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特产

贵州省民俗文化

  侗族民俗“悄悄年”是位于石阡县甘溪乡铺溪村冯姓侗寨世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民间民俗的表现形式。石阡,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隶属铜仁市,总面积2173平方公里,东毗江口、岑巩,南接镇远、施秉,西连凤岗、余庆,北交思南、印江,是一个深处贵州东北部腹地的山区县。石阡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山地多、平地少,五陵山脉之南支斜贯全境。关于“悄悄年”的起源无明确历史记载,但据当地老人讲述,“悄悄年”是侗族世代传承下来的一……[详细]
  猴鼓舞瑶语称“玖格朗”,是黔南州荔波县境内白裤瑶民族祭祀祖先的民间舞蹈。它仅流传在荔波县瑶山瑶族乡的白裤瑶地区。据《贵州通志》载,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荔波县民覃真保上言“惟八十二峒瑶,民未隶编籍,乞遣使招抚”的史实看,白裤瑶早期从事狩猎,历经刀耕火种的氏族社会,距今大约有四百多年历史,据此推测与瑶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瑶族《猴鼓舞》(瑶语俗称“玖格朗”)的民间原始舞蹈的流传历史悠远,是一个古老的……[详细]
  天柱阳戏是天柱人民的重要民俗活动之一,主要流布于渡马乡江东寨、岩门、度慕,凤城镇的润松、老寨;邦洞镇岩脚寨、血团寨;兰田镇楞寨、杞寨、寨头、地锁;瓮洞镇关上、街上、大段街上;白市镇街上、窑上,江东乡江东寨;远口镇街上、大样园田,高酿镇三寨,石洞镇汉寨、大坪;地湖乡吴家寨等地。天柱阳戏是流传于天柱民间的一个剧种。19世纪中叶,流经天柱的坌处、远口、白市、江东、瓮洞5个乡镇的清水江及汇入湖南的沅江江岸……[详细]
  布依族口传史诗——布依族盘歌是布依族的传统民歌,是一种用布依语创作并传唱的民间文学作品。流传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羊场布依族白族苗族乡的布依族聚居区以及水城县的花戛乡、米萝乡,六枝特区毛口乡和黔西南州普安高棉乡、睛隆中吟镇等布依族地区。六盘水市盘县羊场乡位于位于贵州西部,现辖16个行政村,235个村民组,149个自然村寨,总面积112平方公里,居住着布依、白、苗、彝、汉等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0……[详细]
  布依《摩经》是布依族“布摩”集体创作、改编和传承,并配合进行演唱的一种带有原始性宗教的文学。现布依族《摩经》保存完好,最具代表性的是贞丰县和关岭县大盘江村布依族古寨。贞丰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偏北地带,东接镇宁、望谟,南靠册亨、安龙,西靠兴仁,北连关岭。关岭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南方向,东北与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相邻,西南以北盘江为界,与晴隆县、兴仁县、贞丰县隔河相望,西北与六枝特区接壤。大盘江村位于关……[详细]
  凤冈吹打乐是主要流传于风冈县境内及周边地区吹打乐的总称,是集吹奏乐、乐、说唱等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凤冈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隶属遵义市,与湄潭、余庆、务川、思南、德江、正安、石阡7县接壤,居住着土家族、苗族、仡佬族、汉族等28个民族。凤冈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与外界交流较少,上世纪90年代以前,仅有一条32公里国道贯穿全境,如是便造就了民俗民间文化(尤其是唢呐)繁荣的特殊环境。凤冈吹打乐的产生和演变过程同当……[详细]
  高腔大山歌是流传在桐梓县狮溪一带地区传播的一种古老的以黔北方言为基础,以秧歌、劳动号子、山歌、民歌、渔歌、樵歌、小调为基本原素的民间说唱艺术。桐梓县位于黔北山地与四川盆地的街接地带属贵州省遵义市市辖县,与重庆市接壤,狮溪地处黔北渝南的结合部,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融合了巴蜀文化,夜郎文化与中原文化而形成独特的山地文化。桐梓狮溪高腔大山歌主要分布在狮溪镇、芭蕉乡、水坝塘镇一带。源于先民农耕、渔猎、……[详细]
  金沙安底镇是汉族和仡佬族杂居的地方,由于田地肥沃,适宜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薅秧歌在当地流传较为广泛。金沙薅秧歌由两个曲调组成,一个是“老娃调”,一个是薅秧调。“老娃调”就是在每一句的末尾模仿乌鸦的叫声,歌词一般是四句为一段,中间有规律地加入衬词,帮腔的人唱的就是衬词,帮枪一般在领唱的后半句开始,歌词的内容都是唱田间的植物;薅秧调是薅秧歌的主题曲调,四句为一段,当歌词中唱到“吔”等唱词时,全体歌唱人……[详细]
