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德昂族是中国云南西南部跨中缅边境而居的少数民族,种茶、饮茶和用茶习俗历史悠久丰富,被誉为“古老的茶农”。德昂族的“酸茶”,又称湿茶,是采摘当地三台山大叶种新鲜茶叶密封在竹筒里发酵后制成,古法纯手工制作,茶味酸涩,苦后回甘,茶色金黄透亮,有独特的酸奶酪的香味,能生津解渴,具有解暑清热、消食的作用。 德昂族酸茶制……[详细] |
据有关史籍记载,纳西先民的服饰有“男女皆披羊皮”之习俗,这可能同畜牧业较为发达和游牧民族的秉性有关。元人李京所见的纳西族男子多为“善战善猎,挟短刀,以砗磲为饰”者,而妇女则“披毡,皂衣,跣足,风鬟高髻;女子剪发齐眉,以麻绳为裙”。至清末民初,纳西族男子的服饰已大致与汉族男子相同,妇女的服饰亦已从穿裙子改为多穿长裤,但仍保留了较鲜明的民族特色。丽江一带妇女身穿宽腰大袖、前幅短、后幅长的镶边女袄,外加……[详细] |
苗族织锦技艺起源于何时已无文字记载,苗族在历史上有过五次苗族大迁移,约1200年前,苗族进入到西南的崇山峻岭后,伴随着相对稳定的农耕生活,苗族织锦得到进步发展。苗族织锦技艺由苗家妇女代代相传而来,由母亲传给女儿,女儿出嫁时,陪嫁物中要有自己亲手织造的织锦背带等。而这些苗家织物的精美程度,是苗家人评价一位姑娘的重要标准。苗族织锦方法有挑织、编织和机织之别。挑织属于宽锦,机织和编织则主要用于衣褥或锦带……[详细] |
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瓷,清有紫陶。建水紫陶,是云南省建水县的传统工艺品。建水紫陶烧制技艺源远流长,始自元末,至今已有九百余年的历史,在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建水紫陶烧制技艺考究,原料中含有特殊矿物质,制作后能呈现紫红色或酱红色。主要工序有泥料处理、塑形、烧制、出窑、磨光等。塑形完全采用手工拉坯的方法,在制好基本形状后,一般要在表面黏贴各种立体装饰,并刻划出各式……[详细] |
打歌:打歌主要流传于楚雄、大理、丽江、保山、临沧、思茅、玉溪、红河等地区的彝族聚居区。各地区有不同的叫法,因此又称跳歌,打歌,打跳,跺左脚,左脚舞,跌脚和跳笙等。打歌是一种集体舞,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有时甚至上千人。打歌时由吹芦签,笛子,弹月琴,四弦者在圈内边吹、边弹、边舞蹈,其余舞者,围成圆圈,按芦笙、笛子、月琴。四弦的节奏,踏地跌脚起舞,舞步有踏、跺。跳、抬腿、甩、跨房等步伐,有八脚穿花、……[详细] |
阿细跳月:阿细跳月最早流传于路南圭山和弥勒县山区,是彝族阿细支系最喜爱的一种民间集体舞,跳月又名跳乐,阿细语称为高斯比,意为快乐的跳,撒尼语称之为三弦比即三弦舞。据说它是由阿细古老的民间舞蹈老人舞发展而来。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火把节里各村的人们常相聚在一起,进行各种娱乐,而跳月则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平时,当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小伙子用竹笛吹起燎人心动的旋律,大三弦弹起热情奔放的曲调,于是在场……[详细] |
阿细先基,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口传创世史诗,发源并广泛流传于弥勒县西山地区的阿细人聚居地。阿细先基是彝族阿细人的“根谱”,也是阿细人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表征,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体现了阿细人探寻自然、认识自然的执著、勇武与睿智,折射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念。2011年进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详细] |
