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特产

哈尔滨民俗文化

  项目批次:省级第1批项目保护单位:五常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郎国兴五常鞑子秧歌来自京城的宫廷内部,是贵族文艺,表现了宫廷生活和征战的场面,没有故事性,从服装、动作、音乐、内容上都表现了满族宫廷的特点,具有浓厚的满族特色。……[详细]
  满族传统民歌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哈尔滨市阿城区音乐家协会代表性传承人:奚国栋奚景春满族传统民歌是满族在萨满祭祀活动中形成的民族民间歌曲,是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源泉之一。既具有自然崇拜和多神崇拜的萨满音乐色彩,又兼具生活气息浓厚、实用于生产生活而作而唱的特点。……[详细]
  八百年前,曾威震白山黑水的完颜女真族,灭辽后,慑服西夏,进兵中原,把宋朝统治者赶到江南,在我国北方建立了大金王朝,统治各族人民120余年。这支迅猛崛起的完颜女真族在历史上始终是一个谜。据《金史世纪》载:“黑水靺鞨居肃慎地,东濒海,南接高丽,亦附于高丽。曾以兵十五万众助高丽拒唐太宗,败于安市。开元中,来朝,置黑水府,以部长为督,刺史,置长史监之。赐都督姓李氏,名献诚,领黑水经略使。其后渤海盛强,黑水……[详细]
  阿勒楚喀民间文学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阿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代表性传承人:郭长海常俊伟阿勒楚喀民间文学由满族民间故事、歌谣和谚语等构成,以金元时期的历史传说及口头传承故事为主,如《白家雀的传说》、《金腊照白城》、《石头羊》等,主要流传在松花江中、下游及阿什河一带。其民风淳朴、语言鲜活、故事生动,为当地民众所喜闻乐见,反映阿勒楚喀(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各族人民的心声和历史文化面貌,对……[详细]
  双城民间故事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双城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刘卉黑龙江双城是松花江流域中游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先民由满、锡伯、汉、蒙、回等民族构成。双城民间故事多取材于当地少数民族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及民间掌故,其地域特点鲜明,人文气息浓郁,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所表述的奇闻轶事及鬼怪神灵充满着对先祖、大自然的敬畏和对故乡的热爱,也显示出对- 的鄙视与抨击。……[详细]
  哈尔滨独特的资源孕育了哈尔滨独具地方特色的工艺品,麦秸画,牛角画是哈尔滨工艺美术厂首创的品种之一。此外还有羽毛画等……[详细]
  猴石山庙会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宾县文化馆猴石山传统庙会活动开展于黑龙江宾县猴石山青莲寺和上山之路的两侧。庙会主要活动在青莲寺举行。上山路两侧摆满各类摊铺,或是商户经商,或是艺人卖艺,或是大众游戏。庙会保留了当地及周边区域传统民间文化习俗,并有民间手工艺的制作表演,是研究东北大众民间信仰活动的重要依据之一。……[详细]
  青牛葫芦制作技艺项目批次:省级第1批项目保护单位:五常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郑国华青牛葫芦制作技艺是一种在天然葫芦上雕刻、火烫和彩绘图案的传统制作技艺,流传于五常地区约200余年。青牛葫芦原由“小郑葫芦”而来,第4代葫芦传人郑国华因号“青牛”,作品常常落款“青牛”,故人们称之为“青牛葫芦”。因五常是满族人聚居区,受清宫廷绘画遗风的影响,五常青牛葫芦的设计十分考究,图案疏密得当,线条流畅清晰,风格高……[详细]
  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扩展项目保护单位:方正县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高春艳东北大鼓若水派是东北大鼓的一个主要流派,盛行于松花江流域蚂蜒河畔的尚志、延寿、方正一带,以行云流水的快板唱腔在东北大鼓中独树一帜。自清乾隆年间北京的“子弟书”艺人将其唱腔传入沈阳一带,汲取东北民歌小调等艺术元素,开创了深受民众喜爱、极具艺术魅力的“奉天大鼓”,很快发展到东北全境,成为后来所称的东北大鼓。……[详细]
  朝鲜族掷柶游戏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项目保护单位:五常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代表性传承人:金善香掷柶游戏是朝鲜族特有的一种传统游戏,又称“掷柶”或“柶戱”。朝鲜族先民们以“掷柶”方式占卜求得来年好收成,后来慢慢演变成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游戏。掷柶游戏器具简便,由棋盘(也叫马田)、骰子、棋子(由4个刻注标记的扁豆或4根长约20-30厘米的半圆木块制成)。参加人数为2人或2人以上,分甲乙两组后编号顺序进……[详细]
  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扩展项目保护单位:阿城区满族联谊会代表性传承人:关志坤那国学哈尔滨市阿城区是金源文化的发源地,京旗满族的聚居地。采珍珠是满族古老的生产方式之一,可追溯到女真人的渔猎时代。满族人民把这一生产活动演绎成珍珠球这项体育活动,用于丰富自己的生活。器材中的两个球拍,代表保护珍珠不被人采走的蚌壳,用球代表珍珠,用网兜兜取珍珠,用鱼篓收藏珍珠。该项运动表现出满族人民敏锐的创造性、丰富的想象力……[详细]
  珍珠球项目批次:省级第1批项目保护单位:五常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郎国兴珍珠球是满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是京旗文化重要内容,分布在五常市拉林镇及周边乡镇。明朝时,满族青年男女把“绣球”比作大颗珍珠,在陆地上竞相往鱼篓投掷,投中者预示能采出更多的珍珠,后逐渐形成一种攻守兼备的民族球类项目。1644年清军入关时带到京城,供八旗子弟游戏。珍珠球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被国家确定为少数民族运动会的重要参赛项目。……[详细]
  方正剪纸项目批次:国家级第2批、省级第1批项目保护单位:哈尔滨市方正县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倪秀梅(国)陈洪霞王媛方正剪纸是东北,特别是黑龙江区域民族民间剪纸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清朝中叶起源于黑龙江方正地区。其既有东北少数民族剪纸的粗犷,又有中原剪纸的细致流畅,是本地土著民族剪纸与外来剪纸相互融合的技艺,剪纸艺人自制、改制工具,创造发展有古朴剪法、装饰剪法和套色剪法等几种剪纸方法。内容强调本地人的生……[详细]
  五常东北大鼓项目批次:国家级第2批、省级第1批项目保护单位:五常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高晓华五常东北大鼓又称“东北大鼓窝子”,起源于1860年前后的五常拉林河畔。最初是艺人操三弦自弹自唱,清末始有女大鼓艺人,并有琴师弹三弦伴奏。唱词文雅讲究,曲调华丽清雅,故事曲折迷人,与当地的粗犷民风形成鲜明对比。上世纪50年代五常地区学习东北大鼓的有数百人之多。……[详细]
  柳编技艺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宾县文化馆黑龙江宾县民间自清代起就有柳编手工艺人的柳编活动,一般为秋季购置原条,春季栽植至放叶后剥皮变为白条。工艺流程一是剥皮,二是浸泡,三是选料采底,四是起翘上模,五是去模上箍,手工技艺独特,手工制品精美。柳编产品主要有:簸箕、笸箩、花篮等10多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