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喇叭戏,是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以当地语言声韵,民歌格调为基础,吸收柳腔耍孩儿,义腔等外来腔和民歌、秧歌等融汇发展形成的民间喇叭戏声腔,属于柳子声腔体系。据1981年9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戏曲曲艺词典》(183页)(海城喇叭戏)条目刊载:流行于辽宁海城的喇叭戏,渊源于山西省雁门关外的民间小戏耍孩儿,清乾隆年间传入海城牛庄时,被称为柳腔喇叭戏。道光年间,牛庄的秧歌会也加以演唱,在形式上和……[详细] |
海城高跷秧歌历史悠久,清代文献资料显示其可考的历史有三百余年。清末海城高跷日见成熟,形成一支职业半职业的艺人队伍。艺人们身怀绝技,各有千秋,故其传承谱系蔚为壮观。从1820年的第一代传人小金子、大来子,到1887年第二代的红、粉、黄、蓝、白、青六朵菊花(艺名),1902年第三代的张久荣(艺名白菜心),1940年-的吴奎一(号抓地虎)、王凤翔(号滚地雷),1951年第五代的王连成(号王小辫),197……[详细] |
是辽宁鞍山海城的特产。海城皮影戏俗称驴皮影。它是用驴皮刻制的人物外形,用灯光照射以表现故事情节的戏剧。皮影艺人边演唱边操纵,并伴以音乐伴奏。在过去的一定历史时期内深受海城老百姓喜爱。海城皮影戏属于河北滦州影调,具体于清嘉庆年间传入海城牛庄,道光年间吴老秀等皮影艺人的演出活动十分活跃,其弟子等活跃于大石桥、盖县、复县一带形成了辽南影调戏。民国初年,山西的吴志甸来到海城南台烟台村后,教柳元邦、苏乐天等……[详细] |
海城苏氏正骨拥有百年历史,由苏相良先生创立,二代传人以苏玉新为代表,三代传人以苏继承、苏纪武、苏纪权为代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苏氏正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独特的诊疗技术和方法,丰富的经验积累,形成了海城苏氏正骨老字号品牌特色。特别是医院内的中药特色制剂,是在祖传配方的基础上,利用传统制备工艺研制出的十种骨伤传统中药特色制剂,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彰显着老字号的独特魅力。自建院以来,海城苏氏……[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