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查白歌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在贵州顶效镇查白村举行。它源于布依族口传民间故事《查郎与白妹》。相传古时候,查白场(原名虎场坝)的查郎救了白妹的命,两人遂成为情深意长的伴侣。白岩寨头人野山猫为抢夺白妹,害死了查郎。白妹放火烧死野山猫,自己也投入火海殉情,与查郎一同变成白仙鹤比翼双飞,飞上九天,成为紫云歌仙。人们为了纪念这对忠贞的夫妇,就将查郎和白妹的姓连在一起,把虎场坝改名为“……[详细] |
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千百年来,它一直在南盘江流域的村村寨寨传承延续着。据传,布依八音的原型属于宫廷雅乐,以吹打为主。元明以后,由于布依族民族审美意识的作用,逐渐发展为以丝竹乐器为主伴奏表演的曲艺形式。据有关资料记载,明清时期,布依八音曾一度盛行。在盘江流域布依族村寨普遍开设有教乐坊“八音堂”,专门传授布依八音技艺,演出八音坐唱的八音队多时达到三百……[详细] |
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匀毛尖,产自贵州省都匀市。该地区处于贵州的南部,都匀毛尖则生长在这一带的团山、大槽一带。这里山谷起伏,有峡谷也有溪流,海拔千米,常年在云雾笼罩之下、林木十分苍郁,年平均气温在16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土壤中蕴含大量的铁质和磷酸盐,使得都匀毛尖优势突出。都匀毛尖茶清明前后开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长度不超过2.0厘米。通常炒制500克高级毛尖……[详细] |
仡佬族的“三幺台”习俗,“三”,指的是三台席,即茶席、酒席和饭席。“幺台”,正安、道真、务川一带地域土语,“结束”或“完成”的意思。“三幺台”,意思是一次宴席,要经过茶席、酒席、饭席才结束,故称“三幺台”。“三么台”习俗,流布于黔北的正安县、道真、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古时,仡佬族人家嫁娶、立房、祝寿、重大民俗活动和节庆时操办宴席,都盛行“三幺台”待客,隆重而热闹。每一幺台间,伴以“吹打……[详细] |
苗族服饰经过上千年的创造和发展,款式丰富而多彩,达170多种,技艺巧夺天工,被公认为“穿在身上的史书”。雷山苗族服饰艳丽迷人,光彩夺目,是独特的服饰工艺文化。雷山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3.6%,是苗族聚集较大县之一。苗岭主峰雷公山自西南向东北横亘全境,是长江水系清水江和珠江水系都柳江的分水岭,海拔2178.8米,境内山峦重叠,谷深壑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覆盖……[详细] |
从距兴义市区5公里的马岭镇逆流而上,在翠绿的群山之中,有一个布依寨子叫瓦戛寨。寨中有一块坝子,四周被巨伞般茂密的榕树枝叶掩盖,成为瓦戛高台狮灯的传统活动场地。瓦戛的布艺高台狮灯,是用6张或8张四房桌重叠塔城高台,最顶上一张翻转,四脚朝天,“狮子”自下盘旋而上,直至最顶部,在四只桌脚上凌空而舞。在这一地区,流传着“高台狮子数瓦戛,别的狮子没看法”的话,足以说明瓦戛布依高台狮灯在群众中的影响力。狮舞始……[详细] |
侗族款约是分布在湘、黔、桂三省区毗邻的侗族一定区域内相邻的不同村寨间在春前或秋后进行的- 议款联谊活动,民间称为“款会”。有的地方在- 时要埋下一块石头,又称为“埋岩”。侗族款约的历史久远,款会有大有小,涉及一村一寨的事由本寨款会处理,涉及区域性的问题举办小款会解决,涉及民族的问题举办大款会解决。黎平的“十洞款会”是一个小款,由竹坪、岩洞、新洞等十三个村寨联合组成,每年秋季由一个村寨做东轮流举行联……[详细] |
