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大理州特产

大理州民俗文化

  大理白族绕三灵,白族称为“观上览”,流传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洱海周边地区的白族村寨,迄今已有一千多年。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刚好是种植水稻的农忙节令之前,又恰值天气和煦,山川秀丽,生活在苍山洱海一带数百个村庄的白族民众,不分男女,都插花戴朵,身着节日盛装。他们以村庄为单位,几十人至上百人不等,成群结队,携带祭祀用具和简单的行李以及食品、炊具等,从四面八方赴会。人们满怀热情,希望通过……[详细]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是云南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县内曾发现过新石器和战国时代的石棺墓;也是唐代南诏政权的发详地,县内现仍有南诏遗迹多处及南诏王室后裔。巍山彝族自称腊倮颇,颇是人的意思,即腊倮人,又称土家,即土生土的民族。打歌彝语称欧克,是巍山分布最广,影响最大,历史久远的一个舞种。它的起源在民间有多种传说:相传在部落时期,一次彝家与傈僳发生了战争。彝家节节败退,被围困于一山头,眼看夕阳西下,彝家急中生……[详细]
  白族的服饰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白族先民以滇池为中心的滇僰人“头饰羽翎”。在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青铜器舞蹈图像中,舞者全戴羽冠,顶插长翎,上身裸露,下着兽皮羽毛带状裙。洱海地区,唐初白族先民之一的西洱蛮,男女以毡皮为披,女子絁布为裙,男女赤脚。《云南志》卷五云:“东有白蛮,丈夫妇人以白缯为衣,下不过膝。”“妇人,一切不施粉黛,以酥泽发。贵者以绫锦为裙……[详细]
  南涧传统的苗族服饰,均用多色麻线制作而成。在苗族服饰中,最让人新奇的是女人的头饰。苗族姑娘,习挽犄角形单发髻于头顶,并将髻编于左或右。束发常用纱、绸带,不同的苗族支系,采用的纱、绸颜色和花纹也有所不同,有的还配戴系有“百家锁”的银项圈等。已婚妇女,一般都行编发,并将发辫沿头顶边缘绕起来,而且多以弯月形的梳子卡插于发盘顶心。在苗家人中,妇女的头饰尤其特别,每逢喜事,他们都挽发髻如螺形,用较长的青布或……[详细]
  靠跳骗走敌兵未受早前地震影响的云南大理洱源、南涧等县,居住了不少彝族人民,每逢节庆、结婚、丧葬或其他庆典、宴会,就会有各种各样与“跳”有关的活动或表演。在新年和农历三月三日的“三月三”节等,都有机会看到。这种“跳”的文化源远流长,据说,彝族与入侵的部落打仗,在一次战役中,人马牺牲了不少,剩下的人都被围在高山顶上。这时,一位彝族首领急中生智,叫剩下的士兵削木为弦、削竹为笛,点着火把,绕着山头,边吹边……[详细]
  南涧传统的彝族服饰,雕花绣朵,款式多样。男人服饰分别为大白绕子、皮领褂、对襟衣裳、裤子;女人服饰主要有折包头、上衣、围腰、领褂、裤子等。不论男装女装,彝族服饰皆绣有图案、花纹,儿童装则加有金、银、铜等制成的老虎装饰品。在这些服饰中,最显眼的是彝族姑娘的头饰,它以几十种不同花色的布料拼凑而成,并用 200多颗大小银泡镶嵌得银光闪闪,有的形似鸡冠,也称“鸡冠帽”。有的把银制桂花和亮泡镶嵌于绣花头饰周围……[详细]
  剑川木雕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根据史料记载,唐代时,剑川木匠就承担了南诏五华楼木雕构件的制作工作;宋代,曾有剑川木雕艺人进京献艺,轰动京华。清代学者张泓在其《滇南新语》中记述:“滇之七十余县及邻滇之川黔桂等省,善规矩斧凿者,随地皆剑民也。”可见当时剑川木雕木匠之众多,流传之普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剑川木雕有了很大的发展。首都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等重要建筑都饰有剑川木雕。……[详细]
  大理三月街是大理各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会。1992年经大理白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通过,三月街被定为大理州的民族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举办,节期为7天。每年赴三月街的人数以百万计,国内外参加者众多,是白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大理三月街因于每年农历三月举行而得名,是云南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年一度的集商贸、文体、饮食、风俗活动等为一体的民间集市节会。据古代文献《白国因由》、李元阳《云南通志》、徐……[详细]
