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特产

湖南省民俗文化

  花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人口12000余人,居住在雪峰山东北麓的溆浦和隆回接壤处,海拔1300米的崇山峻岭之中,因女子筒裙上装饰有艳丽的挑花而被人称为“花瑶”。挑花是花瑶人世代相传的民间工艺。制作时,花瑶妇女以靛青色土布为载体,用挑花针通过数针法,将白色或彩色纱线挑入其中,制作而成。花瑶妇女们从小学习挑花,用以制作终身的服饰。花瑶挑花不用描绘设计,也不用模具做刺绣架,全凭挑花女灵巧的双手和娴熟的技巧……[详细]
  长沙火宫殿传统小吃系指长沙火宫殿现存的,为市民大众所熟悉的各种风味小吃品种,是长沙地方风味小吃的龙头和代表。长沙火宫殿小吃以八大传统小吃为主体,即油炸臭豆腐,姊妹团子,龙脂猪血,三角干子,煮馓子,红烧猪脚,荷兰粉,八宝果饭。八大传统小吃都是有独特的制作工艺,风味别具,为市民游客所广泛认同和喜爱,并传承已久。其他小吃如糖油粑粑,白粒丸,兰花干子,神仙钵饭等,都有其鲜明特色和独到技艺,也有着深厚的群众……[详细]
  邵阳蓝印花布主要分布于邵阳县五峰铺镇、塘渡口镇、塘田市镇、白仓镇、古县城、宝庆城及周边城镇。解放初期,仅县城宝庆就有特大染坊八家,中心染房三十多家,1986年,邵阳蓝印花布的最后一家染房在五峰铺镇停产。邵阳蓝印花布源自远古时代苗、瑶人民的“阑干斑布”和蜡缬,是由境内苗族、瑶族的蜡染演变而来的。据《宝庆府志》、《邵阳县志》记载:唐代,邵阳各地引种棉花,棉纺织布业兴起,邵阳人在蜡染的基础上以豆浆石灰代……[详细]
  益阳虾子起拱,又称“耍虾子”,属民间传统体育与竞技项目,史称“舞虾”。史料记载,舞虾约起源于汉代。魏人孟康所注《汉书·礼乐志》曰:“象人,若今戏虾鱼师子者也。”(古以“师”代“狮”。)史料见董锡玖、王克芬著《唐代舞蹈》“太平乐”部分。益阳虾子起拱,也就是民间所说的“耍虾子”,是否起自汉代或魏晋,已无可考。但是据《益阳县志》载,魏晋时期,县境人口日增,农耕渔猎之业有较大发展。依山面水而居的益阳先民是……[详细]
  桂东县地处湖南省郴州市东南边陲和三省交界处,座落在罗霄山脉南端。毗邻于革命摇篮井冈山,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份。巍巍罗霄、莽莽群山,造就了革命老区人民这块名优茶生产宝地。全县海拔高度低至294米的湘赣边缘,高至2042米的“八面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峰多达479座,峰峦竞秀,形态万千,气势磅礴,极为壮观,有民谣云:“上有八面山,下有胸膛山,离天三尺三”,足见其高峻。县城……[详细]
  苗族医药始于部落联盟时代,西汉刘向所著《说苑辩物》对苗族医药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追述。《中国苗族通史》、《凤凰厅志》、《永绥厅志》、《乾州厅志》以及中华民国社会科学院著名民族研究学者芮逸夫,纯凌声合著的《湘西土著民族调查报告书》对苗族医药都有记载。苗族医药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聚居的凤凰县、花垣县、吉首市、古丈县、保靖县、泸溪县,尤以凤凰、花垣、吉首为甚。苗族医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详细]
  沅陵地处湖南西部,北倚武陵,南靠雪峰,位于两大山脉之腹,素有“湘西门户”之称。沅陵传统龙舟赛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沅陵传统龙舟赛主要特征是:赛船每只48人,其中前引水、后艄公、头旗、二旗、锣手、鼓手各一人。赛程以江面水涨水落自行而定,分上下水排阵,横江而竞。横水竞渡,赛船多,划手多,观众多,赛时长。将民间民俗与体育竞技传统赛事发展成为包括:“偷料”、“关头”、“绕河”、“绕庙”、“……[详细]
