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民歌是流行于皖东长江两岸的各类民歌的统称。早在六朝时期(220-589)就有当涂民歌的记载,刘宋皇帝刘裕主持的著名的“白歌舞”即是当涂民歌演唱之一脉。长期生活在当涂的北宋词人李之仪的二十多首《田夫踏歌》和“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吟唱都属于民歌范畴。清代当涂人黄钺以当地风俗民情为主要内容的五十多首《于湖竹枝词》代表了当时当涂民歌的最高艺术水平。1949年以后,当涂人民创作民歌、传唱民歌形成了……[详细] |
1977年起,在县画苑中萌生一种装饰性的布贴画,以剪代笔,以布作色,独辟蹊径,别具一格。作者陈民、杭法基经过多年的艺术追求,借油画之斑烂,水粉之调和,版画之线条,讲究夸张变形和凝炼概括,组成一幅幅秀丽的山川,辉煌的大厦,丰收的田野,恬静的乡村。日积月累,作品在2000件以上。 1981年5月,在县内首次展出203件,新颖夺目,堪称奇葩。此后,布贴画进入合肥、蚌埠、南京、上海、广州、深……[详细] |
民间传说在唐代太平府(今当涂县)有一座山叫凌云山(有遗址),和合二仙在此山洞中隐身,凌云山不远处有一村庄叫蟠龙村(今为沱塘村),村里有一深塘,叫沱塘(今有遗址)塘里有一条怪龙,专吃人畜映照在塘中的影子,被吃的人畜就会萎靡不振,什么药都医不好,慢慢死去。村中有一姓李的寡妇,因儿子也受其害,四处请医求药,其慈母之心感动了乔装乞丐的和合二仙,对李寡妇传授治病之法和降龙之术,李寡妇照二仙的吩咐,用蒲草做成……[详细] |
当涂县制作紫铜壶起始于唐中期,元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自采石渡江取太平路(当涂),改太平路为太平府后,当涂紫铜壶即冠以“太平府”三字,称“太平府铜壶”。“太平府铜壶”历史久远,且种类多,其中尤以“火烧心”为极品。制作工艺为手工制作,制作工具为大小铁锤、铁砧、剪刀等。“太平府铜壶”工艺独特,将七、八厘米厚的铜板凭千锤万锤打成不足0.3厘米厚的薄铜片,轻、重都要求十分严格。根据图样裁剪、成型,……[详细] |
当涂县博望镇始建于南朝梁时。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博望就形成了农忙种田、农闲外出打铁的生产模式,有歌谣称“博望打铁匠,挑担闯四方。制下刀和剪,刃口泛青光”。清朝乾隆年间,博望铁业更是享有盛名,有“芜湖的剪子,博望的刀”一说。清末民初,博望就成立了铁业旅外同乡会。博望的打铁工艺由来已久,生生不息。传统意义上,博望的铁制品一直局限在菜刀、剪刀、农具等民用刃具。在今天,随着岁月的流逝,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详细] |
“湖阳《打〈水浒〉”,实际上是一种既是武术又是舞蹈,集健身和娱乐功能于一身的民间表演形式。该项目作为民间表演形式之初,上场表演人员均须依照章回小说《水浒传》中人物化妆登场表演,故取名《打〈水浒〉》,后逐渐减化为头扎头巾、身穿球衣裤、脚蹬虎头靴表演,但人们仍可以从表演者所持枪、刀、戟、铲等兵械中分辨出林冲、关胜、吕方、鲁达等人物形象。《打〈水浒〉》参演人员众多,包括打杂人员在内,一般都在60人以上,……[详细] |
塔桥街位于当涂县南部,文化底蕴深厚,是三圣傩舞的诞生地和主要流传区域。三圣傩舞是该镇一种传统民俗,有脸谱三尊,红脸谱代表太阳,头戴四朵红花,三朵在上,一朵在下;关于它的历史,有的说是封神榜里的人物赵公明,也有的人说是汉朝时期古镇上的一个文官,因为遭到奸臣诬陷而惨遭破孩,人们为了纪念他,制成红脸谱以表纪念;绿脸谱代表万物,头戴一朵红花,红色胡须,是传说中的谷物神,也有认为是封神榜里的人物鸿钧老祖;黑……[详细] |
据古《当涂县志》记载,早在唐代,采石地区已有豆腐干传世。乾隆末年,采石翠螺山下住着一对农民夫妇,农夫秦干,农妇人称查姑。夫妇两用翠螺山下的山泉水用自己制的工艺做成五香干子,深受百姓喜爱,采石矶茶干传遍大江南北,最后传到京城皇宫,清朝嘉庆皇帝尝了这种茶干,颁御旨,将采石矶茶干作为江南贡品之一,常年上贡。秦干夫妇,膝下无子,就将制作茶干的工艺和秘方传给几个可靠的徒弟,他们各自在采石街上办起了多家茶干作……[详细] |