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特产

哈尔滨民俗文化

  木雕重彩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哈尔滨市阿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代表性传承人:翟孟义阿城的木雕重彩是用浓墨重彩覆盖木雕本色的民间手工技艺。多使用张广才岭特产的紫椴木为原料,需经11道工序才能完成。其以关东风情为主题,内容贴近生活,形象生动传神,具有金源文化、满族文化和关东文化的浓郁氛围,传递着关东文化的基因。……[详细]
  双城皮影戏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扩展项目保护单位:双城市皮影艺术团代表性传承人:那明山徐桂文双城皮影戏是黑龙江皮影戏的主要流派之一,因地处松花江南岸,又称“江南影”。明朝万历年间,河北“滦州影”传入双城堡,后经历代艺人口传心授,融合当地方言,还大量吸收了民歌,道白、唱腔和板式具有地方特色,集唱、念、做、打等表演手段及雕刻、绘画、音乐等艺术表现形式为一体。大体分为人物制作、操纵、唱腔、调式、弦乐、剧本……[详细]
  满族颁金节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阿城区满族联谊会代表性传承人:那国学满族颁金节是满族族名诞生纪念日。颁金节是满汉语合成词,“颁金”是满语诞生之意。1635年,农历十月十三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皇宫大殿颁旨宣布将女真族改为满洲族,辛亥革命后又简称为满族。为了纪念满族族名的诞生,满族人将农历十月十三定为颁金节,进行庆祝。每届颁金节必备3项内容:讲述历史,缅怀祖先的丰功伟绩;进行萨满舞表演;……[详细]
  靰鞡制作技艺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哈尔滨日炎公司代表性传承人:王立光李寿发靰鞡制作技艺是满族用兽皮或牛、马皮缝制冬季防寒鞋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制作时先“熟皮子”,用炭火将皮张烤软,其帮和底用一整块皮子包起,外加一块皮脸,缝制时皮脸上留有许多褶。穿用时鞋口近脚处填以衬布(即靰鞡腰子),用不足一指宽的独根皮条或麻绳穿过耳子,系在腿上。靰鞡鞋后堵有一块3指宽的皮子叫靰鞡根,是穿鞋时的抓手。靰……[详细]
  枇杷露祖传方剂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项目保护单位:哈尔滨市康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代表性传承人:穆滨枇杷露祖传方剂是祖传镇咳祛痰中成药。处方来源于民间验方止咳枇杷汤,处方组成为枇杷叶、百部、白前、桔梗、桑白皮、薄荷,加入 而制成。现在应用的枇杷露祖传方剂组方是在清朝末年东北有名的老郎中刘珍的组方止咳枇杷汤基础上,由传承人结合北方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以及用药习惯等调剂而成的,主治止咳、祛痰,治疗急慢性气管……[详细]
  老王麻子膏药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项目保护单位:哈尔滨王燕铭中医骨伤科诊所代表性传承人:王燕铭中医传统黑膏药用旺火熬制高温萃取,配方严谨,以其独特的制作方法和显著疗效为特色,治骨病风湿疗效与众不同,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医药的宝贵文化遗产。黑膏药老王麻子膏药在中医传统黑色硬膏的基础上,从1899年至今,通过4代传人的努力,不断改良配方,解决了传统膏药在使用过程中不方便的弊端,使古老膏药由过去比较……[详细]
  郑氏正骨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项目保护单位:哈尔滨市香坊区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王伟革郑氏正骨是一代武医宗师郑怀贤教授及几代传承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积累起来的一整套诊疗技术。其手法独特,不需要特殊设备,具有疗程短、复位佳、损伤小、痛苦小、破坏性小、治疗收费低、无后遗症、不易复发等优点,既免除了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损伤,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详细]
