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特产

陕西省民俗文化

  在同州一带有正月十五放天灯的习俗。正月初五刚过,孩子们嚷嚷着晚上要打灯笼的时候,村里好热闹的大人也不甘寂寞了,开始忙着放天灯了。先是糊天灯。把一根长铁丝弯成一个锅口大的圈,中间用两根铁丝“米”字交叉着扎紧,再找几根竹篾儿等距离扎在铁丝圈上,做成一个倒扣的大水缸状的骨架,然后用麻纸把骨架除铁丝圈这一面外全部糊起来,天灯就做成了。放天灯是过年时村里最热闹的事。待到夜幕降临,人们小心翼翼地把糊好的天灯从……[详细]
  “血故事”又名“马故事”、“车故事”。“血”有“震妖、祛邪”之意。民间以血故事为载体,用朴素的正义理念,颂扬“除暴安良”,为民除害的“侠肝义胆”。用血的故事来警示后人,昭示着“德之美”、“品之高”的真善美,祈求槽头兴旺、五谷丰登、五福临门。雷长庚,清同治年间雷氏血故事传人,曾与雷应史创立了颇具规模的“姚公镇西沟血故事社火会”。并立有会训:“非正直人不传,非本族人不传。”每逢正月十五、正月二十三和农……[详细]
  南郑县山区平川,饮食习俗大同小异。同有粗细粮兼食的风尚。平川盛产稻麦,吃饭以米面为主,兼搭少量玉米、红薯等杂粮;山区多产玉米、洋芋、红薯,向以米面等主粮和玉米薯类等杂粮兼半搭配。解放后,平川主粮增产幅度很大,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主粮压倒优势,基本上已不吃杂粮。山区主粮增产幅度较小,特别是在“暂时困难”和“文革”期间,粮食紧张,吃杂粮多于主粮,常以薯类瓜菜代替部分主粮,称“瓜菜代”。近几年来……[详细]
  西府道情,又称关西道情(因宝鸡地处关中西部,亦称西府),是活跃在陕西省宝鸡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陕西省的汉族戏曲剧种。西府道情起源于唐代的道曲、道歌。道曲道歌是道士们在道观中向道徒宣传道教道义的一种汉族民间说唱形式。西府道情最早起源于唐代的道曲、道歌。西府宝鸡地区早期道教盛行,道观林立,诸如磻溪宫、金台观、南昌宫等等。金大定时期,道教全真派名流丘处机,游居宝鸡磻溪15年,创建了陇县龙门洞、千阳玉清……[详细]
  澄城县位于陕西省渭北黄土台塬东北部,幅员一千一百平方公里,北接黄龙山,西依洛水河,四条大沟把全县分割成三梁一塬,境内沟塬相间,地貌特征复杂多样,形成北部低山,山前冲积扇、丘陵沟壑、黄土梁塬、黄土台塬五种地貌单元。刘家洼乡位于县城西北十九点四公里处,东西两面临沟,北依黄龙山,属山前冲积扇、丘陵沟壑、黄土台塬地貌单元。北高南低,面积八十万平方公里。境内有国家级文保单位良周秦汉宫殿遗址一处。“洪拳鼓”仅……[详细]
  渭旗锣鼓是周至县二曲镇渭旗村的传统保留节目,源远流长,俗称“威风锣鼓”,古称“击鼓刺秦”。关于“击鼓刺秦”的传说,现有两种不同的版本,一种说法来自“荆坷刺秦”的典故,据说是为了纪念不畏凶险,敢于拼搏的英雄荆坷而编排的鼓谱。另一种说法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相互征战,秦王每每出兵时,即击鼓助威,鼓舞士气,从而战无不胜,力挫群雄,一统中原。据渭旗村老一辈人讲,渭旗村原名边墙号,村子分南北两头,建有关公……[详细]
  “十面锣鼓”流传于西安市临潼区的零口、马额、纸李、新丰、铁炉等乡镇及与临潼区相连的渭南市南义村和高陵县的个别地区。十面锣鼓的舞队由21名男演员组成,其中一人敲击马锣进行指挥,另有十人敲社鼓、十人敲社锣。舞者身后背一根高约140厘米,上插各色彩纸做的三角小旗和纸花的花花杆。社鼓、社锣则用一软竹杆(横杆)从背花杆中下端向前伸出,担在舞者左肩上,俗称“背弓”,前端装上细绳吊勾,将社锣挂在吊勾上,左手握锣……[详细]
  洛南静板书早在清朝道光年间(1821年左右)就在洛南到处盛行,属陕西省洛南地区土生土长的汉族民间曲种。过去,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多是盲艺人求生糊口的手段。说唱以求神、谢土地和为农户红白喜事助兴取乐为主,其书目以传统内容为主。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从50年代以来,在宣传文化部门的重视下,组织民间艺人学习培训,挖掘整理传统书目,编写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书目,并且培养了一批男女青年新秀,将这种艺术形式搬上舞台,多……[详细]
