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特产

陕西省民俗文化

  流传于陕西省韩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城秧歌,俗称“唱秧歌”,属陕西汉族民间流传的“小对对戏”形式,它与“渭华秧歌”“洛川秧歌”等均属两三个演员表演的秧歌小歌舞。韩城秧歌大都由一旦一丑(最多不超过三个角色)来表演有故事、有人物的演唱或小戏。韩城秧歌多于正月十五夜晚在村中广场上,铺张草席做舞台,俗称“地摊子”,组织邀请七、八对唱秧歌的艺人相继表演,以欢度佳节,庆贺丰收。韩城秧歌常演的剧目很丰富,题材广……[详细]
  延川大秧歌又称二人场子、四人场子、八八场子、十六场子、三十二人场子等场子秧歌。延川大秧歌一般都有伞头,伞头起领唱和领舞的作用,而跟着伞头走的其他演员,主要是尽情地扭,谁扭的动作幅度大,体态灵活,谁就能博得满堂喝彩。秧歌队伍里,有跑旱般、跑毛驴、跑竹马、蛮婆蛮汉等。尤其是蛮婆蛮汉的表演,重在一个“蛮”字,要蛮得滑稽,蛮得变态,蛮得可亲,普得可爱,他们诙谐凤趣,惟妙惟肖,把秧歌的欢庆气氛推向热潮。延川……[详细]
  韩城古门楣题字分布在韩塬大地的村村寨寨,其中以党家村,金城区最具代表性。党家村位于韩城市东北方向,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现存完整的传统民居四合院一百多座,历史悠久,古朴典雅,布局紧凑,工艺精湛,精美考究的走马门楼格外引人注目。韩城民居四合院浓厚的文化特色,不仅体现在建筑艺术上,更多地体现在家家户户的门楣题字、对联、壁刻家训上,门楣题字在明清时期的四合院中走向鼎盛。古门楣题字从……[详细]
  华山的西峰顶上,有一块十余丈长的巨石齐茬茬被截成三节。巨石旁边插着一把七尺高三百多斤重的月牙铁斧。此传说多说的是刘沉香劈开华山救出其母三圣母的故事,另外也有二郎神杨戬劈开桃山救母的传说。据考证,应该是先有杨戬劈桃山救母的故事的。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才演变出沉香斧劈华山的故事。沉香劈山救母的传说汉士子刘向(一说刘玺)进京赶考,路过华山神庙,题诗庙中,戏弄庙神华岳三圣母,三圣母怒欲杀之,得太白金星之……[详细]
  我国隋唐两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被历代皇帝封为药王。在他102年的生涯中,单在洪洞就度过了63个春秋。在槐乡大地,不但保存有药王庙、药王墓碑等极其珍贵的文物古迹,而且还流传着很多动人的故事与传说。孙思邈,京兆府华原县人(今陕西省耀县东南孟家源村),出生于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农历四月二十日。他自幼聪明伶俐、智慧超人。7岁开始读书,有“日诵千言,过目成诵”的天才。少年时代,他大病一场。由于家乡缺……[详细]
  仓颉,称苍颉,姓侯刚,号史皇氏,黄帝时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今南乐县城西北35华里吴村有仓颉陵、仓颉庙和造书台,史学家认为仓颉生于斯,葬于斯。传说中仓颉生有“双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国史书上记载只有三个人,虞舜……[详细]
  威风战鼓始于周秦、盛于汉唐,根植关中,源在战争,是华夏民族的原始音乐,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击节而歌”的遗迹,她的精神内涵是剽悍威武,粗犷豪壮,代表着关中秦人犟、硬、冷、悍、勇、楞的品格,有着和谐美、节奏美、舞蹈美、形式美、音乐美的属性,存在着东西文化交流,中原和少数民族文化融汇的基因,是祭祀文化,宫廷乐舞、民间艺术的化合体,有着深厚文化精神音乐艺术研究价值,是非物质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遗……[详细]
  相传,吐蕃赞普(国王)松赞干布为了逼娶唐朝妻子,兴兵在今四川松潘县一带大动干戈,唐太宗为了化干戈为玉帛,答应松赞干布从宫中选娶一位宫女为妻。松赞干布为了迎娶一位才貌双全的妻子作贤内助,给候选的宫女们出了一道难题,他拿出一颗中间有着九曲十八弯小孔的绿松石,然后说:谁能把绿松石串成项链就娶谁。宫女们一筹莫展、不知所措。只有美丽聪颖、智慧过人的文成公主,在蚂蚁的帮助下破解了这道难题。她取下一根自己纤细的……[详细]