大锣笙大锣笙是双柏县法乡、雨龙乡彝族为纪念民族英雄阿辙姑娘(又称为喜鹊姑娘)而举行的节日。从农历的六月二十三日起,三山五岭的彝族人汇集到一个叫“火把梁子”的山头上,举行“扳牛比赛”:将牛扳倒杀之祭祀。据传说,这一天是阿辙姑娘的殉难日,村民不得开展任何娱乐活动。因此,真正的歌舞从六月二十五日开始:由八面大锣、两个假面人组成的锣笙队到村村寨寨朝贺,为每一户人家跳一场锣笙,唱一遍古歌,跳一回火把舞;二十……[详细] |
在哀牢山深处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大麦地乡峨足村,至今还流传着一种神奇的彝族原生态祭祀舞蹈——小豹子笙。“笙”在双柏罗婺彝族说来就是“舞”的意思。小豹子笙又叫“纹身舞节”,是双柏县大麦地乡峨足村彝族群众祭祀驱邪的原始舞蹈,彝语称“佘莫拉格舍”,意思是“画大母豹子花纹”。这不仅是一种祭祀驱邪舞蹈,更传达着千百年来彝族人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对绿水青山的热爱。相传很久以前的一天晚上,峨足村来了一只小豹……[详细] |
南涧传统的彝族服饰,雕花绣朵,款式多样。男人服饰分别为大白绕子、皮领褂、对襟衣裳、裤子;女人服饰主要有折包头、上衣、围腰、领褂、裤子等。不论男装女装,彝族服饰皆绣有图案、花纹,儿童装则加有金、银、铜等制成的老虎装饰品。在这些服饰中,最显眼的是彝族姑娘的头饰,它以几十种不同花色的布料拼凑而成,并用 200多颗大小银泡镶嵌得银光闪闪,有的形似鸡冠,也称“鸡冠帽”。有的把银制桂花和亮泡镶嵌于绣花头饰周围……[详细] |
斗鸡作为一项古老的民间娱乐活动深受国人喜爱,在河南、山东、云南等省较为流行。漳州斗鸡、吐鲁番斗鸡、中原斗鸡和西双版纳斗鸡,被称为“中国四大斗鸡”。西双版纳斗鸡比赛的历史悠久,是傣族群众最喜爱的活动之一。西双版纳斗鸡体型健壮、骨骼结实、胸肌发达,尽管个头比中原斗鸡小,但是打斗起来却非常凶猛。近年,由于良种稀少,西双版纳斗鸡面临着种群退化、数量减少等问题。因此,当地农业部门和斗鸡协会联合在景洪市嘎洒镇……[详细]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属玉溪市。全县总面积4223平方公里,总人口28.5万人。新平县境内有彝族、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回族、白族、苗族、汉族等17种民族,其民族风俗独异。新平彝族的服饰以黑为基调,绣花装饰。新平彝族妇女服饰丰富多彩,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特色,分鲁奎山型、磨盘山型、新化型、老厂型和哀牢山型。最有特色的是建兴乡腊鲁支系,腊鲁妇女大多系着漂亮的围腰去赶街做客,走亲串戚。腊鲁女子从七八岁就开始……[详细] |
傈僳族同胞分若干支系,居住在云南保山高黎贡山莽林深处的俱为“花傈僳”,其妇女服饰也显得特别“花”枝招展。每当节庆之期或山寨人家操办喜事,那五彩缤纷的傈僳妇女便成了本来就富有诗情画意的边陲山水的一道最为明丽的风景线。据说,傈僳族是大山的民族,因而对大山的一切都充满了感情,尤其是对林中飞翔的鸟儿更是千珍百爱,并刻意模仿-傈僳女最可心的连衣裙便是集中了几种最美丽的“鸟衣”的颜色制作的。这种花裙的特异之处……[详细] |
布朗族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布朗山、西定、巴达,其余分散在临沧地区的云县、镇康、耿马、双江和思茅地区的澜沧、景东、景谷、墨江等县。 布朗族男子上穿对襟无领短衣,下穿黑色肥大长裤子。头裹黑色或白布包头,包头布长五尺至一丈。年纪大的男子,还有蓄发盘于头顶的习惯。过去,男女老少四季都赤足,男子一般都文身,在四肢、腹部和背部刺有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 布朗族妇女上身多穿紧身无领短衣,也有穿有……[详细] |
景颇族的景颇、载侃、喇期、菠莪等支系的男子一般着黑色对襟短衣,裤腿宽。老人留辫子缠在头顶上,裹以黑布包头,青年喜裹白色头。外出时必挂“简阳”和长刀,以1武和尊严。妇女一般着黑色对襟或左枉短上衣,下着黑、红色织成的统裙,腿上带裹腿。上衣前后及肩上都针有很多银泡泡、银片,颈上挂六七个项圈或多串银链子和银响铃,耳朵上戴比手指长的银耳筒,手上带一对或两对粗大的荆花银手锡。许多妇女还爱好用藤茨编成藤圈。涂以……[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