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城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长城脚下,喜峰口外,总面积1952平方公里。全县满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0%。从事民间剪纸的艺人几乎全部是满族人。剪纸作品具有浓郁的满族风情特色,花鸟鱼虫,动物人物作品广泛发展。宽城剪纸分为单色剪纸和刀刻染色剪纸两类。单色剪纸多用红纸,也有少量用其它颜色的纸。根据图案造型进行折叠,然后用剪子剪制而成,也有折叠多张纸用刀子刻制而成的。刀刻染色剪纸大多用连史纸或宣纸成沓……[详细] |
鹰手营子矿区位于河北省中北部,承德市西南110公里,燕山山脉主峰雾灵山东麓,距清东陵80余公里,处于京、津、唐三角经济地带。境内山峦起伏,地形地貌复杂,山地多,平地少,平均海拔500米,四季分明,区内山场开阔,树种繁多,现有山场13万亩。因其区位优势,在清代享有“后龙风水禁地”之待遇。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因动工兴建承德避暑山庄,把围场辟为“皇家猎苑”。之后又把此地作为皇家驯鹰场,那时有许多专……[详细] |
热河二人转属北方各路二人转曲种之一,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历二百余年兴盛不衰,目前此曲种仍活跃在宽城地方舞台之上呈活态性。热河二人转是在热河五音大鼓、莲花落、地平蹻以及满族“道瓦喇”民族民间曲艺形式基础上不断吸收、衍变融汇贯通,逐渐成为我国曲坛上一块瑰宝。清乾隆时期正值盛世,全国各类文化艺术汇集到热河街及各行宫,满族的“普天同庆韶音花会”(又名“清音会”)名震八方。清乾隆五十五年以后,热河街文人、艺人……[详细] |
八大怪是河北省隆化县独有一种传统民间灯舞,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年前后),兴盛于清末至中华民国期间,至今已180多年。新中国诞生后,很快得到普及与发展,文革期间又几近灭亡。1984年以后,经过隆化县文化部门挖掘、整理、提高逐渐成为隆化乃至河北省的文化品牌。隆化满族八大怪是一种民间道具灯舞。它是八种淡水动物造型所组成。八怪有:龟(王八)、鲇鱼、螃蟹、青蛙、虾米、蜗牛、鲤鱼(女)、蚌(女)。因道具……[详细] |
双滦区距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和金碧辉煌的外八庙仅11.5公里,辖区内面积251平方公里、人口10.2万人。双滦区环境优雅,风光旖旎,自然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资源丰富,境内山清水秀,滦河贯穿全区南北。境内丹霞地貌景观独特,双塔山、元宝山、风摩岭与避暑山庄、磬锤峰等其他七处景观并称“热河十大景”。滦河右岸有塞外第一行宫——喀喇河屯行宫,还有穹览寺、琳霄观、清真寺等庙宇。清康熙年间,康熙扮成……[详细] |
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地处塞北,历史上是少数民族游牧区,丰宁是在清顺治年间颁布《圈地令》以后开发的地区,当时由8位满族贵族到此圈地居住,故得名八间房。丰宁满族吵子会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丰宁满族吹打乐曲“吵子会”,分布于八间房、窄岭、石人沟、天桥、塔沟、长阁、凤山、选营、后营等十余个农村中。八间房吵子会兴于清乾隆年间,当时乡绅贵族为顺应满清统治的太平盛世对文化的要求,开始在八间房村兴修园广寺和对庙的戏楼……[详细] |
竹板落子原名武落子,是流传于丰宁满族自治县朱首营乡的一种男性民间舞蹈,属于北方秧歌类,是农民娱乐性、群众性民间艺术形式。据考证,竹板落子是清光绪十一年由山东民间艺人王德传入的单人竹板落子。竹板落子经过一百余年的传延,广泛吸收了当地的民风民情,成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舞蹈形式。竹板落子表演时,表演者右手持竹板,左手持落子,靠平时练就功夫相配合,形成集体的明快节奏。竹板落子的舞步并不复杂,但其有走时稳健……[详细] |
