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特产

广西民俗文化

  凌云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县份,境内有13个民族,即汉族、壮族、瑶族、回族、苗族、侗族、哈尼族、凌云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县份,境内有13个民族,即汉族、壮族、瑶族、回族、苗族、侗族、哈尼族、黎族、仫佬族、水族、满族、高山族等。 凌云壮族自称布楼、布依,壮族是古代骆越民族的后裔,秦汉称傣、狸,唐朝称蛮,解放后称僮-壮。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壮傣语支。 凌云瑶族分为兰靛瑶、背陇瑶和盘古瑶三支。……[详细]
  常言道:一方水土一方人。玉林是岭南都会,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诚如玉林人自许的那样:千州万州不比我翡(玉)林州。当然,其中不无“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的恋乡情结。随着玉林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面貌的巨大改观,加之两届玉博会的成功举办,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玉林旅游业的长足发展。按照常理,游客每到一个地方,除了观赏当地的风景名胜外,更有兴致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而其中最关注的又数编成……[详细]
  玉林偷青夜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陆川客家妇女精心“偷青”的佳期。玉林偷青夜中的“偷青”就是偷青菜。青菜泛指各种生菜、萝卜、葱蒜。按方言谐音:生菜——生财、萝卜(菜头)——彩头、葱——聪明、青蒜——精算。人们认为偷了青的人,这一年会生财有道、聪明伶俐、精明能干、博得头彩。所以正月十五去偷青的大多是怀揣理想的年轻人,用以表示自己的“癫狂”。偷青的人必须遵守三条规矩:一是只限于正月十五、十六两晚进行,青……[详细]
  在靖西县同德乡意江村足邦屯和果老街,有一个古老的传统习俗,就是每年正月十六日闹花灯(果老街在正月十二日),家家户户都要精心制作两三个不同样式的花灯。为什么要闹花灯,有一个生动的神话传说。春秋时期,有一个姓李的家庭,生了一个胖胖的儿子,取名李耳,因为一生出来头发都白了,所以人们都称他为老子。后来,他-成仙,玉帝封他为太上老君。他的弟子奉他为道德天尊。有一天,太上老君光临灵霄宝殿,玉帝特意召来三界大仙……[详细]
  农历闰年过壮斋节,是靖西县安德古镇的传统习俗,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节日为期三天,当地群众除举办壮族特色斋宴外,还举办民俗巡游表演、侬智高六旗方阵展示、民间祈福仪式表演等系列活动。 壮斋节俗称庙会,远古时期,壮族人家在古文化理念的支配下,每逢闰年以举办斋节的形式,祈福化灾、驱赶-,祈愿来年风调雨顺、物阜民丰、国泰民安。而今,壮斋节已演变成为当地群众农历闰年过节举行的一项民俗文化娱乐活动。靖西县安德……[详细]
  关圣即三国名将关羽。关羽被奉为神,是从隋朝一个和尚开始的。《佛祖统记•智者》记载:天台山僧人智觊于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到当阳县筹建场,即建寺传教,有一夜梦见一长髯神人,自称是汉将关羽,为当阳山主,愿做佛门弟子,供护佛法。智觊和尚把他的梦告诉了晋王杨广。杨广上奏隋文帝杨坚,关羽遂被封为护法神——伽蓝。以后各王朝加封,明神宗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龙邦老人传说,关圣……[详细]
  壮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为1600多万人,其中1500多万人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90多万人分布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3500多人分布在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和怀集县,1万多人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5000多人分布在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境内。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壮民族的丧葬礼俗复杂多样,既有社会礼仪的特点,又有人类处理死者的信仰行为。人老临终,家人尽集……[详细]