  夏氏正骨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哈尔滨市夏氏中医骨伤科研究所代表性传承人:夏元鹏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哈尔滨夏元君中医骨科诊所代表性传承人:夏元君哈尔滨市夏氏中医有着世代相传的正骨技术。夏日泰正骨法在民间源远流长。清道光年间,夏日泰从云南至北京清政府武库司任参将,经数年间的传承后夏日泰、夏日举、夏文富转至五常拉林地区牛家镇厢黄二屯,过起半耕半医的生活,从而把夏氏正骨手法、方药……[详细]
  满族萨满神祭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项目保护单位:阿城区满族联谊会代表性传承人:关艳龙每年农历三月三、七月七、九月九辰时,阿城满族群众进行萨满祭祀活动。祭祀场上,众人在萨满师带领下,燃香一柱,双手举香立于神龛前,向神庙或神杆、神牌祷告祈求神灵保佑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而后由族人中的青年上飨于神龛前,请神享用后唱萨满神歌、跳萨满舞为神助兴,之后全体进屋喝酒吃饭,同时观赏满族地方戏曲、秧歌、民族舞蹈、……[详细]
  角雕制作技艺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哈尓滨市特种工艺美术厂代表性传承人:李建新角雕制作技艺为传统角雕制作技艺的延续。历史上一般以牛角制器为多,其它为海龙角、犀角等制器,尤以犀角制品为人追捧。哈尔滨市的角雕早期以生产角梳、手戳、灌角、琴码、琴腮托等为主,后期经研发独创,既保留了传统遗风,又提高发展了制作技艺水平。制作一幅角雕需要压平、刮皮、分解、修形、安装、粘贴、保护层刷漆等30多道工序。……[详细]
  老汤精配方项目保护单位:黑龙江省调味品工业协会代表性传承人:王军阿城是金代开国都城,当时皇宫御厨调味主要依靠老汤。老汤精心熬制遂成宫廷秘方,历经几代人传承发展,成为除味精、鸡精外的第三代鲜味料。老汤精配方以动物骨髓精粉为主要原料,加入植物香料,其生产过程主要包括选料、配料、制作成品3道工序。老汤精省时方便,味香浓郁,味鲜突出,味厚持久。老汤精配制是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详细]
  木兰滚冰习俗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项目保护单位:木兰县文化馆每年正月十五,木兰县城乡的居民都有到冰上去滚冰的传统习俗,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滚冰多数是年龄大的领着晚辈以家庭为单位去滚,意在滚去疾病、贫穷,滚来健康、幸福。关于“滚冰”,木兰城乡流传着很多传说和故事,尽管说法不同,但内容大体一样。1991年木兰县政府把正月十五这天定为“滚冰节”,开展各种演出等喜庆活动和经贸活动,使滚冰习俗由家庭走向社……[详细]
  哈尔滨红肠制作技艺项目批次:省级第1批项目保护单位:哈尔滨秋林里道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代表性传承人:仲兆敏“里道斯”是俄语红肠的意思。秋林“里道斯”红肠原产于东欧立陶宛,1919年在哈尔滨开始生产。其用猪精肉和牛子盖(牛后臀,三扒一林)为主料,添加各种香辛料,经腌制、制馅、灌肠、烤、煮、熏等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独到之处是经两次水煮、两次硬杂木柈熏烤。红肠外观呈枣红色,皱纹均匀有弹性,有烟熏芳香气味,肠……[详细]
  麦秸工艺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哈尔滨市工艺美术有限责任公司代表性传承人:马文侠麦秸工艺因其制作材料为麦杆而得名,又称麦杆工艺。它起源于古代盛产小麦的中原地区,始于隋唐时期的宫廷工艺,已有1500余年历史。其选用优质小麦杆,利用麦秸本身自然光泽、纹理的质感,经过煮、刮、熏、制、熨、漂等十几道加工处理工序,吸收借鉴国画、版画、剪纸、烙画等诸多艺术手法制作。黑龙江麦秸工艺始于1903年,独创……[详细]
  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哈尔滨市阿城区满族联谊会代表性传承人:李晓燕流布于黑龙江省阿城满族聚集区的萨满舞,反映了满族先民在刀耕火种的年代乞求上天给予幸福,感谢上苍恩赐丰收的深厚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界和各种动植物的敬畏,最终变成宗教祈求,完成其“万物有灵”民族信仰的建设体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