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县堡城村“刀山”创建于1933年,由堡城村村民焦刘宝、焦彩茂二位老人根据民间杂技“扶老杆”改进而创建的。1934年正月二十三日第一次扶起了史无前例的双杆“刀山”。一直传承,已举办了八届“刀山”艺术节。其特点是悬、高、利、奇、险、美。“刀山”虽不到百年历史,但其阵容和表演形式,在古人的基础上,技高一筹,充分显示堡城村人民群众的胆量和聪慧。历史渊源堡城“刀山”创建于1933年,由堡城村村民焦刘宝、……[详细] |
华山太极拳是我国古老的养生拳术之一,以孟子的“养浩然正气”为养气理念,以大极图的动化为道,阳主气,阴生形,用心意表现出的一种自然运动姿势,阴阳不见面,达到阴阳平衡。由孟氏后裔与华山真人口授心传,在华山脚下,几经衍变,薪火相承,成为华山地区独有的拳种,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华阴县志》、《洞天记》记载“华山太极总仙之天,即少嗥为帝,治西岳”证明华阴就是华山太极拳(剑)的创始扎根发祥之地。战国后期,……[详细] |
面花俗称花馍,自古以来,是陕西澄城当地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手工艺术,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民间面花工艺技术,可追溯到汉朝初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所以从最初单一的祭品形式发展到目前的品种多、花样全、技术含量高的艺术作品,无论是四时八节、婚丧嫁娶、生子庆寿,都足馈赠亲友的佳品。澄城面花,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图饰纹样,与丰富的民俗风尚紧密结合,展示出人类生死繁衍,代代相传的程式,蕴含着朋门对美好生活……[详细] |
澄城手绘门帘俗称门帘画,是用传统水墨画的手法,直接画在特制的粗布上的一种民间艺术表现形式,画面布局分为三大部分,上下两部分均为对称的人物图案,中间用一组花鸟图案,把两组人物画面隔开,上部以圆形画面表现形式,意为天圆,下部则用方形画面表现,意为地方,上部圆形四角配以各类花卉、蝴蝶等角隅纹样,两边常用对称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花卉图案装饰镶边,整体画面方圆有致,构图丰满,典雅大方,在画法上先用浓墨勾勒……[详细] |
蕴空山庙会,又称“蕴空禅院庙会”,始于东汉。是以地方民间信仰为主要内容的民间群众性活动和民间文化活动,是关中东部地区著名的庙会之一。它承载着大量的地方民俗事项,受到了当地群众的重视。同时,也保留了关中东部地区,特别是华县及周边的以民间信仰为特色的地方传统文化,是研究关中东部民众世界观和生活情况的重要依据,在民俗学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蕴空禅院,位于陕西省华县大明乡政府西南3公里的蕴空山北麓。旧……[详细] |
医陶始祖与雷公庙会是陕西省的地方民俗及民间信仰活动。是融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物资交流、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地方传统民俗文化盛会。中国乃世界陶瓷名国,在英文中,陶瓷和中国齐名同音。说陶瓷就不能不说雷公。雷公,名祥,相传雷祥“能医善陶”,是黄帝时期的“处方”和“陶正”,被尊为中华医学和陶瓷的创始人。“雷公造碗”的故事在民间千古流传,民称其为“陶圣”、“窑神”,由于他神奇的医学给了人们“第二次生命”,他精湛……[详细] |
古槐是白水县雷村一历史名物,它和五龙山一样有许多传说。古槐在五龙山东北约五华里处的通道村涝池旁。这棵古槐高约两丈,粗至二人环抱不住。树内形成一空洞,可容四人围桌茶话。树梢平杈嫩枝,叶茂密荫,中间有一碗口粗的树枝,低垂于地面,常年风吹雨淋而不朽,整个涝池被覆盖在一片树荫中,涝池水冬无冻,夏天不腐,四季如温泉一样。有一年夏天,雷电交加,古槐被电击起火,熊熊火焰烟雾冲天,人们去救,措手不及。结果不救自灭……[详细] |
铁里芯子是陕西省渭南市的民俗文化,属于杂耍技艺。芯子是当地工匠精心设计制造的木质框架,以规模及剧情不同,彩饰成亭台楼阁、石桥彩虹、山川、云端或花卉等,精雕细刻,造型优美。踩芯子的人物往往高悬空中,看不出立足之处。这时靠底座中伸出的那根“芯子”的铁杆作为主杆支撑的。抬轿上面有高七、八寸,宽五寸的小平台,最上端为扮演人物打置了一对脚踩的铁耳,还为人物打置了T形铁腰卡,把人物与铁杆用布带紧紧捆为一体,妆……[详细] |