  龙邦的山歌比赛,男女歌手即席斗智斗才,出口成句,句句押韵,对仗工整,比喻形象生动。当优美的歌声一出口,观众就会发出一阵阵会心的笑声。山歌种类有:东西南部的“诗地那”(下甲山歌)、东北部的“诗壮”(凌结山歌)、“诗长套”(渠洋山歌)、东部的“诗天等”(天等山歌)、西北部的“诗龙临”(上甲山歌)、“诗论”(那坡山歌)、“诗巴乐”(巴乐山歌)、“诗哈嗨”(底定山歌)等共八种。其中下甲山歌和上甲山歌最普遍……[详细]
  采茶舞在崇左主要流行于驮卢、那隆、左州等地村镇。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钦州一个打瓦师傅到驮卢圩灶瓦村打瓦,又教老百姓演唱采茶戏,也到附近的更别、屯村、更懒、伏廖村传授。1918年,邕宁县那陈村民间艺人赖福栈来到那隆、群黎、左州、渠茗、弄焱村教唱采茶。从此以后,外地采茶戏开始传入崇左。经过4、5代人的传教,流行崇左的采茶戏,其内容多以反映壮族人民劳动生产、生活、爱情为主旋律。采茶舞是由当地群众……[详细]
  “航诞”是靖西壮族的一种民俗活动,它与壮族其他地区的歌圩同一渊源,但和一般的歌圩又有所不同。靖西壮族“航诞”,“航”拟壮音,汉意即“圩”,“诞”亦壮音,含诞生、节日之意,“航诞”即庆开圩市的日子。这一民俗活动在其他地方是以歌唱为主,因此也有的称为“歌圩”,“歌圩”是汉文化对壮文化的转写。在靖西只称“航诞”而不称“歌圩”,它是人们庆祝开圩市的日子,也是亲朋好友的定期聚会,以歌唱为乐,同时又进行文化、……[详细]
  假如你有机会到靖西壮族群众居住的村庄走走看看,定会发现村中一些群众家门口或屋角处,面对马路的地方都立有一块块石碑。碑身有80厘米高的,也有40、50厘米高的,样式各异,大小不一。石碑正中写着“泰山石敢当”5个大字,上面画有阴阳八卦或虎头的图案。石碑两旁分别写着“姜太公在此”、“泰山老君勒令”等字。这是人们驱鬼辟邪、禳宰求福、平安生财的“顶杀气”碑。靖西壮族群众认为家门前面对马路是穿心杀主、破财损丁……[详细]
  靖西乡村的壮族人民善于用树枝作为“隐语”,表达某种意思。这些“隐语”约定俗成,众人皆知,心领神会,共同遵守。谁家的婴孩顺利出生,家人便欢天喜地地在前门显眼的地方,挂上一枝橘子叶或柚子叶。意在郑重对外宣布:我家有婴孩安全降落人间。是挂橘子的树枝,还是挂柚子树枝,得视男女而定。生男婴的挂柚子树枝,生女婴的挂橘子树枝。生男婴挂在大门的左边,生女婴挂在大门的右边。壮胞喜欢吉利,柚树和橘树都是常绿乔木,而且……[详细]
  腊月三十晚上,人们习惯称为除夕,是旧岁至此而除,新岁即将来临之意。除夕之夜,灯火通明,全家人围炉夜话,通宵不眠,名为“守岁”。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一直吃到夜里。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在民间,守岁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长辈往往讲故事,说笑话,给孩子猜谜语,以便守岁时驱逐睡魔。关于守岁,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在民间,有这……[详细]
  壮族民间过年风俗十分奇特。年三十晚,各家各户都纷纷寻找一根坚硬而粗大的木柴,准备在除夕之夜投入火灶,作“连岁火种”。屋内有炉火,屋外有篝火,火越旺越好,以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所以称之为“旺火”。新年春节,靖西壮族有一种习俗从初一到初十的十天里是不能借火种给别人的,认为这会使来年家门火气下降,发不起家。故有“新年十天初,不租借火种”的说法。为解决新春的自家用火,即使是再穷得无米下锅的人,都必先找一……[详细]
  在中国,龙是吉祥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化身,是华夏民族共同的图腾。靖西壮族在喜庆佳节也有舞龙舞狮以示吉祥的习俗。靖西的龙舞分为两种:一种是“文”龙,即舞动起来比较斯文,动作变化较多,常用的动作如“龙戏珠”、“龙回头”、“龙摆尾”、“龙绞柱”、“龙游云天”、“翻江倒海”等。“文”龙舞动时规定不能往龙头龙身上烧炮,鞭炮只能在龙的前、后燃放。因此,这种龙舞大多在白天走村串巷舞,或者应邀参加喜庆典礼活动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