  龙灯钹是流传于铜仁地区的民族民间节庆音乐的代表,是当地春节民间玩龙灯时的伴奏音乐。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东邻湖南,北接重庆,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武陵山区中段。龙灯钹产生于明末清初,春节前后,铜仁民间最流行也是最热闹的娱乐活动就是玩龙灯。玩龙灯源于对龙的膜拜和祭祀。相传铜仁境内的六龙山和九龙洞,每年春节前后,三条青龙、三条黄龙、三条白龙、三条黄龙和三条黑龙便相邀着汇聚锦江,天气好,就在水中……[详细]
  屯堡山歌为屯堡人所特有,屯堡人(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发动“调北征南”从江南带到黔中安顺·带屯军的后裔)主要分布在平坝县天龙镇的天龙村、天台村、二官村及安顺市西秀区的一些屯堡村寨,天龙镇属贵州省平坝县,是安顺百里屯堡文化圈的东大门,位于平坝县城西南面13公里处,镇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台山伍龙寺和天龙屯堡等建筑群。在六百多年前,江南一带的文人骚客们就善长于以诗词歌赋为裁体追求心仪的女子,作为当时……[详细]
  仡佬族哭嫁歌是仡佬族姑娘在出嫁前三五天中以歌哭方式告别父母亲人,表达离情别意的一种礼俗。流行于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最北部,处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的斜坡地带。分别与重庆所辖南川市、武隆县、彭水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及本省的正安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接壤。史称“黔蜀门屏”。全县总人口337176人,少数民族人口260957人,其中仡佬族151929人。道真原属正安县东北部地……[详细]
  贞丰布依族婚俗音乐是在贞丰布依族传统婚姻缔结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或应用的音乐,广泛流传于贵州省贞丰县境内布依族聚居村寨。贞丰县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秦属夜郎之地,汉分属牂牁、同亭两郡、唐属明州、清朝初年,在贞丰设立永丰州,清嘉庆年间,贞丰发生地方- ,因平暴有功,嘉庆皇帝赐“忠贞丰茂”匾额,并取中间的“贞丰”二字,将永丰州改为贞丰州,民国2年(1913年)改名贞丰县。布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详细]
  布依山歌十八调流传于贵州省贵定县布依族聚居地,也称为布依山歌“九板十三腔十八调”,就是指同一首歌词,可以用十八种不同的曲调来演唱。贵定县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地处苗岭北坡,苗岭山脉中段横跨县境南部。境内多民族杂居,布依族是主要少数民族之一,为土著民族,在这繁衍生息了上千年,有着厚重的历史。布依族有语言而无文字,作为古“百越”部落的一支,很早就繁衍生息在贵州高原,布依山歌作为这支土著民族的一种文化符号,……[详细]
  阿迈戚托是兴仁县境内彝族民间婚俗舞蹈,是婚嫁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兴仁县的大山、田湾、百德和晴隆县三宝彝族自治乡境内。兴仁县和晴隆县均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的黔西南州中部,境内属低纬度高原性北亚热带温和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早在2000年前的东汉时期,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就创造过灿烂的文明。境内居住着汉族、苗、布依、回、彝、仡佬族……[详细]
  。赤水河位于贵州省西北隅,发源于云南镇雄,穿越云贵川三省十县市在汉朝建元六年起,赤水河船工们拉纤或划桨时,为了统一步调省时省力,并缓解途中劳累、痛苦与寂寞,创造船工号子。赤水河船工号一领众合,节奏铿锵有力,歌声高吭嘹亮、浑厚激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节奏欢快,不论顺水逆水,船舶大小,滩险滩缓,滩大滩小,纤夫多少,载货轻重等,号子均不相同。歌词多数取材于船工的真实生活经历,由船工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