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特产

广西民俗文化

  巴马是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境内民俗文化内容非常丰富,其中与健康长寿有关的民俗活动就有十项之多。补粮习俗。这是孝道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补粮亦称添粮盘粮天粮,是为老人祝寿的人生礼俗。所谓粮,在壮族信俗观念中是一个人与生俱来、供养其灵魂、保持其生命的魂粮,年纪大了,魂粮少了,就要添粮以补寿。补粮分三类情况举行:一是老人在49岁(虚岁)后,每隔十二年,即49、61、73岁举行一次,73岁后视老人身体和家……[详细]
  中元节(资源河灯节),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资源河灯节源起于资江水道的航运,由中元节而来,是祭祀先祖的一种仪式,也是对遇难河工、水手、放排工的独特悼念行为。它记录了资源县人们的生活方式,记载着资江水道河工的生存状况,也记载了这条水道的航运史,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资源河灯节的放河灯有祭祖、制灯、放灯、许愿等一系列的民俗行为,既有中元节的民俗特点,又融合了当地人们……[详细]
  龟苓膏配制技艺源于秦末汉初,制作出来的龟苓膏最初为宫中御品,现在是市民用以清热解毒的“药食同源”食物。龟苓膏配制技艺是将自养龟作为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加入茯苓、生地、凉粉草、罗汉果、灵芝、田七、金银花、菊花等多种中草药,使用传统风选机、春碓、研钵、铡药刀、过滤装置、蒸煮炉等工具,经20余道工序加工制成龟苓膏的一种传统技艺。梧州龟苓膏性温和,不凉不燥,老少皆宜,具有清热去湿、旺血生肌、止瘙痒、去暗……[详细]
  “闹春牛”是侗族地区的传统,以迎接春天的到来和万物的复苏,是侗家新春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在龙胜的侗族民众中,“闹春牛”民俗活动已经流传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闹春牛”也叫“舞春牛”,队伍走向各家各户,每到一家堂屋,主人都会热情地摆出香茶,热情迎接,祈求六畜兴旺。同时,这也是侗族人民对“神牛”的敬奉。在广南村,“闹春牛”内容丰富,气氛欢快热烈。既有做各种农活的模拟动作,如犁田、耙田、扯秧、插秧、耨秧……[详细]
  米粉制作技艺(桂林米粉制作技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桂林米粉历史悠久,其兴盛于清末至民国时期的老桂林城,并因抗战时期大量外地文化名人和民众的到来和离去得以广泛传播。桂林米粉以桂林各县所产大米及流经桂林境内的漓江水为基本原材料生产,以城区老店历史传承配方熬制的卤水为灵魂,以卤味粉流传最广。相传在秦朝时,秦始皇派大将屠睢率军经桂林南下攻打岭南。因为军中北方将士众多……[详细]
  “补粮”是孩孙们为上了年纪的直系老人补充粮食,有的一年一次,有的三年一次,祈愿老人长寿平安。这个习俗认为,一个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他(她)们的“食粮”(意即寿限)有可能“断绝”,有必要由他(她)们的子女和孙子,还有出嫁了的女儿、女婿或其他的近亲来“补粮”,补粮一般择日在人静的晚上,请来道师(当地人称为“魔公(婆))做道,儿孙们由大到小,从近亲到远亲,依次在道师的主持下跪在老人面前给老人乘米,一人……[详细]
  瑶族猴鼓舞主要流行于东兰县三弄乡三合村布努瑶山寨。传说是瑶家祖先带猴打仗,凯旋而归,为庆祝胜利,人猴共舞以此表达成功喜悦心情。该舞蹈一般由12~16人进行表演,四人打铜鼓,一人打皮鼓,一人打铜锣,两人敲小皮鼓,4-8人跳舞(2名壮汉,4-6名少女),当锣声一响,铜鼓皮鼓便有节奏地敲打起来,有十余套以上不同打法,边敲边舞,忽儿像雄鹰腾空,忽儿像鲤鱼跃龙门,动作粗犷有力,舞姿优美大方,跳舞少女拿着竹帽……[详细]
  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是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螺蛳粉具有酸、辣、鲜、爽、烫的独特风味,非常美味。螺蛳粉的味美还因为它有着独特的螺蛳汤料,由螺蛳肉、三奈、八角、肉桂、丁香、辣椒等13种天然香料和味素、蔗糖等配制而成。螺蛳粉的制作步骤:1.猪骨,大料,沙姜,干枣,枸杞,香菇加水熬汤待用;2.腐竹油炸之后切块待用;3.炸完腐竹的油趁热浇到盛着辣椒粉的碗里……[详细]
