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说茶,含义较广,除茶叶茶外,还有果茶、糖茶、松子茶、元宝茶等多种。茶叶茶,是尽人皆知了。现在南京的名茶有“雨花茶”,明清年间南京的名茶要数“云雾茶”和“天阙茶”。云雾茶以钟山和摄山所产为最佳,而天阙茶仅产于牛首山。牛首古称“天阂”,因而得名。人们喜取摄山白乳泉和雨花台永宁泉的泉水沏茶。永宁泉,即第二泉,据说陆放翁在此品饮,赞曰“天下第二泉”,明代赵谦手书了第二泉匾额,清代许振祎(方伯)题写了……[详细] |
薛城花台会始兴于清康熙年间。据当地《邢氏家谱》记载:清康熙年间,山东聊城邢姓在朝廷为官,其母想要看北京金銮殿,但因年逾七旬,行动不便。康熙皇帝得知这一情况后,便命工匠仿照金銮殿凿了一个模型,赐给这位官员,以了却其母想看金銮殿的愿望。当时薛城邢姓就派人前往聊城庆贺,并按照金銮殿的模型绘制成图,归来后聘请能工巧匠照图在村头搭建了一个花台,于农历三月十八日邀班唱戏,并名曰花台会。花台会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详细] |
麻雀蹦(方山大鼓)民间舞蹈。因以模拟麻雀蹦跳为主要动作,故名麻雀蹦。又因为开始流行于南京市江宁县方山乡一带,故又名方山大鼓。相传明末时由河南移民带来。太平天国时期是麻雀蹦发展的鼎盛期。《天朝田亩制度》使农民有了土地,每年秋收后跳麻雀蹦以庆丰收。而舞蹈中所摆阵势,也与太平军作战时的某些阵法相似。大锣大鼓在舞蹈中既是道具,又是伴奏乐器。此舞的基本动作和鼓点有七五三、展翅、啄稻、亮翅、抱窝等5种。舞蹈时……[详细] |
云锦作为织锦中最为珍贵的上品,其技艺可作为传统织造工艺的典型代表。南京云锦织金饰约始于元代,而彩色妆花织金饰则盛于明清两代。目前主要分布在南京市白下、玄武、秦淮、建邺、栖霞五区。南京云锦是用传统的大花楼木织机、由拽花工和织手两人相互配合,通过手工操作织造出来的。这种操作劳动强度大、工艺水平高,老艺人有“一抡、二揿、三抄、四会、五提、六捧、七拽、八掏、九撒”的拽花字诀,织手要做到足踏开口、手甩梭管、……[详细] |
南京古称金陵,这里是六朝古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佛教刻经事业源远流长。清同治五年(1866),我国近代佛教文化复兴的奠基人杨仁山等有识之士创办了金陵刻经处,传承我国古代佛经、佛像木刻雕版印刷技艺,百余年来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金陵刻经处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淮海路35号,总占地面积3923平方米,收藏佛经版125318块、大型佛像版18块,是我国著名的佛教文化机构,也是融古代经书、经版收藏,经书……[详细] |
白局是南京地区民间的方言说唱,是南京唯一的古老曲种,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白局形同相声,表演一般一至二人,多至三五人,说的全是南京方言,唱的是俚曲,通俗易懂,韵味淳朴,生动诙谐,是一种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民间曲艺。始自明代织锦工人用南京方言演唱俗曲、小调、民歌以自娱,逐步发展成为曲艺曲种。因演唱者不取报酬,“白唱一局”,故名“白局”。南京白局常用曲牌主要有:《满江红》、《银纽丝》、《穿心……[详细] |
江浦手狮的故乡浦口区,位于古都南京市北郊,其境内古文化遗址、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珍珠泉风景区等风景名胜数十处。江浦手狮舞,道具即是用竹片以麻布和彩丝装裱成狮子模样,在狮子前胸和小腹下撑以木(或竹)棒为舞狮者的手柄,单人舞于手中,人数可多可少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此舞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为当时驻守在永宁地区的太平军战士健体、强身及与民同乐时用。太平天国失败以后,此舞便保留下来,为当地百姓在节日之时庆典、……[详细] |
大马灯起源于唐朝,盛行于明清,目前仍在高淳东坝、固城两地流传。1991年高淳东坝大马灯在金陵庙会上一举成名,成为行家和市民称赞的焦点;93年参加“第三届中国沈阳国际秧歌节”,获得最高奖——“金玫瑰奖”;93年底参加广州第四届欢乐节受到好评,1994年又赴北京在中央电视台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获得了“江南一绝”的美誉。大马灯在造型上比一般马灯的道具马型高大,是由两人组合表演一匹马。前面一人……[详细] |
蒋王庙庙会是由祭祀蒋子文的活动而衍生出的民间庙会,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以歌舞、祭祀活动及商品交流活动为表现形式的民间文化活动,包含着历史、宗教、民俗、商贸等诸多文化内容。原蒋王庙庙中供奉的是东汉末年秣陵(今南京)县尉蒋子文。蒋子文,东汉广陵(今扬州)人,汉末任秣陵(今南京)县尉,追逐盗贼而战死于钟山脚下。东吴孙权建都秣陵后,封其为钟山神,改“钟山”为“蒋山”,建蒋王庙,历代祭祀不绝。宋代曾……[详细] |
明代南都金陵,立春之时流行一种“村田乐”的娱乐活动。这种活动从明代一直延续下来,长达数百年之久,深受群众的喜爱。这“村田乐”现已不为人知。近阅明代中叶的笔记,这上面说:“相传太祖见田野中有此,命翰林撰词,使城中亦为之。至今及其时,江宁、上元两县给批,举行不废,谓之村田乐,然所唱非旧词也。”起初,村田乐仅在南郊冯家边流行,后来发展到孝陵卫,二三人,四五人不等,“鸣锣跳唱”。经朱洪武命翰林院按旧曲填新……[详细] |
秦淮灯彩亦称“金陵灯彩”、“南京灯彩”,是南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它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东晋时期,这一地区即已出现了有关灯彩的文献记载。秦淮灯彩汲取中国传统纸扎、绘画、书法、剪纸、皮影、刺绣、雕塑等艺术之长,在制作中综合木工、漆工、彩绘、雕饰、泥塑、编结等诸多工艺手段,形成自己的技艺特色。现代以来,秦淮灯彩在种类上得到进一步发展,除荷花灯、狮子灯等传统灯彩以外,又推出了一系列与时代关……[详细] |
江南三月,草长莺飞,山川秀丽,水和土柔,丽日春风之下,桃花绿水之间,度过了一冬的人们纷纷来到青溪、淮水之边,嬉水优游,消灾求福,欢度一年一度的三月三。三月三,晋时称上巳节,源于古祓(读拂戏)之礼。《周礼春官》说:“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衅浴,就是用香草熏汤沐浴。春秋时,郑国于三月上旬之“巳”日,男女偕同来到水边,执兰招魂,戏谑恋慕。到汉朝,官吏定于上巳之日,“皆禊于东流水上,日洗濯祓除,去宿垢疾……[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