平泉县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鸡鸣三省,通衢辽蒙”的说法。这里的地理环境、经济特征、文化蕴涵,决定了平泉人的开放、宽容、朴实、直率的性格,构成了民俗民间文化产生和传承的特殊地理环境。契丹始祖传说历史悠久。《辽史》卷三十七、地理志一、志第七就有关于它的记载:“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每行……[详细] |
宽城背杆俗称背歌,主要分布于宽城满族自治县、宽城镇北村。宽城满族自治县地处燕山山脉东北部,位于承德市南部,北与承德县相接,西与口里(迁西、遵化)相邻,东与平泉、辽宁接壤,南与青龙满族自治县相连。宽城满族自治县宽城镇北村,位于县城东北部。据现存的老艺人回忆,宽城背杆始于清朝,兴盛于民国至上世纪初期,由于当时宽城老爷庙庙会的兴盛,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宽城背杆道具制作精细,上下角绑缚……[详细] |
珍珠球是满族人民传统的体育活动,源于采珍珠生产,又被称作“踢核”、“采核”、“扔核”。在满语里“核”,是“尼楚赫”的简音,即“珍珠”的意思。采珍珠是满族重要的生产活动,满族人把珍珠当作光明和幸福的象征。早在清朝以前,生活在白山黑水的满族以渔猎和采珍珠为生,男女青年采珠之余,在欢庆丰收之时,以绣球当珍珠竞相投向鱼篓,投入多者预示着更大的丰收。为了表现采珠时与风浪搏斗的艰辛,他们把蛤蚌神化了,张开蚌壳……[详细] |
棉花鬼儿为滦平县五道营乡民间花会中的其中一档,已有二百多年。棉花鬼因其装扮特殊,表演时动作诙谐、幽默,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因此在整个花会中具有重要地位,也使得五道营花会独树一帜。表演时多在晚上,由所有观众围成一个大圈,共分五场。一是转场,二人蹦跳着入场,边沿场转圈边做各种嬉戏的动作;二是二人开始相互嬉斗、翻滚,有空翻的动作;三是作寻找对方状,动作夸张,其中艺人拿出一段绳子套在脖子上玩耍,做各种诙谐……[详细] |
张百湾十番乐是融合了杠房音乐、宫廷音乐、古曲、戏曲曲牌、时令小调与民歌、寺庙音乐等丰富内容而成。其中有杠房音乐的凄凉、惆怅,又有宫廷音乐的优雅、庄严,又有古曲的柔和、委婉,又有寺庙乐的超凡脱俗。十番乐的音乐元素具有多元性特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上又分座乐和行乐,座乐(座棚演奏)主要用于做法事、丧事;行乐主要用于花会活动。十番乐演奏主要有《千秋岁》、《晴天歌》、《祭腔》、《夜深沉》、《苏武牧羊……[详细] |
东庙宫位于围场四道沟乡庙宫村,是围场的东入口,是嘉庆皇帝为围猎时拈香、小息所设。东宫庙如同其他皇家建筑一样也是红墙黄瓦,古松参天,皇帝秋狝入围场前总要在此拈香拜“塞罕佛”。东庙宫与其他宫廷建筑又不完全一样,他有全国三个“罕见”。一是庙、宫合一为首创;二是供奉的神灵着清装,国内所特有;三是郭仁镇远神的本庙是皇家赦建的最小庙宇。说起“塞罕佛”这个神灵,有一个神奇的传说。传说康熙二十二年七月来木兰围场狩……[详细] |
通背拳是我国传统的著名拳种,流行广泛的有劈挂通臂、白猿通臂、五行通臂、如意通臂、太极通臂等流派。“通背拳”最早何人所创众说纷纭,已无从查考,旧社会武术门户之见颇深,所以通背拳一直秘密流传相承。太极通背拳,又称五猴通背拳,是通背拳的一个分支,属内家拳派系,是由人称“臂圣”的清末著名拳师张策所创。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太极通臂拳的传承在三河有据可查的是从祁门少祁派祁太昌的通臂拳算起已是七代。其中……[详细] |
平泉县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东部,地处燕山山脉末端,河北、辽宁、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燕山大板是平泉县境内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文化,系1975年平泉县文艺工作者根据刘文亮演唱的《种子迷》的录音,不断研究、创作而发展起来的。同年,县业余快板书演员马双福求教于刘文亮先生,被刘文亮先生收为入室弟子,得到真传,并流传于平泉境内。燕山大板于平泉的三十年发展中,在保留了原风格的基础上,对音乐、伴奏和技巧做了很大的改革,……[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