区,流行于鄂、皖、赣三省毗邻县市,是在明代流传下来的“俗曲”和民歌小调基础上逐步形成起来的。剧目有《金莲调叔》、《苏文表借衣》、《宋江杀惜》、《点药》和由汉剧移植的《游龙戏凤》等小戏,受到群众的欢迎。……[详细]
  沔阳渔鼓一种湖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 ,是湖北省流行最广、群众熟悉和喜爱的曲艺走唱形式。沔阳渔鼓职业艺人代代相传,并有丰富的传统曲目和唱腔,1940年前后,盛行于鄂中江汉平原地区。1952年以后,沔阳渔鼓演唱活动遍及全省,1958年改名为湖北渔鼓。长期以来,各地仍沿用沔阳话演唱,保持着浓厚的民间乡土气息。 它以粗犷、高亢的唱腔,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国民间艺术史上颇负盛名。沔阳渔鼓是曲艺的一……[详细]
  黄梅挑花是湖北省黄梅县民间一种古老的挑制工艺,堪称中华瑰宝。由于其工艺独特,风格奇幻,产品精美,被专家学者称为“富于幻象的楚辞,赋予情感的国画”。  一、取材广泛,古朴典雅  黄梅挑花的图案有团花、边花、填花、角花和花边之别。各纹样造型迥然不同。取材广泛,构思精巧,如团花就有富寿双全、龙凤呈祥等;边花有二龙戏珠、八仙过海等;填花则有斑鸠石榴、龙舟竞渡等;角花则无一定格式,多以字、柏叶、莲花为主体,……[详细]
  “牛王节”是恩施州苗族传统节日之一,曾在苗族聚居区广泛流行,现在主要流行于来凤酉水流域,在其他地方只有节日遗俗。牛王节一般在农历四月初八或十八举行,又称“四月八”,其节日活动以酬谢耕牛的祭祀活动为主,兼有其他如上刀梯、民歌对唱等传统文化表演。“牛王节”的传说中流传较广的说法是,一次战斗中,大雨中苗族士兵战败退至一条猛涨的大河边,危急之时一条水牛从河对岸游过来,士兵们拖着牛尾巴转移到河对岸,遂奉水牛……[详细]
  工尺锣鼓,英山地区的一种民间音乐表演形式。“工尺”曲谱由明太祖御赐英山。工尺锣鼓全套器乐共有23个套路,其中7套弦管乐曲,16套打击乐曲。弦管乐曲调简单,走向上行,打击乐情绪热烈,中等速度,节拍平稳,俗曰:“有官家风度。”……[详细]
  土家“撒叶儿嗬”“谁家开路添新鬼,一夜丧歌到天明”(清代彭秋潭《竹枝词》)。土家“撒叶儿嗬”,汉族称“跳丧”,又叫“打丧鼓”。现今“撒叶儿嗬”的分布主要沿着清江流域,巴东县大部分区域和鹤峰、建始与巴东接壤的小部分区域。巴东野三关、清太坪中心流行区“撒叶儿嗬”音乐曲调、舞蹈表演套路丰富。土家人有“一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的说法,跳丧是“欢欢喜喜办丧事,热热闹闹陪亡人”,只有“走顺头路”即寿终正寝……[详细]
  天台禅乐,由中国佛教史上第一支全僧人禅乐艺术团表演,是天台寺首次推行将禅乐训练作为天台僧侣的修行法门。目前艺术团能够演出30多个不同类型的节目,艺术团的舞蹈表演大多是表现佛教内容的,比如佛教手印舞蹈《-舞》,用舞蹈动作把佛教手印夸张和艺术化;舞蹈《放河灯》表现了农历七月十五追祭祖先、超度亡灵的佛教传统。排演的音乐情景剧《茶礼》则展示了佛教的禅茶文化,大合唱《祈福歌》、《回向偈》低沉雄厚,让观众感受……[详细]
  团风但店“天府圣会”是但店镇独有的一项民俗艺术活动,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相传明末清初,但店镇一丰姓老爷在江西为官,因不愿弃明投清,遂辞官返乡。行至鄱阳湖,忽然狂风大作,眼看就有沉船的危险,老爷随即取出香纸,对天焚香、化纸祈祷,口中念念有词。说来也巧,顿时风停雨住,云开雾散,只见天空一道金光闪过,“天府金容大帝”六个大字在湖上空,赫然可见,湖面立即恢复了平静。丰老爷回乡后,就在但店正街办了……[详细]
  东路花鼓戏早期名曰“迓戏”,俗称“哦呵腔”,后称“东腔”,也称“东路子花鼓戏”(今湖北楚戏为“西路子花鼓戏”),1958年定名为“东路子花鼓戏”,1974年更名为“东路花鼓戏”。  东路花鼓戏在历史上流传甚广,影响极大。据有关资料记载,剧种形成于嘉庆末年,距今已有一百七十余年的历史。该剧种其所以能长盛不衰,流传甚广,主要是她源于民间,为群众喜闻乐见,且雅俗共赏。早在道光二年(1822年),迓戏的传……[详细]
  黄冈市黄州区唐家渡村位于长江北岸,古时候多发瘟疫与旱灾,清嘉庆年间(公元1800年前后)始,在甲子年春节期间,人们按五龙(黄龙、白龙、红龙、金红龙、乌龙)的颜色备制五条龙灯,命名为“五龙奉圣”,舞龙谢神,祈祷降雨、收疫、祛灾、赐福,相沿成习。唐家渡舞龙有固定的习俗程式,每年腊月十八,请回龙头、龙尾,穿龙衣;腊月二十到“三官寺”由寺庙僧人举行开光仪式后游本坛(指唐家渡村村民居住地);正月初五至十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