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特产

广西民俗文化

  丰收节又名“十成节””八成节“。扶绥县农村在农历十月过丰收节,丰收节起源的年代很难推考,但从清朝后已十分盛行。农民们把丰收节作为仅次于春节的节日来过。因为此节是在农闲时,所以特别热闹。节日的前几天,人们就开始筹备酒肉等所需的食物,有的地反还要做糍粑。在节日那天,外地亲戚不用通知都自然前往捧场,即使是陌生的过路人,只要碰上也可以到场参加宴席。谁家客人最多表明他的亲戚朋友多、门路广;相反,谁家要是门庭……[详细]
  西班牙斗牛在世界久负盛名,而壮族也有斗牛的习俗,且毫无逊色于西班牙斗牛,别有一番情趣。与西班牙人牛相斗的方式相比,壮族斗牛是两牛角斗,常常是两头大牯牛相斗,可以是水牛相斗,也可以是黄牛相斗。壮族斗牛大多是在农闲时进行,一般在秋收后至立春前,具体时间由各村代表商议而定。看斗牛如同赶歌圩,届时,四乡八村的男女老少均云集斗牛场,各自带上铜鼓、唢呐来为自己的参赛队呐喊助威。斗牛场一般选择在四面是山坡,中间……[详细]
  马山壮族扁担舞主要反映壮族人民从种到收的主要劳动过程。打时,每人手执一根扁担,模拟劳动动作,上下左右,站立下蹲,转身跳跃,原地前进等互相敲击,有时配合叫喊“咳咳”呼声,场面紧凑,气氛热烈,具有强身健体和娱乐作用。马山壮族扁担舞2010年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被誉为“广西民间舞蹈一枝花”,曾进京向中共十二大代表汇报演出,两次代表广西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文艺表演荣获一等奖。2010年……[详细]
  马山壮族会鼓历史源远流长。据考证,它始于宋末元初,盛于明清两代。其最初的功能为驱鬼镇妖,外袭警报,祈求吉祥,最后逐渐演变形成壮族民间一种娱乐活动而流传至今。马山壮族会鼓使用的道具主角是鼓,配角是锣和钹。鼓者声音洪亮、浑圆、厚重,钹和锣声则显得十分清脆。会鼓有很多打法,有混鼓打(序曲)、狂欢鼓、舞龙鼓、扁担鼓、花灯鼓等,中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插曲鼓。敲打时,多人协作,鼓声撼动四面八方。如今,每逢节庆之日……[详细]
  武林镇龙舟赛作为一项传统民俗活动,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平南县武林镇龙舟赛在西江武林段热情上演,为群众送上精彩的端午民俗大餐。“我已经连续参加三年的龙舟赛了,为能取得更好的名次,我请了10多天假回来做好赛前训练。”在广东从事纺织工作的贤化屯小伙古明纬说。与古明纬一样,贤化屯有30多名青壮年特地从外地请假回乡训练,为比赛做足准备。“比赛是由周围村民自发组织的,赛道长,很能考验队伍的耐力及团结精神。……[详细]
  香江龙舟赛已有百年历史。今年端午节,除了龙舟比赛,还有祈福仪式、祭河神、群龙醒狮表演、水上娱乐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今年的活动也受到中央电视台关注,央视利用新媒体手机平台现场直播龙舟比赛。香江龙舟赛已然成为贵港一张闪亮名片,当天吸引了近三万人到场观看比赛。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港南区瓦塘镇香江第六届“和为贵”端午龙舟节上,来自本地8支龙舟队在香江江面激扬江涛,一决高下。经过三轮激烈比拼,谭村队问鼎……[详细]
  抛绣球是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它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当时用以甩投的是青铜铸造的古兵器“飞砣”,并且多在作战和狩猎中运用。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的提高,飞砣也逐渐发展成现在的绣花布囊即绣球。绣球是姑娘们用手工做成的彩球,以圆形最为常见,也有椭圆形、方形、菱形等。绣球大如拳头,内装棉花籽、谷粟、谷壳等,上下两端分别系有彩带和红坠。人们在茶余饭后互相抛接以娱乐身心,起到沟通感情的作……[详细]
