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特产

云南省民俗文化

  哈尼哈吧,中国哈尼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尼哈吧”哈尼语意为哈尼古歌,是哈尼族社会生活中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民间歌谣,是有别于哈尼族山歌、情歌、儿歌等种类的庄重、典雅的一种古老歌唱调式。“哈尼哈吧”涉及哈尼族古代社会的生产劳动、宗教祭典、人文规范、伦理道德、婚嫁丧葬、吃穿用住、文学艺术等,是世世代代以梯田农耕生产生活为核心的哈尼人教化风俗、规范人生的“百科全书”。被誉为“无文字的百科全书”,……[详细]
  彝剧,是产生于楚雄彝州的一个新兴的民族剧种。楚雄彝族从来就能歌善舞。其创世纪史诗《梅葛》、《杳姆》,英雄史诗《阿鲁举热》以及其他一些长诗,就是以说唱形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双柏县的彝族聚居区,一位名叫李二多的民间芤人,根据《毕摩经》中的一则故事,改编演出了二人说唱节目《阿左分家》,角色不固定,说彝语,唱彝调,跳彝舞,在羊皮鼓伴奏下,边舞边跳。稍后,在楚雄县的彝族聚居地区,彝族民间艺人创作演出了一出……[详细]
  西畴彝族葫芦笙舞流传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鸡街曼村。曼村为彝族花倮人聚居的村落。花倮人的葫芦笙舞是一种古老的彝族民间舞蹈,以躯体“S”形前后曲动的典型舞姿而独树一帜,展现着古代滇人葫芦笙舞的遗韵。在开化古铜鼓图饰上,有4个头戴羽冠、衣着羽衣、吹葫芦笙翩翩起舞的舞人饰纹,舞姿正是一个典型的“S”形前后曲动的造型动作。即此可以证明在漫长的历史年代,古滇先民跳葫芦笙舞时,是头戴羽冠、手执羽毛、……[详细]
  彝族男子的“天菩萨”发型,是原始宗教崇拜的产物。在一个彝族男子的一生中,“天菩萨”发型要经历了几次变化。小孩和未婚男子,在头顶前蓄一撮长发,彝语称“如比”,是男魂居住的地方。结婚后的男子,请人在头顶梳辫子,辫子较短小,盘于头上,称“如且”。男人死时,如有子女,则把头前头发打成尖状物形,称“天菩萨”。而今,一般人不分阶段,把彝族男子发型统称“天菩萨”。“天菩萨”在彝族男子看来是非常神圣的。过去,曾被……[详细]
  彝族的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具,形态有近百种。历史上,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凉山不少地区四季冷凉,气候变化不大,所以彝族服饰季节性不强,察尔瓦(披衫)常年皆着。 彝族服饰的色彩较为丰富,款式变化多姿,并且以大量银制品和刺绣装饰。彝族服装一般由纯羊毛手工打造,从收取羊毛、纺成线、浸染,到织布、裁剪、刺绣,全部都由彝人手工完成。彝族妇女勤于刺绣,她们以直针……[详细]
  通海洞经音乐始于清康熙晚期至乾隆年间,最早为“朝山会”,之后是“桂香会”,当时就十分兴盛,曾有“冠冕南州”之誉称。清同治、光绪至民国时期,又先后出现了五圣会、同文会、圣文学、振文学、兴文学、崇圣学、妙善学等十多个洞经会乐社组织,一些乡镇也有若干类似的组织。1943年后,通海出现了云南第一个女子洞经乐社——妙善学。其时,惟文人学士、书香门第人家才可进入洞经会,由洞经会不定期举办“经生班”、“乐生班”……[详细]
  阿昌族历史悠久,人口3.2万,其中1.2万人居住在梁河县。阿昌族民歌种类繁多,许多歌种在曲调、歌唱形式等方面独具特色。按体裁划分,阿昌族民歌有山歌、叙事歌、礼俗歌、祭祀歌和舞蹈歌等种类。山歌是男女青年情歌对唱的主要曲调,称为“扎尼斯脑克”山歌调,即最古老的情歌调,双方从相识到分别都有成套的歌唱内容。叙事歌包括多种叙事长歌,主要有“毛舌勐舌”(即造天造地之意)和“麻兰调”(缅怀调,为逝去的老人而唱)……[详细]
  独龙族聚居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及相邻地带,历史上长期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他们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各种艺术形式。其中,民歌是一重要类别,很多独龙族的史诗、神话、传话、故事、歌谣等,都是通过歌唱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地得到继承和流传。凡收获、猎归、建房、婚聚或年节等场合,独龙人都喜用歌舞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和欢乐。独龙语中把民歌泛称作“门租”。独龙族民歌种类较多,……[详细]