  宾川大营和鸡足山镇上沧、白荡坪白族正月接送本主活动是比较有特色和特点的民族民间信仰民俗文化。它是一种本主崇拜和本主祭祀活动。在此以大营镇萂村正月“天子节”为例介绍其形成和活动盛况。据传:唐代南诏时期,赵善政、杨干贞在位期间,于农历正月十一至十五回故里过新年,分别在萂头、邑尾、萂中、萂尾、黑家邑等村体察民情、与民同乐,他们了解到父老乡亲的生活十分艰难,过完节,杨干贞携随从回到羊苴咩城,数日后,颁布了……[详细]
  火把节,汉文最早的典籍中称为“星回节”,是白语xil(柴)huix(火)jia的音译。现代白语中有三种称呼,一种是xinlhuixjia,另一种是fvnguavd(音近:夫汪吾,即六月疯),第三种称呼叫zulholyind(做花船)。火把节在西南民族中影响甚广。其起源是西南民族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乏人研究。中国主流学界对此关注极少。本土学者缺乏足够的研究力量投入其中,再加上明朝沐英在大理的文……[详细]
  在大理剑川,最富魅力的人文景观便是以这里为中心举行的一年一度的石宝山歌会。石宝山歌会是白族地区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会期从农历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初一。剑川,洱源,大理,丽江,兰坪等地的白族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此,唱曲对歌,观光游览。弦歌之声,夜以继日地飘荡在山间林莽,不管男女老少,只要上得山来便会尽情抒展歌喉。老年人认为,在歌会上唱白曲,可以得到吉祥,亦或是平日在家已向神灵许下愿心,为保清吉平安,会……[详细]
  大理市白族民居彩绘普遍流行于大理市及周边白族地区。白族建筑彩绘是在建造王宫、寺庙的过程中,工匠对建筑进行一定的装饰绘画基础上产生的。《南诏图传》中的“修廊曲庑”图表明了南诏、大理国是白族建筑中开始广泛采用彩绘的时期。后经元、明、清几代的发展,白族建筑彩绘内容越来越丰富,到20世纪30~40年代已达到成熟阶段。大理市喜洲镇严家大院、董家大院就是白族民居彩绘的代表作。现代的白族彩绘基本上沿袭传统的工艺……[详细]
  白剧原名“吹吹腔剧”,是云南大理地区白族演唱的一个古老剧种,主要流传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及丽江市部分白族聚居地区,现在已是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剧与明代的弋阳腔有渊源关系。明初,弋阳腔开始传到大理一带,后来又演变为巫娘腔、唢呐腔、罗罗腔。罗罗腔又名吹腔,它和今天白族的吹吹腔一样,用唢呐吹奏,一般也是唱时不吹,唱完吹过门,而在吹过门时依据唢呐的节奏做舞蹈身段,这大约就是现今吹吹腔的前身。清乾……[详细]
  白族服饰,各地略有不同。大理等中心地区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大理一带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臂环扭丝银镯,指带珐琅银戒指,耳坠银饰上衣右衽佩着银质的“三须”、“五须”;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白族是中国西南……[详细]
  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的花灯起源较早,盛于清末民初,普及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弥渡花灯歌舞总体分为“太平花灯”和“元宵花灯”两种,具有自娱性、娱他性、祈神求福性等共同特征。其表现形式有“团场灯”、“门户灯”和“过街灯”。弥渡县村村有灯班,规模不受限制,灯班人数少则数十人,多则上千人,各村灯班都有各自的“看家本领”。表演时不分男女老幼,浓妆艳抹,手持各种道具。弥渡花灯最大的特点是无论在街头和场院演出,均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