  益阳市地处湖南省中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市人口460万,面积12144平方公里,境内土质肥沃、气候宜人,所以竹类资源十分丰富,其蓄积量达15亿株,在全国排名第二,1995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楠竹之乡”。小郁竹艺是一种采用直径5公分以下的刚(麻)竹为骨架、毛竹为部件加工成各种器用具的一种民间传统手工制作工艺。主要由选料、下料、烧油、郁制等三十多道工序组成。益阳人民很早就利用本地丰富的竹……[详细]
  汝城故事会,相传始于明朝,迄今已有270多年历史,这是汝城继香火龙之后的又一珍贵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厚坊(何氏)和津江(朱氏)两大家族世传,分别在每年元宵节前后展出。故事会,是汝城县独特的民间文化,具有浓厚的艺术品味,主要反映古代戏剧和现代生活中所发生的典故、传奇或具有诗情画意的事情,属于脸谱化、服装化的娱乐戏,每台“故事”都能完整地表现一出传奇故事情节。……[详细]
  在湘西凤凰苗族,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祭祀活动应算还傩愿,几乎每家每户都做过。时至今日,每年秋收之后,村村寨寨多则五六场,少则一两场从未间断过。还傩愿,苗语谓之“冲奴”。人们凡遇家人不安、五谷不丰、六畜不旺、财运不佳、口角纷争,经巫师卜知后,就要举行这种酬傩祭典,所祭祀的是为人类繁衍的是始祖傩公傩母。其内容有消灾愿、求子愿、太平愿、求福愿等。但我们见得最多的还是消灾愿和求子愿。由于傩班演员都是民间艺……[详细]
  沩山,与桃江、安化交界,这里山高路陡,常年雾气大,湿气重。当地的擂茶有祛热解暑,疏肝理肠,提神醒脑的功效,为应对这种天气,多少年来,一直有吃擂茶的习惯。裴休是密印寺的捐建者,有关裴休与沩山擂茶,至今还流传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相传唐宣宗时,安化的梅山,有一个名叫张钟的恶霸,勾结当地一批流氓地痞,占山为王,打家劫舍,这一带老百姓过不得安宁的日子。潭州(今指长沙)刺史裴休知道后,就带兵来围剿。当时正是……[详细]
  宁乡皮影一般是3~4人组成演出班子。影型为牛皮制作,灯源为植物油或煤油。演出时艺人操作影型,称为“顶作”或者“顶条子”,其余奏文武场面,演唱湘剧或者花鼓戏剧目。多系酬神还愿或庆寿是演出。皮影在宁乡的盛行最早可追溯到清代,在继承了传统的传影手法的基础上,宁乡皮影不断丰富内容,改变皮影传播的表示和表现方法,已形成了宁乡特色。有《宝台山》、《八百秋》、《薛仁贵征东》、《造梁》、《双龙套》、《赐福》、《金……[详细]
  宁乡自古庙宇林立,香火鼎盛,大小庙会多不胜数,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成为民间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随后,又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性活动。于是过年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内容。庙会多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如农历的3月19日,5月14日,6月19日,9月19日等日期是宁乡凤凰山传统的庙会日期。庙会期间,信徒云集,……[详细]
  该技艺在柔软且有韧性的普通钢中间嵌夹一段高硬度的合金钢,通过助燃剂、助焊剂的辅助,在高温条件下反复锻打,经过冷作的校正、定型、开锋、多次淬火等共30多道工序,产品具有锋利耐用、易磨耐久、能切能砍、卷刃不崩口等特点。2012年,经长沙市人民政府批准,手工热锻嵌钢菜刀技艺成功申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细]
  浏阳河酒传承历史悠久,承载着湘江流域特别是长沙地区鲜明的地域特色、风俗民情和酒文化特色,酒香绵长,酒味醇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