  镇安花鼓是流传在陕西省商洛市的汉族民间歌舞,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明清年间,鄂西北襄阳和郧阳等地区因水旱灾害,不少民间艺人沿汉江上溯,流落于镇安。从而使湖北的琴子戏(即现在的大筒子戏)和八岔广泛流传,再与本地的灯歌小调融合,形成了一个定型的剧种,即“二栅子”戏。从它初步形成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镇安花鼓的演出剧目大都是当地汉族民间生活小戏,如筒子《蓝玉莲担水》、八岔《蔡鸣凤辞店》、小……[详细]
  安康道情属陕西道情四大流派的陕南派。以演皮影戏为主,有地道风格。清咸丰、光绪年间极为兴盛,其音乐悠扬细腻,宜于抒情,主弦牛皮弦音调柔婉,配以笛子、渔鼓筒,音色独特而动人。曲板多、板式有二六、安板、代板、兴板、紧板、摇子和滚白等。各种板式又有硬调与软调之别,硬调欢快,软调悲凉。剧目也很丰富,约有1200多个。安康道情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清嘉庆年间形成于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中国戏曲志·……[详细]
  春倌说春是陕西汉中、安康地区和川北、陇东的部分地区的一种汉族民间说唱艺术,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冬春季节由春倌走村串户说唱,一般为单人表演;有时进入街道或住户密集的村庄时,采取双人对唱、接唱和联唱,演唱效果更好。每演完一户,春倌送给一张春帖,户主会给春倌“封礼”,给粮食或钱。这种表演不受场地限制,不用乐谱,有说有唱,说唱兼备。唱词内容十分广泛,唱本师传徒承,时常即景编词,遇啥人说啥话,……[详细]
  华阴迷胡是陕西华阴当地的一种汉族戏剧艺术,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华阴人过去一直把当地的“迷胡”叫曲子或小曲,可见它还不属于完整意义上的戏剧。“地摊子”是华阴迷胡最具有典型性的演出空间,俗名也叫“板凳曲子”,其特点为叙事性的套曲演唱,因此也叫清唱曲子。华阴迷胡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以其音乐旋律来看,它与先秦时期的郑声应该有不解的传承血缘。华阴古属郑国,《诗经》上说的郑声是当时流传于民间的民歌……[详细]
  汉中曲子是陕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中曲子是一种表演形式比较完备的汉族戏曲艺术,一要上台,二要化妆,三是唱、做、念、打齐全。除大量演出一些与陕西汉中民间生活息息相关的小戏外,还能演“袍带”大戏。音乐唱腔、舞台布景、乐队伴奏都有很大的改进和发展,角色也有了生、旦、净、末、丑等行当,由于汉中曲子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其他剧种和各地戏班,在大型演出时都要应观众请求加演汉中曲子戏。汉中曲子的历史渊源汉……[详细]
  合阳跳戏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属于社戏性质,演出时没有唱腔,不用弦乐伴奏,只用大锣、大鼓、铙钹和唢呐,演出者用“说”和“吟”完成“唱”“白”任务,与观众沟通的主要方式是较机械的古代汉族民族舞蹈动作。跳戏剧目多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榜》《杨家将》等以武打见长的内容,也有如《玛瑙杯》一类的,被称作“文跳”。跳戏剧本台词简洁,雅俗共赏,多为四句七言。合阳跳戏也称“踏戏”或“杂……[详细]
  西府曲子,也称“西府秦曲”“西府清曲”“小曲调”,是流传于是陕西省关中地区汉族民间的一种俗曲,是关中曲子的一个分支。西府曲子的表现形式有舞台戏、木偶戏、皮影戏及座唱等。流行于武功、扶风、祁山、凤翔及宝鸡等地区,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据艺人讲,西府曲子历史悠久。春秋时期陕西关中西部地区就有民歌民谣流传,如《诗经》里《秦风》《豳风》中的民歌;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等叙事诗。相传秦始皇时,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