  北路壮剧起源于田林县,流行于桂西地区,是北路壮话方言的地方戏曲,已经有300多年历史。上个世纪90年代末是北路壮剧鼎盛时期,那时光田林县就有100多个业余剧团,几乎每100人中就有一名业余演员。进入21世纪,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北路壮剧受到多元文化冲击,随着老艺人相继去世,青年一代对于壮剧的热情不高,传承出现断代。为使这一民族文化瑰宝得以传承发展,近十多年来,我区采取有力措施对其进行挖掘和保……[详细]
  京族独弦琴,属弹拨类弦鸣乐器,因独有一根弦而被世人习称为独弦琴。事实上,独弦琴在京族民间称匏琴,或称独弦匏琴,京族语即直呼旦匏,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古老乐器。那么,独弦琴是怎么来的呢?京族民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或传说由海龙王的“如意琴”演变而来,那一根弦就是龙王七公主的头发变的;或认为是京族的先民出海打鱼时,发现系在桅杆上的绳索,伴随船的摇摆用橹碰击则发出奇妙的声音,受此启发而模仿制作的。但关……[详细]
  农历十月十二是沙里牛王节。沙里是凌云县的4个瑶族乡之一。牛是沙里人的宝贝。传说,有一只恶蛟把沙里坝淹没了,抢走了最漂亮的姑娘。正巧,一位神将赶着一群仙牛路过此地,他把牛群赶到坝上吸水排洪,并与恶蛟奋勇搏斗,终于解救了百姓,救回了姑娘。沙里人为感谢神将的恩情,为他立庙祭祀,尊称他为牛王。从此,沙里形成了养牛、爱牛、敬牛的习俗。同时,惜牛、爱牛,是耕作现实的需要,也是古老民族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牛王节……[详细]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广西三江县最出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三国时期,侗族先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逐渐形成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三江侗族木质建筑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工艺堪称一绝。整座建筑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全以榫卯连接,结构牢固,接合缜密,有极高的工艺和艺术价值。鼓楼又称“罗汉楼”,埋巨木为中心柱,建成塔形“独角楼”,矗于侗寨之中,立地顶天……[详细]
  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南部的上南、中南、下南的毛南族聚居地区。花竹帽,毛南语叫做“顶卡花”(即在帽底编织花纹的意思),象征着吉祥和幸福,是毛南族男女青年的定情信物,亦是当地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的嫁妆,被誉为毛南族的“族宝”。毛南族花竹帽在过去多被当做雨具使用,后成为毛南族服饰的组成部分。花竹帽在当地流传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清代嘉庆年间出产的“竹笠极细密,少年妇女……[详细]
  出处《后汉书·孟尝传》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尝到官,革易前弊,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释义“还”,返回。合浦的珍珠又回来了。比喻人去而复回,或失物而复得。东汉时,合浦郡沿海盛产珍珠;那里产的珍珠又圆又大,色泽纯正,一直誉满海内外,人们称它为“合浦珠”。当地百姓都以采珠为生,以此向邻郡交趾换取粮食。采珠的收益很高,一些官吏就乘机贪赃枉法,巧立名目盘剥珠民。为了捞到更多的油水,他们不顾珠蚌……[详细]
  宾阳炮龙节是独具宾阳民族特色的一种非常热闹、隆重、全国少有的传统节日(即一年一度的农历正月十一晚举行舞龙活动)。炮龙节距今已有150年历史了。炮龙比一般常见的彩龙要大,装裱简单,短有7节,长有11节不等;龙长有30-40米,龙头龙尾用竹篾扎制,用沙纸装裱,龙身用色布装配。举舞之前,一般由组织单位发动捐献,筹备,张贴龙路(即向全城各单位各户发出邀请喜贴),敬请当日炮竹增光。是日,黄昏时分,无论是舞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