周至曲子源于陕西地域内最为流行的民歌小曲。其历史悠久,在周至、眉县、户县及周边地区比较流行。周至曲子的主要特征是一唱众和,其用语为陕西关中语言,有着极强的地域特征。曲调丰富,情绪、节奏变化较大。一是歌唱性较强的抒情性曲牌,如《看女》《郑旦哭祠》等;二是叙述性曲牌,如《赵颜求寿》《王婆卖鸡》;三是节奏、速度对比明显,戏剧性较强的曲牌,如《华容道挡曹》《对花》;四是唱说结合的曲牌,如《五更鸟》《六月花……[详细] |
“洞箫”,简称“箫”。箫音低沉圆润,幽静典雅,适宜独奏和重奏。高陵洞箫也叫胡道满洞箫。20世纪70年代,胡道满在高陵县乃至省城西安都赫赫有名,正是他把洞箫艺术发扬光大。他的唱片至今保存在西安音乐学院的音乐资料室。胡道满(1909—1978),高陵县耿镇西村人。祖籍湖北省郧县,清同治年间父辈逃荒至高陵定居。自幼随父胡学忠学吹洞箫。青年时期,已能吹奏各种乐曲,尤其是传统曲牌,吹得出神入化。后参加当地群……[详细] |
葫芦头泡馍,是极具特色的陕西著名风味小吃,尤其以春发生的最为正宗。其历史源远流长。在唐代,京城长安流传着“煮白肠”、“猪杂羔”等小吃(即今日之葫芦头),因其味美汤鲜受到社会各界的喜爱。相传药王孙思邈游医四方,途经长安东市,在品尝“猪杂羔”时觉其味腥油腻,遂从药葫芦里取西大香、上元桂、权阴椒等健胃祛腥之物,授店家以使用方法,并将药葫芦一并赠予。其后“猪杂羔”一改旧貌,味香四溢,久吃不腻。店家感念药王……[详细] |
德发长创建于1936年,经营饺子已70多年,是历史悠久的中华老字号。主要经营北京风味的饺子,其特点是制作精细、皮薄馅足、料重味浓、油润鲜香。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经过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博采众家所长,创造了独特的饺子宴。集中国历代饺子制作之大成,溶中华菜肴调料技艺于馅心,取南北制作工艺之精华,选用鸡、鸭、鱼、虾及鱼翅、鲍鱼和时鲜果蔬、野菜等多种原料,采用蒸、煮、煎、炸、烙等烹制方法,烹饪出了肉香……[详细] |
清光绪末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避难到西安,曾在广济街口闻香停车,品尝了德懋恭的水晶饼后赞不绝口,并钦点为“贡品”,之后德懋恭水晶饼名价倍增。德懋恭水晶饼是一种酥皮点心,因其饼馅晶莹透亮,犹如水晶而得名。是秦式糕点的代表。水晶饼源于宋代下邽县(今陕西省渭南市下邽镇),曾与燕窝、银耳、金华火腿齐名,元代已远销京、津各大城市。至清代末年,经渭南同义栈张采风技师改进精制,产品以“金面银帮,起皮飞酥……[详细] |
2007年5月,中华老字号西安饭庄陕菜和陕西风味小吃制作技艺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西安市第一批(3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中华老字号西安饭庄素以“陕菜正宗”、“陕西风味大全”而闻名于世,是陕菜精华与三秦美味的荟萃之所。它建于1929年,由当时的国 军师长甄寿珊、戏剧界名流马公涛、封至模和餐饮界名人冯克昌集资而建,至今已整整八十年。自建店以来就有“东钟西鼓、青龙白虎、香菜热汤、西……[详细] |
由西安钟馗文化研究所与陕西省第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终南山钟馗信仰民俗”传承人钟馗王(王宽喜),组织专家在秦岭终南山下收集整理的,钟馗故里陕西户县流传千年《老子与钟馗的传说》是“终南山钟馗信仰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钟馗文化源远流长,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钟馗信仰。钟馗所代表的正气、正义和福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钟馗文化已随“中国端午节”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由西安钟……[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