  扶绥壮族《舞雀》当地壮语称为“某挪”,是壮族民间传统舞蹈。流传于扶绥县渠旧镇,驮弄村及周边村屯是其中心流传区域。当地惯称白鹭为“雀”,故又名为“白鹭舞”,是当地壮族在春节、婚礼、贺寿等喜庆日子用于庆贺的舞蹈,表达祝福吉祥之意。 舞蹈表现白鹭在野外的生活,表演时用木制雀头,外覆布制雀身,绘有羽毛,由演员套在身上模仿白鹭的形态表演。如飞翔、觅食、戏水、梳羽、栖息等。舞蹈形式质朴,动作简单……[详细]
  东门斗鸡节为扶绥县东门镇传统游艺性节目,又名“斗鸡赛会”。民间传说东晋咸和三年(328年),东门蜈蚣、蝗虫泛滥成灾,农作物被破坏,民不聊生。农历十月初八,玉帝派宝葫芦仙翁下凡到东门降服虫魔,仙翁把宝葫芦中的仙丹喂给啼叫最响亮的公鸡吃,这只公鸡精神倍增,百毒不惧,日夜不停地捕食害虫。49天后,这只公鸡因劳累过度而死去,化成东门公鸡山。为了纪念这只公鸡,东门人把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定为斗鸡节,各村自发组织……[详细]
  壮族是广西那坡县的主要民族,遍布全境,按自称和语言划分有12个族群之多,如布壮、布央、布峒、布农、布税、布依、布路、布省、布决、布拥、隆安、左州等。其中的布壮称为黑衣壮,总人口51800多人,占当地壮族总数33%。黑衣壮以黑色为美,以黑色作为族群的标记。黑衣壮居住高度集中,有相当多的村落全部是黑衣壮,有的村落90%都是黑衣壮。黑衣壮的高度聚居是历史的必然,它是黑衣壮长期社会变迁的结果。黑衣壮多数居……[详细]
  传说唐代渠黎驮河村有个刘三妹,自幼父母双亡,与兄相依为命,三妹才貌出众,善唱山歌,后因歌生事,被兄推下左江而亡,人们在寻找三妹时在附近山洞里发现一块隆起的似坟墓的大石头,人们认为神仙怜悯三妹就把她葬于此。后人们为了纪念三妹,每年三、四月间便到三妹墓前唱三歌,后逐渐发展为歌坡。歌坡的山歌曲调优美动听,常用的唱调一般有四、五种,有的高昂粗狂,有的悠扬柔和。歌词的内容极为广泛,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风土人情……[详细]
  左江采茶舞为壮族民间节庆舞蹈,又名“壮采茶”,普遍流传于崇左壮族地区,主要是江州区以及扶绥县、龙州县。 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反映人们的劳动和爱情,表现人们的欢乐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清光绪年间开始有传教和表演,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二月上旬,恭贺新年,庆贺丰收,祈求太平,娱乐大众。 集体舞,主要内容是表现一年的农业生产劳动,主题是茶园劳动,故名。舞者有男有女,男者称茶公……[详细]
  在江州区驮卢镇驮柏村附近的左江河畔,有座高耸入云天的大石山,叫驮柏山。大山的西南有许多红色小人在悬崖峭壁上敲锣打鼓,又唱又跳,好一派欢乐的场面。这里还流传着一个天狗偷谷种的老故事呢。传说古时候人间没有谷子,自然没有大米吃。只能靠种植些杂粮、狩猎、打渔为生,所以从来未见过谷子。有一年,天大旱,大地干枯,农作物失收,人们好几天没有东西吃,饿坏了许多老人和孩子,人类的好朋友天犬看到此情景心里非常难受。于……[详细]
  花鼓戏为传统戏剧,流传于扶绥县昌平乡、中东镇。花鼓戏《流衣失子》《花酷少》是新中国成立前从外地流入最早的剧目之一。剧本人物,乐器伴奏,分场次形式表演,一般20人左右。1943年流入中东镇上余村弄楼屯,第一代、第二代传人陆延章、杨其昌为了糊口招领本屯村民自排自演。每当春节、中秋节或者有人办喜事都请他们去演出。第三代传人韦连陪,1914年出生,高小文化。第四传人韦香昆,1944年出生,初中文化,是现在……[详细]
  弄腊舞,是居住在靖西安德镇马拔村开垦屯,壮族群众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五弄腊节(圩)上跳的一种民间舞蹈。弄腊是壮语,即闹锣的意思。弄腊节,是马拔村民纪念祖先的一种祭祀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村民敲锣打鼓,跳起“弄腊舞”,以示纪念先祖开辟发展马拔住地的功劳。 弄腊舞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安德镇马拔村在历史上相对封闭,与世隔绝,故弄腊舞的流行相对较窄。但本村的人对弄腊活动的历史却用口头形式代代相传并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