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特产

甘肃省民俗文化

  跑马俗称“跑场子”,是环县社火民俗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据初步考证,晚清时期环县就有社火活动,清末民初大盛且有一定的规模。县西北角的车道、毛井、芦家湾、小南沟等地社火受宁夏固原影响,主要的就是跑场子,其中车道代掌村的跑场子社火是民国10年从宁夏同心县豫旺城传入的。县北跑场子以祛瘟消灾为目的,寄托人们一种向往幸福安康的生活愿望,其活动有严格的仪式程序性,围绕“迎神”、“安神”、“出坛”、“降香……[详细]
  道教创立东汉时期,并有了自己的庙宇(宫、观、洞、院),也有了专业从教人员和祭祀活动。这种专在庙宇进行的斋醮仪式活动(法事)则须有各种乐器和乐曲为它服务,即今之道教音乐。环县各乡镇差不多都有民间道人(阴阳)做各种斋醮仪式、祭祀鬼神、祈禳禁咒活动,也成为道教音乐的传承者。环县四合塬东老爷山是元朝时修建的道观,道教活动十分昌盛,并向四周进行传播。按流派分为中宫、东宫、南宫、西宫和北宫等五宫,至今仍有中宫……[详细]
  环县皮影雕刻大致经历了传播、接受和发展三个阶段。早在20世纪初期,陕西一些皮影艺人行艺于环县,他们之中有皮影雕刻艺人,也有皮影演唱艺人。其中陕西西路皮影代表艺人尚线匠(其名不详)曾为解长春雕刻影箱;敬乃栋曾请乔线匠(其名不详)到家中长达三年,为其凿刻影箱;合道乡赵崾岘村赵贵廷的老影箱,亦是20世纪初请乔线匠所刻;20世纪20年代前后,陕西皮影演唱艺人屈李刘和陕西礼泉县石鼓赵村一姓何(外号跛骡子)的……[详细]
  环县剪纸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陇东黄土高原历史悠久的群众性传统民间艺术活动,它的作者大都是劳动妇女。剪法有粗放和细腻两种风格,内容上延袭了陇东剪纸的纹饰图样,保留了中国最早的文字艺术符号和阴阳五行哲学思想。造型讲究工整对称,线条简洁流畅,内涵以历史传统和生活装饰图案为艺术源流,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品味较浓。环县剪纸与环县窑洞民居和历史文化习俗相依相随,不论婚丧嫁娶,岁时节令,剪纸都与人们相伴始终。工……[详细]
  环县香包绣制应属庆阳香包绣制之一脉,是中国远古文化科学的历史缩影。其渊源也可从三个方面去追溯:一是:中华医学鼻祖歧伯曾运用中草药防疫驱瘟,教民将配制成方的草药盛在用布绌成的口袋里随身携带。二是:据历史文献对”绌”字的解释,即缝制和含有松紧屈伸的意思。从庆阳地区大量旧、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文物考证,推演”绌绌”是人类童年为衣饰文明创造的一种稚拙工艺,即用打磨的骨针将兽皮绌成能松紧屈伸的衣服,遮饰身体。三……[详细]
  民歌即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环县民歌源远流长,婀娜多姿,远在周代,庆阳就产生了吟咏古豳社会和先民生活的诗篇,如《豳风•七月》、《大雅•公刘》、《小雅•采薇》、《豳风•东山》等等,他们或表现农夫劳作的苦乐,或抒发戍卒思乡的情怀,或歌颂周先祖的功德……这些歌谣都收录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之中,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环县民歌的发展……[详细]
  唢呐本不是环县的“土产”,据史料记载,在金代它由波斯、阿拉伯国家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先在官府中流行,到了明代才广泛流传到民间。据明代乐蟠人侍郎韩鼎编篆、清乾隆二十六年由知府赵本植再行修订的庆阳府志记载,鼓乐已是明代婚丧习俗礼仪中的一部分。明人沈德符《野获篇》曾言,嘉、隆年间所兴《寄生草》、《粉红莲》、《银纽丝》等曲,在环县唢呐中也有同名曲牌,可见环县唢呐在明代已广为流传。环县唢呐从清代开始逐步成熟……[详细]
  岷县宝卷源于唐代的“变文”和宋代的“讲经”,是一种流传在岷县全境及其周边地区的民间说唱艺术,明清时期广为传播。岷县宝卷有300余种,其说唱形式基本为散韵结合,散说部分一般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历、结果等,韵文部分主要重复散说部分的故事。岷县宝卷的说唱语言一般有十言、七言、五言等,而且讲究平仄韵律,配以不同的曲式,唱答结合,抑扬顿挫,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民间音乐的“……[详细]