苗族人民传统上就有一种叫“埋岩”(也叫“栽岩”,埋岩时将一块长方形的石条埋入泥中,半截露出地面)的公众议事和“立法”活动,比如“1岩”、“财礼岩”等,实际上就是对1犯罪处理后的备忘碑和商定婚姻财礼数目的纪念碑。这类似于中原内地在无文字时“悬刑象于象魏”的制度。由于苗族过去没有文字,所以只能立无文字的石头。但实际上它和刻有法律内容的石碑的作用是一样的,当地人们了解当时立碑的目的和实情,谙熟立碑的内容……[详细] |
印江鸭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属小型蛋用型品种。产于贵州省印江县的城关、朗溪、洋溪等地。分布于印江县和周边地区。外貌特征:体似船形。全身羽毛覆盖紧密,毛色以笋壳色和浅麻色为主。喙黄色,喙豆褐色。虹彩茶褐色。胫黄色。趾白色。颈无白项圈,镜羽墨绿色。品种性能: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初生38克;30日龄公鸭330克,母鸭318克;60日龄公鸭779克,母鸭670克;90日龄公鸭1012克,母……[详细] |
声名远播的苗族长鼓舞 苗族芦笙长鼓舞,是生活在云雾山中广大苗族(海岜)同胞欢庆丰收,庆贺太平,祈福纳财,欢呼胜利的艺术表现形式,其要追求达到是一种群体狂欢的生活和艺术效果。表演时,以苗家自制的长约2米左右,重约10公斤的青铜大号吹奏为先导,然后用力敲打重达100来斤的木制牛皮长鼓,苗家小伙则在表演场地周围各自吹响手中的芦笙,瞬间,身着节日盛装的苗家少女象一群群离巢的百鸟,欢呼着一行涌向场地中央,……[详细] |
少数民族风俗很多,耐人寻味令人捧腹的也不少,但是,随着普通话的推广,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经济文化全国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与周边民族之间交往面的扩大和交往频率的提高,被同化已经形成一种趋势并且势不可挡。然而,处在深山老林之中的荔波县青裤瑶的“凿壁谈婚”却依然保留至今,并有利于当地旅游业发展。其实,青裤瑶的“凿壁谈婚”也是慢慢演变过来的。在这之前,青裤瑶时兴的是“打奔抢婚”。很久以前,荔波青裤瑶每个……[详细] |
三宝是黔西南州唯一的彝族乡,位于晴隆县诚东南54公里处,海拔1700余米,面积24.15平方公里,拥有1046户、4471人。500年前,云南和贵州毕节、黔西、威宁等地的彝族迁来三宝,择地而居,三五十户住一山成为一寨。故称山堡(包)寨。民国时期,置山堡(包)乡。黄果、煤炭、杉木是该乡的三大宝,遂易乡名为三宝乡。三宝彝族能歌善舞。夜晚,在山沟里燃气篝火,吹奏芦笙,曲调悠扬动听,在场院、堂屋随地起舞。……[详细] |
小屯距贞仁县县城西北25公里,以古法造纸闻名于全国。古法造纸技艺主要集中在小屯乡的龙井村。小屯古法造纸始于清朝乾隆年间,以龙井为中心遍布于相邻的6个自然村寨,以家庭作坊为生产单位,最兴旺时作坊达1100余家,从业人员达3000余人,年生产能力近亿张。小屯古法造纸严格按照《天工开物》一书中描述的流程生产,生产工序和生产器物名称一直沿用古名。以构树皮为主要原料,用石灰蒸煮,经72道工序以刀、捆为计量单……[详细] |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三,苗族人民都会迎来属于他们庆丰收的节日———吃新节。节日前,人们都精心把自己的牛和马喂得膘肥体壮;姑娘们绣好美丽的衣裙、飘带,备好银花首饰;小伙子们则忙于修整和添置芦笙……吃新节其实也是苗族青年谈情说爱的节日———姑娘和小伙子们三五成群地邀约,不是去赶集就是去看斗牛比赛。一大早,寨子里的姑娘们都陆续走出家门,赶到附近的芦笙场上跳起芦笙舞。苗家人有一句谚语“芦笙一响,脚就发痒”。苗……[详细] |
从江侗族用杉木建造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侗族鼓楼,全县有大大小小侗寨212个,分布各式各样的鼓楼108座。根据民间传统地理区划,从江县鼓楼可分为五个群体。九洞鼓楼群共有鼓楼29座,分布在往洞乡大部分村寨。是从江县密度较大的鼓楼群之一,特点是建筑年代久远,楼体雄伟壮观,造型优美流畅,以增冲鼓楼为代表。六洞鼓楼群共有鼓楼28座,分布在贯洞、洛香、庆云等乡镇,鼓楼群密檐层数较少,具有小巧玲珑的特点,以佰二……[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