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西安 > 蓝田特产

蓝田民俗文化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是千余年来流传在陕西省蓝田县普化镇一带专门用于佛事、善事、祭祀的民间吹打音乐。蓝田县位于关中平原东南部秦岭北麓,是古长安南通荆楚巴蜀的门户。据史料记载,可容纳千名僧侣的蓝田悟真寺水陆殿在唐代已是官方和民间举办大型佛事的重要地点。在水陆道场等大型佛事活动中,吹鼓乐助兴营造气氛,蓝田普化水会音乐这一形式由僧人和民间乐手传承至今。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分为行乐和坐乐两类,因演奏所涉事由严肃、庄……[详细]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乡约,一般认为是北宋时期今西安地区蓝田的吕氏兄弟创制的《吕氏乡约》,它对后世基层社区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六月,四吕之父吕蕡去世。此后的两年多,四吕遵丁忧古俗均在蓝田居家守孝,乡约就是在这期间制定的。熙宁十年(1077)十二月乡约正式发表。吕氏兄弟基于乡村安定、乡邻和睦的诉求,制定了以道德教化为主的《吕氏乡约》,通过整合社会秩序去恶扬善、彰显正义……[详细]
  杖头木偶戏是陕西独有的戏剧表演形式,也称“跑台子”。反映了陕西的风土民情,是民间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其显著特点是:木偶的头部多用木头雕刻而成(后增加了纸质头),根据剧中人物的特征,用夸张的手法,使角色的特征更加突出、鲜明。木偶表演时,由操纵杖头木偶的人自己边舞边唱,或者由他人在幕后配唱。演唱的主要形式是用秦腔演唱。角色上可分为生、旦、净、丑。配乐有文武场面,所用乐器的……[详细]
  肖家坡社火始于大清同治六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是芯子、平头桌、狮子龙灯、地游、旱船、柳木腿等民俗娱乐项目的统称,大家经常说的“社火”实际上是指芯子表演。芯子渊源于隋唐古长安曲江元宵大汇演,当时即以出现背芯子的雏形。一千多年来,“背芯子”作为汉族民间社火的主要内容代代流传,不断改进,日臻完善,清同治六年到清光绪十六年,即1867年到1890年之间在肖家坡村极为兴盛。明清时期,人们欲望中的凌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