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玉溪市 > 易门县特产

易门县民俗文化

  彝族左脚舞有1000多年历史,三月会已有近400年历史,早在康熙41年(1702年),就有左脚舞最早的文字记载。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世间有一条恶龙,兴风作浪,造成洪水危害。两位彝族青年阿里和阿罗勇敢地站出来,前去制服恶龙。彝家人民在阿里和阿罗的带领下,一齐向恶龙开战,恶龙见势不妙,赶紧逃回龙潭。人们抓住时机,把事先烧红的栗炭往潭里倒,倒满后又抬石头、挖泥土,把龙潭填平。还怕夯压不紧恶龙翻身,就在上面……[详细]
  在易门,地会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参与性强,是民间几种传统舞蹈形式的统称。每种舞蹈都有特定的服装、道具和动作套路。地会舞蹈具有舞姿轻盈、婀娜妩媚、幽默风趣、活泼俏皮等诸多亮点,深受易门群众喜爱,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特征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据史料记载,地会舞蹈是清末民初从昆明、安宁等地传入易门的,主要流传在龙泉、六街等地。传说中,组织地会活动,是为了让天上的仙女来到人间与民同乐并展示她们的才能,以求得风调雨……[详细]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与其他戏曲艺术一样,不仅能在方寸之间演绎天地四方,又能呈现百万大军恢宏浩荡。如今,在易门县铜厂乡仍然流传着这种古老的艺术,成为当地难得的乡村文化现象。说到铜厂皮影,得先从易门皮影说起。皮影戏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明、清两代则是皮影戏最为兴盛和广为流传的时期。而据相关文献记述,易门的皮影戏形成于清乾隆年间,为广东皮影戏艺人来当地表演后所传并发展。据了解,旧时在易门,皮影……[详细]
  油炸沙虫是绿汁镇极有特色的一道美食。但记者刚见到油炸过、形似蜈蚣的沙虫时,不要说吃,单看一眼就感到害怕。询问做厨师多年的王国兴,据他所讲,此虫不可貌相,这几年市场上卖的价格不断上涨,如今已经卖到两块多钱一条了。另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绿汁人才渐渐食用沙虫,更早以前人们看见是避开的。据介绍,沙虫生长在绿汁江边,它们藏身在石头下面,半湿润地段居多,干燥地段石头下和江水里极少。由于沙虫白天喜欢躲在阴暗的地……[详细]
  在易门县十街彝族乡,糖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这片乡土盛产原生态传统美食——红糖,每年到甘蔗收获的季节,汁多糖分足的水果甘蔗就是生产十街红糖的最佳原料。早年间,这里随处可见土法榨糖的场景,氤氲的雾气、醉人的糖香、忙碌的人群……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如今已难得一见。早春二月,在十街魏所村一个大约30多平方米的红糖作坊里,49岁的杜忠荣和媳妇周建芬正在灶台边忙碌着。记者有幸看到了土法榨糖,看到了从甘蔗变……[详细]
  白沙坡是易门县绿汁镇木厂村委会的一个村民小组,位于绿汁江西面的狮凤山背面,四周高山险峻。当地村民以彝族为主,他们代代传承着极具民族特色的“虎掌舞”,早在2006年虎掌舞就被列为玉溪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名录。近日,记者探访了当地虎掌舞的保护和传承情况。老虎为什么会成为白沙坡舞蹈的主角?记者查阅资料得知,传说两只老虎从大理来到绿汁江,湍急的江水使老虎无法前行,便回头来到白沙坡南边的云盘山上。老虎的到……[详细]
  易门苗族服饰,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民族民间文化价值,2006年1月,被列为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个项目中的青苗支系女装,具有风格质朴率真、颜色搭配艳丽、装饰配件丰富、针法分工明确、款式构造大方、图案设计个性多样等特点,体现了青苗妇女高超的刺绣技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青苗女装采用全套刺绣制作,青苗村子里的人所穿的衣物都靠女人们缝制,村里的妇女,无论老少,大多……[详细]
  易门县十街乡的彝族唢呐,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十街唢呐吹奏历史源于何时,虽已无据可查,但它历史悠久,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极大地发挥了艺人的即兴创作能力,流传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红白喜事的重头戏唢呐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管身木制,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又称作碗。唢呐由哨、气盘、芯子、杆和碗五部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