  云南围棋子(云子、永子)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子”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云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琴、棋、书、画”四大瑰宝中重放异彩的“高原明珠”。“云南窑棋子”历史悠久,“‘云’字牌围棋走向世界誉满天下(《东陆时报》1997年2月18日)”。极具历史文化价值。它的科学计量配方、精湛铸造工艺、优美造型和精美包装等极具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随着……[详细]
  姚安坝子腔是云南省姚安县的传统民歌。姚安平畴广川,是滇中地区的大坝子之一。2008年6月7日,云南省姚安县申报的“姚安坝子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595Ⅱ-96。历史渊源姚安坝子腔是祖祖辈辈的姚安坝子间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最原始的歌谣。它或粗犷热烈,或悠久苍凉,情真意切。为了采撷这朵民间音乐的奇葩,我曾经多次到乡下的山村去寻访这些调子。无意之中,把不同年……[详细]
  《达古达楞格莱标》是德昂族迄今发掘、整理并出版的唯一一部创世史诗,全诗长1200余行,史诗与其他民族的创世史诗不同,情节单纯,始终以万物之源──茶叶为主线,集中地描写了这一人类和大地上万物的始祖如何化育世界、繁衍人类的神迹,并以奇妙的幻想将茶拟人化。反映了德昂族人对茶树的图腾崇拜。2008年6月7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申报的“达古达楞格莱标”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细]
  彝族左脚舞有1000多年历史,三月会已有近400年历史,早在康熙41年(1702年),就有左脚舞最早的文字记载。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世间有一条恶龙,兴风作浪,造成洪水危害。两位彝族青年阿里和阿罗勇敢地站出来,前去制服恶龙。彝家人民在阿里和阿罗的带领下,一齐向恶龙开战,恶龙见势不妙,赶紧逃回龙潭。人们抓住时机,把事先烧红的栗炭往潭里倒,倒满后又抬石头、挖泥土,把龙潭填平。还怕夯压不紧恶龙翻身,就在上面……[详细]
  阿昌族的长篇诗体创世神话《遮帕麻和遮咪麻》主要流传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阿昌族群众中,以唱诗和口头白话两种形式传承至今。阿昌族人口有三万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九保、曩宋和陇川县户撒三个阿昌族乡。在阿昌族宗教及民俗活动中,要念诵全部的《遮帕麻和遮咪麻》。普通百姓在建房、迎候亲戚、娶亲迎候媒人时,要边歌边舞跳窝罗。开头的唱词为盘家谱,首先唱颂阿昌族的始祖遮帕麻和遮咪麻创造了人类,……[详细]
  普米族四弦本民族称为“比柏”,主要用作普米族集体歌舞“搓蹉”的伴奏,普遍流传于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河西乡、通甸镇、金顶镇、啦井镇、石登乡、营盘镇等普米族地区。四弦历史已无从考证,民间流传着多种传说故事。普米族四弦在形制、制作工艺、定弦、演奏方法及演奏曲目等方面都独具特色。制作和弹奏主要为师传、家传、个人自学模仿。传统的四弦尺寸长度为130公分,以核桃木或桦木为材料,琴箱制成圆形和六角形两种,蒙上加……[详细]
  玉溪花灯是玉溪的主要地方剧种,是明代军民屯田,江南军民移居玉溪后形成的。玉溪花灯以新灯驰名全滇,由一批花灯艺人对老灯彻底改造,推陈出新,创作出一大批新花灯剧目,把老灯由乡间的团场歌舞推向舞台戏剧化,正式成为一个剧种,进而在全省推广普及,以至玉溪花灯成为云南花灯的代表。在 20世纪初年,玉溪经济迅速发展,市民阶层唱花灯日盛。玉溪花灯艺人从滇戏等其他剧种中吸取养分,改造花灯,花灯发生了三大变化:一是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