  陇西云阳板是甘肃省陇西县的团体舞蹈艺术,因其道具由传说中八仙之一的曹国舅所持法宝“云阳板”演变而得名。云阳板舞原来是当地庙会期间“朝山会”的一项民间祭祀活动,以柔美矫健、干脆飒爽的风采闻名,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人民群众在节庆期间,期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和祝福吉祥如意良好愿望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详细]
  藏语称作“默朗钦波”。“默朗”是祈愿、向往的意思,是对幸福、和平、健康的渴望。这是僧俗共同的心愿,也是他们新一年年初集体心理的集中反映。它表达了僧俗众生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追求,对理想世界的憧憬,反映出雪域-的人生观、宇宙观、价值观。默朗钦波的另一层涵义,是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祈愿0会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大师于1409年创立的,第一次祈愿0会在拉萨大昭寺举行。六大宗主寺之一的拉卜楞寺,其……[详细]
  “高跷”在本地叫“踩高跷”,有的地方也叫“踩拐子”。它的特点是乡土气息浓厚,形式奇特别致。据传有500多年的历史,亦说有千年以上。据《列子.说符》篇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枝干宋元。宋元台而使见其枝。以双枝长信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并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高跷早在先秦已在民间流行。还有清人恩竹樵在他的《咏秧歌》诗中,对当时春节期间的踩高跷游艺活动也有描述:“……[详细]
  环县自从有了社火便有了亭子,原来称为“高台”,由四个人抬木头架(类似轿子)木头架上方放上磨扇,磨扇中间的孔里插上亭架。解放后,尤其是农业社里有了手扶拖拉机,“亭子”也由人抬转为车拉,手扶拖拉机后是四轮拖拉机、三轮车,当然车上拉上的是碌轴,碌碡的中心插上亭架。由于亭子在社火表演是主要用于上街-,供人们观看,所以人们在装亭子时尽量出奇、出新,人物、故事情节尽量生动完整。所以装亭子时都要尽量注意保密,尤……[详细]
  高台民歌为典型的汉族民歌,历史悠久,流传久远,充分地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广泛而深远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高台民歌具有质朴、高亢、豪迈的风格,充分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高台民歌的特点是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是高台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台民歌,节奏轻缓,悠扬不绝,使人闻听如饮甘醇,身心为之舒畅,内心深感抚慰。内容或为……[详细]
  香浪节是甘南的传统节日,是一种群众性游山活动。香浪节源于上山采薪。“香浪”的藏语意思就是采薪。为夏河拉卜楞寺首创,第四世嘉木样为保护寺院周围生态环境,避免乱砍滥伐,规定每年-三、四、五、六、八、九月为进山采薪日期,过了香浪日,一律不准进山砍柴。  过去寺僧每年这个时间进山伐薪,因路途遥远当日不能返回,遂选择依山傍水处露宿野营,多则数日。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演变为广大农牧民群众喜爱的传统节日。农历六七……[详细]
  在宁县民间,逢年过节,娶媳嫁女,满月祝寿,妇女们都要打扫庭室、裱糊墙壁,又要执剪铰纸、制作窗花,在窗框、炕围、墙壁、门窗上贴上红红绿绿的各种剪纸花,把自己的居室打扮得五彩缤纷,红红火火。这些剪纸花,因贴的位置不同而名称各异,贴在门上的叫门花,贴在窗上叫窗花,贴在炕墙上的叫炕围花,贴在顶棚上的叫顶棚花。还有箱柜花、纸缸花、粮囤花、灯笼花;新婚窑里要贴“喜花”,馈赠的礼品上要贴礼花,祝寿礼品上要贴寿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