  月亮走,我也走,我和月亮下汉口;开后门,摘石榴,石榴里头一包油。”“大姐梳了个光流头,二姐梳了个圆流头,留了个三姐没啥梳,梳了个狮子滚绣球。”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饭,打你个王巴蛋小汽车,滴滴滴,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五****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五五六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六五六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七五六七五七,七八七九八……[详细]
  洋县佛教音乐是我国文化史上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以其历史见证的雄辩性和自身的原生态性、完整性、实用性让世人称奇。洋县佛教音乐是我国佛教音乐中的出类拔萃者,是我国西部民间音乐杰出的代表作,它从西魏时代诞生以来,历经千余年,至今仍流行在陕南洋县一带。洋县佛教音乐最突出的特点有四:其一,洋县佛教音乐是繁荣的汉唐文化的见证,表明了汉唐文化向我国南部传播的现象,雄辩地说明了汉唐文化的影响力。洋县域内有两……[详细]
  旬阳民歌历史悠久,曲调丰富,种类繁多,风格迥异,它同其它民间艺术形式一样,是旬阳璀璨的民间艺术瑰宝中一枝绽放的奇葩,也是底蕴深厚的旬阳民间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旬阳地处秦巴腹地,汉水横贯东西,旬河纵穿南北,从远古的草莽山林繁衍到今天的肥田沃土,从原始的荒芜贫瘠发展到现代的昌盛文明,无不凝结着世代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的广大劳动人民的血汗创造。旬阳民歌是他们生活的写照,是他们情感的心声,也是……[详细]
  民歌是生活的反映,是社会历史的纪录,是由千千万万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一部反映自己生活的史诗。人民创造了民歌,民歌又伴随着历史,成为劳动人民振奋精神,鼓舞劳动,抒发情感,启迪才智的工具。商洛民歌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反映劳动人民在封建社会中受压迫的生活状况的。流行在柞水县的《卖佃工》和《穷人记》,深刻表现了劳动人民无休止的劳动换来的却是维持不了生计的穷困生活。情歌在商洛民歌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她反映了劳动人民……[详细]
  地方风物传说。指关于某一地区山川、风物等的解释性传说。基本特点是: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对于特定的自然物或人工物的来历、特征、命名原因等,给以说明解释。它经常把风物介绍、故事、说明解释3种成分结合在一起。中国的名山大川、有名建筑、地方特产和风俗等等都有生动的传说故事予以解说。地方风物传说中包含着大量关于特定风物、山川、建筑、特产、民俗等的知识,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也十分广泛。它表现人民征服自然、改变……[详细]
  一、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安康娱乐门户网安康市位于陕西东南部,北纬31°42′—33°49′、东经108°01′—110°01′之间,面积23529平方公里,占陕西省面积的11.4%。本市南依大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东西宽约200公里,南北长约240公里,汉江由西向东横贯,构成“两山夹一川(江)”的自然地貌。全市最高海拔2964.60米(秦岭东梁),最低海拔170米。(白河县汉江出境处),海拔高低……[详细]
  陈仓姜马察回的历史渊源陈仓姜马察回在民间也叫西府曲子,是长期以来流行于古西府地区一带的一种器乐演奏形式,其历史上可上溯至汉唐时期,从目前保有的手抄本来看,系清光绪五年(1879年),从目前演奏的结构形式和曲目来考察,大多是由隋唐以后逐渐积累发展而成的。具体起于何时已无法考证,据姜马村当地人说姜马二姓是宫廷乐师的后裔,因战乱避逃到姜马村,由此传下姜马察回,且只传姜马二姓,不传外姓。陈仓姜马察回的基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