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宜昌市特产

宜昌市民俗文化

  宜都故事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而享誉省内外。1995年,宜都市被湖北省文化厅命名“湖北省民间艺术(故事)之乡”,2000年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中国民间艺术(故事)之乡”。2000年5月,宜都市被命名中国民间故事之乡;2004年11月,宜都故事被纳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重点保护对象。这是宜都文化艺术工作者多年奋斗的结果,长期以来,围绕特色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宜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成就。宜……[详细]
  土汉文化交融发展的艺术结晶——长阳南曲长阳南曲是湖北地方小曲中一个较为古老的曲种,自古称为《南曲》(亦称丝弦)。1962年定为现名,主要流传在长阳、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境内,以资丘最盛。它以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和鲜明的地方风格,在曲坛享有盛誉,被誉为“郁香的山花”。根据长阳南曲曲牌、曲体等方面的历代流传情况足以说明,它是在明清俗曲——我国整个曲唱艺术总的源流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它最早传入土家地区的时……[详细]
  十五溪故事产生于二千八百年前。重点分布在都镇湾镇的十五溪、庄溪和龙潭坪等地区。其中十五溪村是十五溪故事重点流行村落。该村辖8个组,全村609户,共2234人,其中土家族人口占70%以上。全村有75%的人会讲故事。其中能讲400多个故事的有5人、讲300多的有5人、讲200个的有18人。著名女故事家孙家香老人就是十五溪故事讲述者的杰出代表。十五溪故事从1986年就开始搜集,截止目前共搜集民间故事30……[详细]
  当阳是关公葬身之地,玉泉山是关公最先显圣之地,玉泉山有全国最早的关庙“显烈祠”,当阳城西有全国三大关庇之一的中国关陵。因为与关公有特殊的缘分,当阳民间对关公的崇拜千百年来久盛不衰。传说关公死后最先在玉泉山顶显圣,高呼“还我头来”,遇普净和尚点化依佛门,后用神力帮智建起了玉泉寺,因而被佛教称之为伽蓝神和护国明王,玉泉寺内建有伽蓝殿,供奉关公神像,长年享受香火。关公被道教奉为“三界伏魔大帝”,当阳境内……[详细]
  远安呜音是流传于远安荷花镇、洋坪镇等一带的民间吹打乐,流传历时近200年。呜音乐器形似唢呐,但实质又不相同。因演奏技法的特殊性,赋予各个乐音以独特的韵味,极具地域性特征,对研究中国传统音乐、道教音乐及远安当地民风、民俗具有一定价值。远安呜音,又称巫音,流传于远安县荷花镇、洋坪镇、河口镇,与保康店垭、夷陵区樟村坪等“沮水巫音”同出一脉。这里正是楚文化的发样地。据者艺人记忆,传承关系近两百年。主要在民……[详细]
  长阳山歌在三千多年前就被称为“蛮歌巴舞”、“下里巴人”。在县境内的地名中留下了不少痕迹,如“对舞溪”、“歌唱坪”、“锣鼓淌”、“发歌岑”等等。长阳山歌在全县各个乡镇广泛流传。截至目前已收录长阳山歌1400余首,分为在田间边生产边喊歌和边劳动边打锣鼓喊歌两种类型。长阳山歌有独唱、对唱、一人领唱、众人和等多种演唱形式和多种曲式结构。长阳山歌种类亦繁,其中以号子类、锣鼓调子类为大宗,其次是小调和反映婚丧……[详细]
  在长阳的村村寨寨,“上山踏歌声,近村闻吹打”。伴随着土家人的习俗风情、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总是响彻着吹打乐的悦耳之声。出土的六朝陶魂罐上刻画毕肖,说明长阳吹打乐在一千五百多年以前就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吹打乐班。至今仍在民间流传演奏曲目五百多首。吹打乐通过师徒传承,以口传心授而代代相袭。长阳吹打乐是由吹奏和击乐两种形式结合演奏,故称之“吹打乐”,民间叫“响匠班子”。以打击乐为主的合奏,称为“锣鼓乐”,民……[详细]
  有深山“天籁之音”之称的杨林堂鼓,今春起在三峡链子崖景区定点演出,来自秭归县的谭本高等8位农民艺人,用架子鼓、唢呐、大锣等器乐的变幻演奏,让游客享受了一道原始古朴、自然醇厚的音乐大餐。杨林堂鼓的主要乐器有大小堂鼓、大小锣、小镲以及唢呐和长号。大小堂鼓和大锣由一个人演奏,将大小不等的堂鼓呈弧形排列于支架之上,锣用一个木杈拴在一旁,其形式有点像西方的架子鼓。杨林堂鼓的唢呐、长号的吹奏有多门绝技,如二龙……[详细]
  兴山围鼓,又称“八音子”(唢呐用八个眼孔吹奏而得名),起源于武当山附近地区,100多年前通过谷城传人和保康传人两条途径传入兴山。传入前是受道乐强烈影响并吸收当地民歌及地方戏曲曲牌营养而逐渐形成的一个既能唱又能奏的民间音乐品种,是以唱为主的“八人班子”的坐唱形式,除击乐外还有笙箫管笛。笙箫管笛在兴山声断音绝,日趋衰亡。现今的兴山围鼓以吹打为主,极少演唱,广泛用于红白喜事以及平时自娱,其编制为豉1架(……[详细]
  薅草锣鼓,又名打闹歌,俗称打闹,主要流行于土家族部落中。打闹歌是土家人在薅草(就是用锄头给地里的庄稼除草)季节,聚集数十乃至数百人在进行集体劳动时,请两名歌手(一个击鼓,一个敲锣)面对薅草的众人,随着锣鼓声的起起落落而吼唱的一种土家族民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薅草锣鼓乃是大户人家才能请得起的,因为小户人家是不会请数十甚至数百人为其薅草劳动的。薅草锣鼓的锣鼓声节奏鲜明,深沉浑厚,其打法为│ХΧ○│,……[详细]
  秭归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既是中国脐橙之乡,又是民间歌舞之乡。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就诞生在这里。秭归的柑桔闻名遐迩,秭归的文化源远流长,秭归的花鼓舞也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茅坪建东花鼓就被宜昌地区列为“七鼓一曲”特色艺种,一九八八年由湖北省舞蹈家协会编入《湖北省民间舞蹈集成》,一九八一年被载入《中国戏曲·曲艺辞典》。由此证明,秭归花鼓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珍藏价值,同时也为后人了解秭……[详细]
  宜都梆鼓俗称“梆鼓子”,是湖北地方曲艺品种之一。宜都梆鼓源于鄂西的宜都,是在当地民间薅草锣的基础上,吸引了民间吹打之所长,逐步发展演变而成的一个新的曲艺品种,该市各地普遍流传,人民喜听乐唱。其中尤以王家畈、姚家店、红花套等地最为流行。  其演唱形式可一唱到底,也可唱中夹白,还可唱、白、表、数兼而有之,并可与乐答问或由乐队邦唱等,结构比较自由。梆鼓音乐最初属音曲体变奏板腔式,1973年以后才逐步向联……[详细]
  嫘祖信俗是在湖北省远安县嫘祖庙存续的一种祭祀先蚕的传统习俗。《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清《五礼通考》卷一百二十六引《通鉴外记》:“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远安自古就是著名的“垭丝”产地,民间传说今苟家垭镇为“嫘祖故里”,祭祀嫘祖信俗世代相传,祭祀蚕神蔚然成风。初春桑树抽芽时举行初祭,又叫头祭。传说农历三月十五日……[详细]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